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山东省2003年春茧生产收购情况简报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22 07:47:00
一、春茧生产收购情况
今年春天风调雨顺,蚕茧丰产丰收。但我省丝绸农业企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是茧丝行情持续下滑,由此派生的若干矛盾进一步突现,严重困扰着已经十分脆弱的农业企业。二是春茧收购前,省总公司对我省丝绸系统内蚕茧经营机制做了重大调整,干茧营销推向市场,步子大,时间紧。面对新的困难和经营办法的重大调整,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采取应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成绩。
全省去年底建档桑园面积99.38万亩,受去年严重自然灾害和蚕茧降价的滞后影响,截止今年4月底刨掉24.55万亩,现有桑园面积76.42万亩,其中弃桑不管和不合理间作面积15万亩左右。全省共发放蚕种48.4万张,比合同订种量减少20%,比遭受严重冻灾的去年同期增长15%,生产收购鲜茧19027吨,同比增长25%,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省丝绸系统内发放蚕种38.3万张,收购鲜茧15027吨。
春茧生产收购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l、蚕茧单产高,质量好。全省平均张产39.3公斤,同比提高4公斤,增幅11.4%。?县、东港、岱岳、?南等主产县市张产均超过45公斤。蚕茧质量稳中有升。从今年春干上茧正常试样的?县、东港、岱岳、?南试样的113个庄口分析:上车茧率平均94.0%,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茧丝长1345.6米,同比提高18.6米;解舒光折222.19公斤,同比降低3.60公斤,毛茧出丝率42.34%,同比提高1.17个百分点;洁净92.63分,同比降低0.17分,万米类吊2.76个,同比减少0.22个。这主要得益于今春适宜的自然气候。整个春蚕期,我省雨水多,气温适宜,有利于桑、蚕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蚕茧产量、质量的提高。同时,县市公司指导思想明确,普遍把“通过提高单产质量来弥补茧价降低对蚕农的影响”做为工作出发点,及时改进措施,从加强小蚕共育和消毒防病入手,落实生产技术规范,工作力度和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2、鲜茧收购价格偏高。省总公司确定丝绸系统内春茧收购中准价为11.2元/公斤,同比降低1.2元/公斤。全省实际平均收购价格13.5元/公斤,同比降低0.98元/公斤(全省丝绸系统内收购价格13.74元/斤,同比降低0.74元/公斤),是全国最高的。蚕农和政府比较满意,市场平稳。造成鲜茧收购价格高的原因,一是我省春茧质量较好,通常比全国水平高4个级差。二是县市公司对市场形势的把握不到位,对行情下跌得程度估计不足。三是我省蚕农市场意识差,抗风险能力低,茧价一低就刨桑。前期全省刨了近25万亩桑园,弃桑和不合理间作15万余亩,对县市公司构成沉重压力,县市公司迫于保桑园、保生存基础,收茧定价偏高。
3、刨桑风得到有效的遏制。由于去年降价和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蚕茧亩产低,蚕农收入少,影响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全省普遍担心春茧结束后会再度掀起刨桑高潮,但春茧结束后几乎没有发现刨桑现象。分析原因,一是春茧单产高、质量好,收购价格偏高,收茧没打白条,蚕农和政府比较满意,增强了养蚕的积极性。二是受非典疫情等影响,其它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挫,蚕茧比较效益优势再度变得明显。三是经过前期刨桑,对全省桑蚕生产初步进行了调整,缓解了春茧供求矛盾,并且所刨除的大多是零星、低产、劣质桑园,现有桑园结构趋于合理,规模养蚕比重增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四是县市公司普遍加大了服务力度,标准化生产有所加强,我省传统的服务联结优势进一步发挥作用。
4、干茧销售价格偏低,蚕茧经营利益空间缩小,县市公司亏损加剧。据了解除了省公司统一运作的部分干茧售价比较适宜外(平均3.92万元/吨),大多数县市公司自主成交的干茧价格在每公担3400~3700元,平均不超过3600元,比理性的市场价格低200元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我省春茧丰收,按鲜茧38万担,干上茧8000吨计算,已接近全省全年加工能力的一半,在目前情况下,我省蚕茧主要还是供应本省加工企业,省内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我省缫丝企业对原料价格的承受能力比较低,由于工本和管理费过高,丝厂急于向原料环节掘金,多数丝厂吨丝茧本控制在9万以内。三是茧丝行情持续走低,各环节资金匮乏等原因,导致丝厂等加工环节对市场行情持观望态度,不急于购进原料,而县市公司迫于没有库存条件和资金回笼等压力,急于出手干茧,结果形成买方市场。四是部分县市公司对蚕茧经营机制的转变准备不足,对市场了解不够全面,销售渠道不畅,营销手段和应对措施不利。在县市公司方面鲜茧收购价格偏高,而干茧成交价格偏低,购销差急剧缩小,很多单位仅能消化直接收烘费用,失去了利润空间,企业陷于亏损的困境。
二、夏秋茧生产预测
虽然春茧比遭遇严重冻灾的去年同期有所增产,但夏秋茧将会有所减产。据了解全省夏季发放蚕种约20万张,比去年同期减少23%,预计产茧550万公斤,现夏茧正在收购中。两秋合同定种数68万张,比去年两秋实际发种减少16%,预计生产蚕茧1850万公斤。分析原因:一是因为全省桑园规模缩小,且春茧收购前后,各地桑园都有间作玉米现象的发生。二是春茧价格尽管蚕农能承受,但仍未达到期望值,夏茧收购中准价10.8元/公斤,比春茧定价降低1.6元/公斤,蚕农生产热情不高,对秋茧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三是秋茧自然气候较差,不确定因素较多。
据了解,近期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茧丝交易价格上涨迅速,自6月25日开始反弹,至8月7日各月份茧,丝交易价格分别上涨了27.8%~39.7%和16.3%~22.9%,现货交易价格也快速上扬,春干茧交易价已超过3.8万元/吨。受近期茧丝价格上涨的影响,估计两秋发种有可能增加,但夏秋茧减产已成定局,下半年茧丝供求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三、下半年应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山东省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体制已经走过了23年的风雨历程。23年来,省级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对推动全省茧丝绸事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丝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的诸多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加快丝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去年,我省实行了蚕茧收购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结束了蚕茧由丝绸公司独家经营的历史。今春,省总公司又对蚕茧经营机制实行重大调整,将干茧营销推向市场。实践证明,丝绸农业企业与市场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如何缩小距离、适应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l、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为着眼点。当前需要搞好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一是屏弃单纯依靠茧价保桑园、维持生产基础的传统观念,树立市场机制下的新型产业观,加强企业与蚕农的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协作关系。积极引导蚕农树立正确的市场观、产业观,依靠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与蚕农的关系。二是彻底破除独家经营的观念,树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观念,紧紧抓住过渡期机遇,主动理顺企业与蚕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迎接以后更加扩大、开放的市场环境。三是尽快破除长期以来在企业生产经营统购统调模式下形成的经营理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观念。
2、努力适应市场,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一是适应市场产品质量意识,主动以后道环节即用户为上帝,生产市场上适销对路的蚕茧,用市场认可、客户满意的蚕茧种类和质量占领市场,创立品牌。坚持以市场公认的质量标准为标准。按照目前市场的蚕茧质量观点来衡量,过去我们引以自豪的山东蚕茧质量优势正在逐渐弱化,茧形大、茧层率高、茧丝长长、解舒率高、出丝率高等优势,随着缫丝设备自动化改造和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已不够全面,而洁净低、类吊多、纤度粗偏差大已成为制约山东蚕茧竞争市场的重要瓶颈。现在市场上急需的是能缫出5A(洁净94以上)或6A级(洁净95分以上)生丝的蚕茧,要主动按照这个标准来调整质量观点。我省现行干茧检验标准仍然使用1988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已明显不适应市场要求,也应主动调整,适应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市场接轨。加快符合市场要求的新蚕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对现有品种适当调整相关生产技术指标,生产出尽量满足市场要求的蚕茧。比如良桑饱食要掌握适度,避免生产出茧形过大、纤度过粗的蚕茧;上蔟环境要采用合理的温湿度,不盲目要求降低湿度;要重点在控制茧丝纤度、提高洁净、提高亩产上下工夫。鲜茧收烘要合理调整相关工艺参数,尽力保护茧质,加工符合市场要求的干茧商品。二是适应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牢固树立市场决定价格的意识。鲜茧收购价格的确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正确把握市场形势,提高经营决策水平。三是适应市场效益意识,提高经营核算水平。四是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树立诚信意识,构建市场信誉。县市公司上联加工企业,下联广大蚕农,应进一步加强生产技术服务,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守法经营,积极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在干茧营销上知己知彼,吃透市场行情,真正了解自己的产品,摸清客户要求,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经营技巧,争取在经营过程中把握主动权。
3、加快蚕茧产业化改革。当前全省丝绸系统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改革改制进入攻坚阶段;明年山东蚕茧特产税将取消;首轮蚕茧收购许可证明年到期,收购渠道将更加开放;行政管理会进一步弱化等。必须加快蚕茧产业化改革,正确处理县市公司与加工企业、蚕农和政府的关系,加强利益连接,按照“公司十工厂十基地(或农户)”的基本模式,规范公司、工厂和蚕农的经济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协作关系。
4、以市场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做好夏秋茧工作。夏秋茧困难和机遇并存,主要的困难是蚕茧营销和资金筹集。根据市场形势适当调整养蚕布局,减少干茧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合同意识,加大干茧销售和资金筹集、回笼力度,确保不造成资金沉淀。紧紧抓住蚕茧质量这条生命线不放松。认真研究市场,真正弄清楚市场需要什么质量的蚕茧,针对主要质量指标加强技术措施的改进,加大服务力度,尽量生产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优质蚕茧。今年夏季雨水较多,桑园长势好,充分利用当前茧丝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引导蚕农订足秋种;切实搞好防治蚕病工作,努力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增加蚕农收入。
5、关于企业改革。最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03]62号)已经出台。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对竞争性行业总的要求是国退民进。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订改革改制方案,努力在改革中处理好行业稳定、企业发展和职工福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