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广西桑蚕生产简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26 07:45:00
截止2003年7月 31日,全自治区投产桑园面积80万亩左右,与上年持平;桑蚕普通种社会发放量137.96万张,同比减0.92%。收茧80.07万担,同比减0.86%。预计2003年下半年,普通种发种量130万张,鲜茧产量80万担。
一、上半年生产特点
1、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品种结构略有调整,生产更趋集中。
全区新种桑园23.9万亩,与个别产区调减的面积基本相抵,全区桑园面积总体上与去年持平。由于当前形势仍然低迷,且尚无好转迹象,新蚕区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不了解桑蚕产业特点,难以承受当前的低价位以及粮价回升尤其是优质稻价格回升明显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挖桑砍桑现象。相比之下,重点老蚕区的蚕农心态平稳,比过去更加理性地对待市场低迷并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桑园品种结构,不少蚕农正利用生产低潮,新品种桑苗价低的机遇,不失时机地主动对老桑园、劣质桑园进行品种更新,改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等新品种桑,以迎接下一个高潮的到来。非重点蚕区及零星小蚕区在全区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减少,生产更集中,重点更突出。
2、收茧量减少,收购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略减。
到6月30日止,全区累计收茧同比减 12.09%,收购均价减 1.03%,但收购价格基本维持在9.6一10.4元/公斤,波动不大。由于蚕茧价格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蚕农信心逐步恢复,也相应增加了对蚕桑生产的投入,部分主产区蚕农已开始育桑苗.
3、蚕茧质量不断提高,优质蚕茧销路顺畅,“非典”影响不大。
今春虽然我国发生了“非典”疫情,但到目前止,对收茧影响不大,大部分客商能正确地对待此事,外地客商到广西收、调干茧与往年相比基本无异。目前各蚕区基本没有蚕茧积压,尤其是优质蚕茧内销、外销两旺,收购价格稳定。
4、形势低迷,蚕种场全面亏损。
今年上半年,国内茧丝价格仍然在低价位上运行。由于养蚕量减少,蚕种过剩,相当一部分种场在以低于成本价抛售蚕种,亏损严重,广西蚕种业面临严峻考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 实施“优茧工程”,打通广西优质蚕茧品牌
广西桑蚕生产经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桑园面积还是蚕茧产量都已挤身全国产茧大省行列,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数量扩张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在稳定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优茧工程”着力提高广西蚕茧的质量,打造广西优质蚕茧品牌。具体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蚕桑良种化工程建设,二是建立健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三是加大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县建设力度,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 平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把广西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
2、积极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行“公司(工厂)十农户”经营模式,公司(工厂)采取与蚕农签订产销合同、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向桑蚕生产环节投入技术和资金、扶持种桑养蚕、向蚕农二次返利、农民入股参与经营管理等方式,与蚕农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提高广西桑蚕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
3、加强蚕业科技推广及技术培训
为了保持广西蚕茧生产的优势、提高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蚕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普及,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加大种桑养蚕重点技术及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和推广力度,争取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和标准化生产方面有新的突破,着力提高广西桑蚕业技术水平。
4、继续强化蚕种生产经营和质量的管理
一是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区蚕种质量评比活动,促进蚕种质量提高,2003年春,经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查广西的14个蚕种场 29个批次的蚕种,良卵率 98.51%、实用孵化率95.15%,病卵率为 0,单张良卵数平均为25793粒,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二是坚决贯彻执行《广西桑蚕种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广西桑蚕种冷库管理暂行规定》4个暂行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蚕种生产、经营和质量的管理,确保广西桑蚕生产的正常秩序;三是力争在下半年或明年筹备成立“广西蚕种产销协会”,通过行业自律,维护广西蚕种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