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企业呼吁政府尽快采取措施实现对印度丝类产品出口正常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19 14:12:00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03年以来,印度政府对我国出口的白厂丝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我国对印度丝类出口严重受阻,进而导致国内市场茧丝价格持续创新低,全行业贸、工、农各环节遭受了破坏性的重创。


  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不尽快平息此事,不仅茧丝业长期努力取得的贸、工、农一体化改革成果将消失殆尽,而且将给国家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就业增加新的压力。如若引发其他国家效仿,还将进一步对我国产生不利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国家茧丝办表示,近几年来,随着印度国内丝绸消费和需求的连年增长,我国对印度丝类商品出口不断增加,印度已成为我国丝类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我国生丝出口总量近50%。2002年,我国对印度出口丝类商品10643吨,比上年增长33.8%,金额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平均单价下降23.4%。由于对印度丝类出口持续较快的量增价跌态势,2002年,印度政府开始对我国丝类商品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2003年1月2日,对原产于中国的2A级及2A级以下白厂丝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征税后的印度国内到货价为33.90美元/公斤;2003年5月,印度海关开始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厂丝实施等级复验措施,我国对印度丝类出口全面受阻。


  企业反映,从2003年初以来,各公司低等级厂丝基本上停止了对印出口,复验措施造成清关不畅,各出口企业2003年5月前发的货已有500多吨滞留在印度各港口无法通关,客户不予支付货款,造成约6000万元被占用,收汇风险极大。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矛盾进一步恶化,进口投机商趁机压价,生丝出口价格一度跌至1.3万美元/吨。


  据悉,我国生丝出口价格下跌有国内企业低价竞销因素,但依据国际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形势,我国生丝对印度出口价格与对全球出口价格完全一致,按照我国成本,目前的出口价格并未构成倾销,各企业仍有微薄利润。


  在中国丝绸协会最新召开的“茧丝产品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上,与会企业代表有两个担心:


  (1)印度政府将发起一系列针对中国丝绸产品的反倾销措施。2003年7月3日,印度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我国涉案产品以最低限价方式征收反倾销税,要求进口产品到岸价不得低于27.97美元/公斤,否则征收差价,这一价格使印度进口商无力承受。企业担心,中国出口印度的高等级厂丝和蚕丝绸缎将成为下一个反倾销目标。在2003年3月印度新德里的听证会上,印方已提出了此项动议。


  (2)印度中央丝绸局最新提出的采用新标准对进口中国生丝进行复验存在人为不公因素,将使印方变相扩大对我国生丝的反倾销范围。因为复验的实施者是印度中央丝绸局,而中央丝绸局又是本次反倾销的发起人。我国出口生丝等级标准为E-6A,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出具的CIQ得到了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而目前印度新近推出的B-4A的等级标准,既不同于中国的标准,印度国内也从未使用过。据悉,目前,已发生2A级以上货物被印方降级现象,国内各公司对3A级以上厂丝不敢轻易出口,印度进口商也不敢正常批量进口中国丝。
企业认为,印方的上述举措使我国丝绸出口全面受阻,所产生的消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蚕农利益大受影响:受印度征收反倾销高额特别临时关税的影响,2003年春茧收购价格再次下降,四川多数地区由2002年的11元/公斤左右降至2003年的8元/公斤,全国其他产区茧价的下跌情况大致相同,蚕农收入大幅度减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部分地区重现弃养现象。以2002年全国蚕茧产量51万吨计,按2003年平均鲜茧价格下跌2元/公斤计算,预计2003年全国2000多万蚕农的收入将减少10亿元以上。


  丝绸行业亏损面会进一步扩大:由于生丝属外向型商品,出口受阻将使缫丝生产企业的产品难以出口销售,工业生产值和企业销售收入大大下降。2003年6月,国内生丝价格已较年初约下降1万元/吨。以全国全年桑蚕丝产量5万吨计,全国缫丝工业企业将减少收入5亿元以上,丝绸行业亏损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因资金无法及时回笼,生产企业的停产面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丝绸协会对498家规模以上缫丝生产企业的统计显示,2003年1~5月,亏损企业数达190家,亏损面达38.2%。


  有鉴于此,国内相关企业强烈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及早采取措施,妥善解决目前中印丝类贸易摩擦,确保我国茧丝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