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一亩桑赛过两吨粮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7-09 07:21:00
一担谷子,农民满头大汗挑到圩上换来的是50元钞票,手提5公斤蚕茧换回的却是75块钱。这是记者近日在江西信丰县崇仙乡耳闻目睹到的事实。
蚕丝织品属绿色保健产品,素有“纤维皇后”之称。信丰县崇仙乡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该乡的老龙、迳头、西水、崇仙、东水、山坝、芫坑等村河滩坝土面积大,种桑养蚕自然条件优越,蚕桑生产在该乡有过辉煌的篇章。1996年,全乡蚕桑面积达2000余亩。后来,由于受国内外丝绸市场及价格持续低迷、蚕茧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蚕桑业受到重挫。近年来,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加入WTO,茧丝价格节节攀升。1998年至2002年,蚕茧市场收购价由4元/公斤涨到15元/公斤,蚕桑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信丰崇仙乡顺“市”而行,通过电视、广播、标语、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内外蚕茧市场的广阔前景,并通过例举典型和算经济效益对比帐,来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该乡还在崇仙村和东水村分别建立了一个100亩以上的高效桑蚕基地,并在各村培植一定数量的种桑养蚕大户。通过基地+农户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全乡农民用优良蚕种桑苗、搞好小蚕共育、推广优良蔟具、普及桑园管理和蚕病防治等技术。他们还重新成立了蚕桑服务站,明确服务站的职责,乡里已引进的个体收茧老板作为服务站的主要成员,由服务站免费统一提供优质桑苗,统一下派技术人员,统一种养技术要求,统一赊销农药化肥,统一按最低保护价15元/公斤收购蚕茧。一系列扎实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全乡今年蚕桑面积达1000余亩,涌现出种5亩以上的大户近百户,东水村马塘小组20户人家,有18户干起了种桑养蚕的营生,崇仙村芫背小组有80%农民种了桑养了蚕。崇仙村村民张俊文今年种桑养蚕16亩,收入可达1.26万元。他告诉记者:“一亩成林桑,全年可饲养5张蚕种,一张种可产60斤鲜茧,亩均收入可达2100元,目前粮食50元/百斤,1吨就可卖到1000元,一亩桑要赛过两吨粮”。他还颇兴致地念了个顺口溜:“种好一亩桑赛过两吨粮,养好半张种不愁没钱用。”
蚕丝织品属绿色保健产品,素有“纤维皇后”之称。信丰县崇仙乡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该乡的老龙、迳头、西水、崇仙、东水、山坝、芫坑等村河滩坝土面积大,种桑养蚕自然条件优越,蚕桑生产在该乡有过辉煌的篇章。1996年,全乡蚕桑面积达2000余亩。后来,由于受国内外丝绸市场及价格持续低迷、蚕茧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蚕桑业受到重挫。近年来,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加入WTO,茧丝价格节节攀升。1998年至2002年,蚕茧市场收购价由4元/公斤涨到15元/公斤,蚕桑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信丰崇仙乡顺“市”而行,通过电视、广播、标语、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内外蚕茧市场的广阔前景,并通过例举典型和算经济效益对比帐,来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该乡还在崇仙村和东水村分别建立了一个100亩以上的高效桑蚕基地,并在各村培植一定数量的种桑养蚕大户。通过基地+农户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全乡农民用优良蚕种桑苗、搞好小蚕共育、推广优良蔟具、普及桑园管理和蚕病防治等技术。他们还重新成立了蚕桑服务站,明确服务站的职责,乡里已引进的个体收茧老板作为服务站的主要成员,由服务站免费统一提供优质桑苗,统一下派技术人员,统一种养技术要求,统一赊销农药化肥,统一按最低保护价15元/公斤收购蚕茧。一系列扎实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全乡今年蚕桑面积达1000余亩,涌现出种5亩以上的大户近百户,东水村马塘小组20户人家,有18户干起了种桑养蚕的营生,崇仙村芫背小组有80%农民种了桑养了蚕。崇仙村村民张俊文今年种桑养蚕16亩,收入可达1.26万元。他告诉记者:“一亩成林桑,全年可饲养5张蚕种,一张种可产60斤鲜茧,亩均收入可达2100元,目前粮食50元/百斤,1吨就可卖到1000元,一亩桑要赛过两吨粮”。他还颇兴致地念了个顺口溜:“种好一亩桑赛过两吨粮,养好半张种不愁没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