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江苏金坛晨风蚕桑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3-17 09:27:00

 
  金坛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曾以蚕桑模范县享誉全国。然而七八年前由于市场蚕茧大跌价,全市毁桑四万余亩。近五年来,在“晨风茧丝蚕集团+桑园+农户”的产业链带动下,金坛农民种桑养蚕又似星星之火,复燃金坛大地。到目前为止,建成了7个千亩丰产示范桑园和一批丰产方,取得了“当年栽桑,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示范效应,全市桑园面积由1.2万亩迅速扩至3.2万亩,规划2—3年内达到6万亩,种桑养蚕热潮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收的现实之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回良玉在参观晨风河头蚕桑科技示范园时说:调整产业结构,既抓源头,又谋发展,是一条值得推广的好经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农民增收的渠道。金坛种桑养蚕的荣辱兴衰告诉我们: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用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用农村工业拉动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晨风蚕桑模式的出现,既有“天时”、“地利”的因素,更有“人和”的推动。实践中的晨风蚕桑模式突出地表现为“三新”: 

  一是经营方式新。晨风蚕桑模式根植于农村,与农村、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坛农民植桑养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作为“小副业”,仅限于挨家挨户“筛子竹盘、贴地草笼”的小打小闹。随着晨风真丝服装在国际市场上抢手,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走进了千家万户,晨风集团将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由集团蚕桑公司对基地统一开发、管理、经营和科技培训。土地集中遵循“依法、自愿、转让”的原则,通过反租倒包,入股经营,置换互换等形式,实现出让土地农民和经营者的双赢。从选桑树苗开始的产前、产中到蚕茧收购,为农民提供一条龙技术服务。农民养蚕集中在蚕房,利用方格簇结茧,大大提高蚕茧数量和质量。这种经营方式一举解决了农民分散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投入机制新。地还是那块地,蚕农还是蚕农,“晨风”依然是“晨风”,何以七八年前金坛上上下下“谈桑色变”,而现在则喜笑颜开?这是因为投入机制不同了。过去分散经营的蚕农碰到市场低迷,蚕茧百把块钱一担,蚀了大本,踩了“水塘”。而现在有“晨风”工商资本投入,蚕农只投入劳力和精力,公司发送桑树苗,建好蚕舍,修铺道路,服务指导,避免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信息失灵的盲目性和风险性,有效地提高规模效益。薄本获利的事,农民当然愿意做。1998年,晨风集团分别在白塔、朱林、茅麓镇搞起了几百亩连片开发的试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据测,当6万亩蚕桑基地建成后,每年农民可增加净效益3500万—5000万元,带动蚕农1.8万户致富。特别是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力的增收问题,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100—150元。 

  三是化解风险的新机制。干部想发展,农民想发财,却不知道到哪里发。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有成功者的欢呼雀跃,也有失败者的怆然泪下,农民群体面对粮价低迷一脸无奈,内心想调整产业结构却又不敢迈开踟蹰的双脚,怕就怕市场风险。 

  晨风集团自营出口一直列江苏服装业第一,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规划,准备两年内扩桑养蚕、烘茧缫丝,已投资1.65亿元,打造国内外顶级白厂丝品牌。种桑养蚕就成为晨风集团的“上游产业”。对蚕农来说,他们最放心的就是晨风集团在蚕茧收购时实行保护价,春茧每担最低价850元,秋茧每担最低保护价750元,蚕茧价格好的时候,晨风的收购价随行就市,水涨船高,确保茧子不外流;市场低迷时,双方受益下降,保护价高于市场价,茧子流不了,这种利益浮动机制根源于市场的变化,茧子的溢价向蚕农倾斜,有合同保证。“晨风模式”的成功还得益于政策的正确导向,这就是说:金坛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听取企业、镇村干部、蚕农的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实施意见》,及时给予晨风集团、镇村、蚕农八条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使各方利益得到协调,打造“晨风模式”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实现了中央所提出的“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国家农业部、省农林厅的领导、专家们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晨风蚕桑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区域特色化的实践创造,通过引导扶持公司加农户,依托科技园区推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企业、蚕农以及政府各尽所能、各显其长,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