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续春技术 促进蚕茧业发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3-06 09:40:00
由江苏省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承担的《续春蚕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课题于近日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立题正确,实用性强,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如东县是江苏省蚕桑生产的重点县,现有成片桑园5000hm2,2002年发种17.7万张,生产蚕茧7000余吨。1994年以前,如东的养蚕布局是一年5期蚕,分别为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1995年以后,早秋蚕因高温、药害、难养而被取消,1996年如东针对夏蚕批量小、茧质差、效益低、蚕农不愿养的实际,从改进桑树培管方式、选择良好环境养蚕入手,进行了续春蚕饲养技术开发的研究。课题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研究出具有如东特色的“桑树留梢继续长、紧接春蚕继续养”的续春蚕饲养新技术。该项技术避开高温、药多的七、八两月,充分利用适宜养蚕的春秋二季,形成了“春蚕不变、增养续春、取消夏蚕、养足中秋、适养晚秋”的新的养蚕布局。经过1996—1998年的试验探索、示范推广,取得初步经验,1999年1月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999—2002年在全县全面推广应用,累计饲养续春蚕77740张,占江苏省续春蚕饲养量的61.1%,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技术将桑树的夏伐时间从原来的6月上旬推迟到6月下旬,通过制定《续春蚕桑园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续春蚕桑园的标准化管理,尤其是增施有机肥、重施复合肥、边吃边伐、限时夏伐、重视疏芽等系列技术措施,使每公顷桑园桑树总条长保持在15万米以上,增加了桑园的桑叶产量,保证了桑园的持续稳产高产,增养了续春蚕,改变了全年养蚕生产布局,制定《续春蚕饲养技术标准》,采取严格消毒防病,小蚕集中共育、新梢摘芯、大蚕漏空透气育、全面使用方格蔟室外预上营茧等相关技术,改变了养蚕和上蔟环境,有效提高了蚕茧产量、质量及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通过7年的实践证明:每hm2桑叶产量可增加25-35%,饲养续春蚕与夏蚕相比,每hm2桑园可增加产量450kg以上;蚕茧质量经江苏省蚕茧检验所检测,显著好于夏茧和早秋茧,总体与中秋茧相仿,略逊于春茧。其中干壳量与春茧相仿,解舒率达到50-55%。
该项技术通过不断总结完善、改进提高,逐渐趋向成熟并实现了“栽培管理、养蚕布局、饲养技术”的三大创新,解决了饲养续春蚕“桑树易衰退、套养易发病、茧质难提高、劳力有冲突”等四大难题,为省力化、经济化养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不仅给如东5万户养蚕农户带来了实惠,而且辐射到江苏13个县(市),累计推广应用桑园面积9420hm2,饲养续春蚕12。7万多张,增产蚕茧4797。5吨,增加农民收入64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