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东桑西植浙滇共创发展模式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1-16 12:30:00
    由浙江海宁市出资金技术,云南保山市出土地劳动力,两地形成茧丝绸产业链,同获双赢的市场运作模式,经一年的运行,已取得明显效果,日前得到国家经贸委茧丝绸办公室的充分肯定,为东部发挥技术资金人才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树立了榜样。 
  浙江海宁市是全国蚕桑产地,虽然拥有11.5万亩桑园,但全市15家年产生丝2500吨的缫丝厂,每年需干茧8000吨,生产缺口达40%。云南保山市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有长期种桑养蚕历史,近年来因信息、市场、管理问题,蚕桑业近乎消失。2002年1月两地共同创建保山蚕丝绸公司,并租赁隆阳区5000亩土地开发建设示范桑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功地建立了农业产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公司向农户提供每亩300元的三年无息建设资金,传授海宁蚕种及现行省力省工养蚕新技术,随行就市统一收购蚕茧,对优质茧实行每公斤12元最低保护价,收购不打白条。经8个多月实验,到秋季收购1.85万公斤优质茧,质量比浙江本市蚕茧要高。去年9月,农民已得到收购款18万元,使云南当地得到了实惠,可谓双赢。 
  目前海宁市茧丝绸公司正在保山加紧建设万亩桑园小基地,争取二至三年间达到年产蚕茧2万担目标,同时,由当地政府牵头,海宁公司采取资金投入,提供技术服务,保证产品收购形式合作建设大基地。据云南省保山市有关负责人称,该市计划在三年内使保山市的蚕桑面积达5万亩的规模,称为新海宁桑园,“东桑西植”的技术服务项目,既发展了云南蚕桑,又补充了海宁所缺蚕茧资源,为两地经济互补,实现战略双赢,创立了人力、物质、资金、信息、知识交流的跨地区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