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蚕桑“百万工程”催生西部优质茧丝基地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10-16 14:33:00
以国道212线为纽带,建设全市蚕桑产业带,用3至6年时间,使我市桑树面积总量达到100万亩,产茧100万担,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达到15亿元——蚕桑“百万工程”催生西部优质茧丝基地
10月13日,记者从市蚕业管理总站获悉,我市蚕桑“百万工程”项目规划已经完成。计划通过3至6年的奋斗,使我市桑树面积总量达到100万亩,产茧100万担。预计整个项目建成后,全市丝绸工业年总产值可达15亿元,利税将超过1.5亿元。
蚕桑产业化南充有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市有桑树8亿株,年发种100多万张,产茧2000多万公斤,丝绸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回忆起“丝绸之乡”南充过去的辉煌,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伟熟练地向记者“背诵”了这一组数据。“如今国际贸易壁垒减少,茧丝绸市场正逐步好转,蚕桑经济又回到了农村经济的重要地位。”李伟说,面临新一轮蚕桑产业发展良机,我市仍有雄厚的基础。据介绍,截止2005年底,全市拥有桑园55万亩,良桑率在60%以上。
三大措施振兴“百万工程”
在采访中,市蚕业管理总站站长唐华伦提出,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蚕桑规模化程度底、资源利用率低等影响了我市蚕桑产业发展。在蚕桑“百万工程”中,我市将重点从科技栽桑育蚕、创新经营机制、健全政策激励等入手,化解以上不利因素。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我市目前推广的小苗定植一步成园快速建园技术,可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见效。同时实行统防统消、分段饲育、大蚕省力化饲养、自动上簇等配套技术。在创新经营方面除了大力推广“先锋蚕业合作社”外,还将从各县(市)、区蚕桑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蚕桑技术服务费,用于基地乡镇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各地的蚕业服务体系。在政策方面,将重点支持业主投资开发蚕业资源,进行相关配套生产,优惠办理蚕农修建蚕房等设施的用地手续;成立“蚕业经济发展基金”,并把基金用于基地乡镇、重点村蚕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对有贡献有规模的业主实施奖励。
“点”“线”结合建设蚕桑基地
据了解,我市即将实施的蚕桑“百万工程”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嘉陵区文峰镇、南部县碾垭乡、西充县义兴镇等50个乡镇为蚕桑基地重点乡镇,每个基地乡镇达到拥有优质高产桑园3000亩至5000亩,年产茧30万公斤至50万公斤。重点抓好南部、西充、蓬安、仪陇、营山、阆中、嘉陵等7个优质蚕茧基地县(市)、区的建设,以国道212线为纽带,建设全市的蚕桑产业带,计划未来3年新栽小桑园45万亩,到2009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00万亩,到2012年实现产茧100万担的目标。
信息来源:南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