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蚕花庙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4-12 11:41:00
今年清明时节,浙江德清县新市镇显得特别闹猛:10顶上坐“蚕花娘娘”的大花轿,满街巡游,沿途抛洒着五彩缤纷的蚕花;由25组景灯、400多盏花灯组成的蚕文化灯展,将大街小巷照耀得流光溢彩;身着白绿相间“仿蚕”服的村姑,用现代舞蹈演绎着从幼蚕孵化、食桑、吐丝、结茧等蚕事活动,使得这座江南古镇热闹非凡,青春勃发。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蚕花庙会。
千年传佳话
据史料记载,蚕花庙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姑娘嫂子送过鲜花,祝愿她们风调雨顺,茧子丰收。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
蚕花庙会,在新市民间又称为“轧蚕花”。新市建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养蚕缫丝自古就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然而蚕宝宝向来娇贵难养,为了今年的收成好,蚕农们总要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祈神拜天一番。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蚕花庙会。这一天,邻近新市的四里八乡农民,摩肩接踵拥到该镇千年古刹觉海寺,参加蚕花庙会,乞求上苍赐福于民,消病祛灾。去庙会之前,养蚕的姑娘嫂子自然要梳妆打扮一番,头顶插上用彩纸或绫绢剪成蝴蝶状的蚕花,怀里揣着将要孵化的小蚕种,显得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引得男女老幼争先恐后,竞睹芳颜。庙前一时你挤我轧,故曰“轧蚕花”。
蚕花庙会也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提供了去处,创造了条件。新市民间至今流传着一首轧蚕花的民歌:“清明天气暖洋洋,桃红柳绿好风光,姑嫂双双上街去,胭脂花粉俏梳妆,红绿蚕花头上插,香水洒得扑鼻香,觉海寺里真闹猛,男女老少似海洋,邻村阿哥早等待,一见阿妹挤身旁,一把大腿偷偷捏,姑娘脸红薄嗔郎。”活现了当时男欢女悦的情景。
据民间传说,蚕花轧得越闹猛,来年收成就越好。随着时代变迁,蚕花庙会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最初的祭祀、狂欢,发展到南北戏班子连演三日大戏,甚至连杂技、魔术、木偶戏也粉墨登场。蚕花庙会结束后,春播育蚕的农忙季节也便开始了。
可惜这一民间习俗,终因战事频仍,烽烟四起,至1936年中断了。
源远流更长
电影《蚕花姑娘》的拍摄,又让新市远近扬了一次名,也使古镇的人民想起千年习俗“轧蚕花”,但真正恢复还是近年的事。为了继承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弘扬古代吴越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精神,该镇于1999年恢复了中断半个多世纪的“蚕花庙会”,并推陈出新,赋予了新时代的特色,成了当地一大群众性的文化盛事。
推算起来,今年是第四届了,以后还要办下去。与前三届一样,蚕花庙会的“主打节目”仍然是由腰鼓队、舞龙队、蚕花娘娘花轿队组成的“蚕花娘娘”大巡游,但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已大大外延,有花轿表演,有“金娘娘”评选,有社区民俗文化活动,有经贸洽谈会,有养蚕技术咨询,还有蚕文化研讨会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轧蚕花”的千年习俗,带给古镇百姓的不仅仅是一份热闹,一份欢乐,它通过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凝聚了人心,促进古镇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朝着现代化城镇目标阔步迈进。
千年传佳话
据史料记载,蚕花庙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姑娘嫂子送过鲜花,祝愿她们风调雨顺,茧子丰收。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
蚕花庙会,在新市民间又称为“轧蚕花”。新市建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养蚕缫丝自古就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然而蚕宝宝向来娇贵难养,为了今年的收成好,蚕农们总要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祈神拜天一番。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蚕花庙会。这一天,邻近新市的四里八乡农民,摩肩接踵拥到该镇千年古刹觉海寺,参加蚕花庙会,乞求上苍赐福于民,消病祛灾。去庙会之前,养蚕的姑娘嫂子自然要梳妆打扮一番,头顶插上用彩纸或绫绢剪成蝴蝶状的蚕花,怀里揣着将要孵化的小蚕种,显得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引得男女老幼争先恐后,竞睹芳颜。庙前一时你挤我轧,故曰“轧蚕花”。
蚕花庙会也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提供了去处,创造了条件。新市民间至今流传着一首轧蚕花的民歌:“清明天气暖洋洋,桃红柳绿好风光,姑嫂双双上街去,胭脂花粉俏梳妆,红绿蚕花头上插,香水洒得扑鼻香,觉海寺里真闹猛,男女老少似海洋,邻村阿哥早等待,一见阿妹挤身旁,一把大腿偷偷捏,姑娘脸红薄嗔郎。”活现了当时男欢女悦的情景。
据民间传说,蚕花轧得越闹猛,来年收成就越好。随着时代变迁,蚕花庙会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最初的祭祀、狂欢,发展到南北戏班子连演三日大戏,甚至连杂技、魔术、木偶戏也粉墨登场。蚕花庙会结束后,春播育蚕的农忙季节也便开始了。
可惜这一民间习俗,终因战事频仍,烽烟四起,至1936年中断了。
源远流更长
电影《蚕花姑娘》的拍摄,又让新市远近扬了一次名,也使古镇的人民想起千年习俗“轧蚕花”,但真正恢复还是近年的事。为了继承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弘扬古代吴越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精神,该镇于1999年恢复了中断半个多世纪的“蚕花庙会”,并推陈出新,赋予了新时代的特色,成了当地一大群众性的文化盛事。
推算起来,今年是第四届了,以后还要办下去。与前三届一样,蚕花庙会的“主打节目”仍然是由腰鼓队、舞龙队、蚕花娘娘花轿队组成的“蚕花娘娘”大巡游,但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已大大外延,有花轿表演,有“金娘娘”评选,有社区民俗文化活动,有经贸洽谈会,有养蚕技术咨询,还有蚕文化研讨会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轧蚕花”的千年习俗,带给古镇百姓的不仅仅是一份热闹,一份欢乐,它通过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凝聚了人心,促进古镇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朝着现代化城镇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