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周王庙镇桑苗协会大显身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3-31 16:28:00
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有个桑苗技术协会,成立才9个月就成绩卓著。它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桑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优了品种、响了品牌、活了经营,使全镇的农业劳动力去年从桑苗种植经营中人均增收了3300元。
桑苗种植是周王庙镇的传统产业,其中嫁接桑苗及成林桑园占全镇总土地的61.7%,是全国嫁接桑苗的大产区。但当地农户以前的桑苗收入并不高,原因是一家一户种植经营捏不成拳头,打不出品牌,卖不了好价。2001年6月底,镇政府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桑苗技术协会,吸收核心会员74名。协会组建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在省农业厅支持下开展为期4年的省优质桑苗繁育示范基地建设,以该项目为载体,与中国蚕桑研究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得省农科院蚕研所桑苗研究成果独家繁育权。去年全镇11500亩嫁接桑苗优良品种率达65%以上,桑苗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格局开始形成。第二件事是申请注册全国第一个桑苗商标“苗旺”,设立品牌验收组,严把种植质量关和品牌佩挂关,挂牌桑苗必须符合省和地方标准。“苗旺”桑苗因此声名远播,尽管其售价高出常规品种几倍甚至几十倍,但云南、贵州、四川、江苏、山东等地的客户仍然指定要“苗旺”。星火村农户林伟荣去年种了3亩多优质桑苗,收入高达7万元。第三件事是鼓励农户参与桑苗营销,给技术考核合格者发放营销员证书,还通过担保等途径帮助营销户落实收购周转资金。六联村农民沈伟国去年接了一笔2000万株优质桑苗的营销业务,他说:“是协会提高了我的验苗技术,是基地的优质桑苗壮大了我的胆量,这么大的生意要是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周王庙的优质桑苗俏销全国各地,30余名土生土长的农民营销员包销了全镇90%的桑苗,其中年销售量超1000万株的有6人,有的还借助因特网开展营销业务。当地农户足不出户便能把自家种植的优质桑苗远销10多个省份,彻底改变了往年桑苗销售靠外地客商上门、桑苗销路和价格掌握在他人之手的局面。
桑苗种植是周王庙镇的传统产业,其中嫁接桑苗及成林桑园占全镇总土地的61.7%,是全国嫁接桑苗的大产区。但当地农户以前的桑苗收入并不高,原因是一家一户种植经营捏不成拳头,打不出品牌,卖不了好价。2001年6月底,镇政府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桑苗技术协会,吸收核心会员74名。协会组建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在省农业厅支持下开展为期4年的省优质桑苗繁育示范基地建设,以该项目为载体,与中国蚕桑研究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得省农科院蚕研所桑苗研究成果独家繁育权。去年全镇11500亩嫁接桑苗优良品种率达65%以上,桑苗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格局开始形成。第二件事是申请注册全国第一个桑苗商标“苗旺”,设立品牌验收组,严把种植质量关和品牌佩挂关,挂牌桑苗必须符合省和地方标准。“苗旺”桑苗因此声名远播,尽管其售价高出常规品种几倍甚至几十倍,但云南、贵州、四川、江苏、山东等地的客户仍然指定要“苗旺”。星火村农户林伟荣去年种了3亩多优质桑苗,收入高达7万元。第三件事是鼓励农户参与桑苗营销,给技术考核合格者发放营销员证书,还通过担保等途径帮助营销户落实收购周转资金。六联村农民沈伟国去年接了一笔2000万株优质桑苗的营销业务,他说:“是协会提高了我的验苗技术,是基地的优质桑苗壮大了我的胆量,这么大的生意要是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周王庙的优质桑苗俏销全国各地,30余名土生土长的农民营销员包销了全镇90%的桑苗,其中年销售量超1000万株的有6人,有的还借助因特网开展营销业务。当地农户足不出户便能把自家种植的优质桑苗远销10多个省份,彻底改变了往年桑苗销售靠外地客商上门、桑苗销路和价格掌握在他人之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