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茧丝绸业今年再放光彩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10 10:27:00
一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的茧丝绸行业都居于西北地区的龙头位置,成为西北蚕业的一颗明珠。今年安康在"西部大开发"及全行业复苏的大背景下,克服了一系列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蚕种、茧丝产销创造了行业95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西北明珠得以再放光彩。纵观今年安康市的蚕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是建集团。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全行业对单家独户、势单力薄、恶性竞争的旧模式进行了改革,推出集约化经营的新格局。全市10个丝绸、印染、服装行业率先组建成为安康丝绸企业集团,6个蚕种生产经销单位筹建蚕种业联营体,主产区、县蚕技与供销联营成立了蚕桑公司,一些蚕桑大村则成立了蚕桑合作社。
二是创名牌。为在全国提高安康蚕业的知名度,全行业确立了提高质量、创建名牌的战略。如缫丝厂创建了"梅花"牌白厂丝;蚕种行业创、牌蚕种;印染服装企业创"昆迪"、"荣康"牌服装;蚕技、蚕农创"安康"牌蚕茧。为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还组织开展了质量效益年活动。
三是靠科技。全行业开展了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战略。全行业以国内名牌蚕业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采用派出人员学习、请进专家名人指导的方式,加快引进应用新科技的步伐。在栽桑养蚕中全部推广应用"荷叶白"、"桐乡青"和"浙蕾"、"镇珠"等全国知名品种,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九十年代末先进水平的新设备、新工艺。
四是大开放。各级政府为把蚕业作为当地首项支柱产业抓好,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提出"打开山门,扩大开放,面向全国,加快发展"的口号。先后吸引了江苏、浙江、山西等地投资者来此承包、租赁。产品销售面也由过去的全省拓展到了国际,"金康"牌蚕种在以全省市场的基础上,产品销往四川、湖北等地,"天虹"牌蚕种更是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五是抓文化。安康市有秦头楚尾的文化底蕴,蚕业文化是汉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非常重视蚕业文化建设,不仅组织对蚕丝文化方面书籍的编纂,还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把蚕业生产技术编成文艺节目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工作活动的重要内容。为配合当地开展的生态旅游,安康市还组建了蚕业产品销售连锁店,利用端阳龙舟节、五一、国庆旅游金周,宣传安康蚕业,销售蚕业的产品,为谱写了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一是建集团。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全行业对单家独户、势单力薄、恶性竞争的旧模式进行了改革,推出集约化经营的新格局。全市10个丝绸、印染、服装行业率先组建成为安康丝绸企业集团,6个蚕种生产经销单位筹建蚕种业联营体,主产区、县蚕技与供销联营成立了蚕桑公司,一些蚕桑大村则成立了蚕桑合作社。
二是创名牌。为在全国提高安康蚕业的知名度,全行业确立了提高质量、创建名牌的战略。如缫丝厂创建了"梅花"牌白厂丝;蚕种行业创、牌蚕种;印染服装企业创"昆迪"、"荣康"牌服装;蚕技、蚕农创"安康"牌蚕茧。为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还组织开展了质量效益年活动。
三是靠科技。全行业开展了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战略。全行业以国内名牌蚕业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采用派出人员学习、请进专家名人指导的方式,加快引进应用新科技的步伐。在栽桑养蚕中全部推广应用"荷叶白"、"桐乡青"和"浙蕾"、"镇珠"等全国知名品种,同时还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九十年代末先进水平的新设备、新工艺。
四是大开放。各级政府为把蚕业作为当地首项支柱产业抓好,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提出"打开山门,扩大开放,面向全国,加快发展"的口号。先后吸引了江苏、浙江、山西等地投资者来此承包、租赁。产品销售面也由过去的全省拓展到了国际,"金康"牌蚕种在以全省市场的基础上,产品销往四川、湖北等地,"天虹"牌蚕种更是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五是抓文化。安康市有秦头楚尾的文化底蕴,蚕业文化是汉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非常重视蚕业文化建设,不仅组织对蚕丝文化方面书籍的编纂,还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把蚕业生产技术编成文艺节目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工作活动的重要内容。为配合当地开展的生态旅游,安康市还组建了蚕业产品销售连锁店,利用端阳龙舟节、五一、国庆旅游金周,宣传安康蚕业,销售蚕业的产品,为谱写了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