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袁花镇蚕宝宝大面积中毒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11 11:28:00
规规矩矩按照要求买药、杀虫、引种的海宁袁花镇广大蚕农惊呆了:自家的中秋蚕于9月6日起陆续出现大面积的中毒、死亡现象,蚕农下半年的收入可能要打“水漂”了。
记者来到袁花,想探一探蚕宝宝中毒的原因,沿着红新村窄窄的机耕路向西,沿途连绵不绝的绿油油的桑树叶在秋风中舞动。在红新村五组蒋年珍的家中,蚕匾中的幼蚕有的已变黄,有的朝天死掉,有的在微微蠕动,一副病秧秧的样子。46岁的蒋年珍正从蚕匾中将死蚕一条条地挑出来,她心痛地说,每挑到一条死蚕,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下,可死蚕哪挑得尽?
在村里做了28年蚕桑辅导员的陆子祥,今年养了6张中秋蚕,是村里的养蚕大户。精通养蚕技术的他也未能幸免。按照镇里广播的要求,他从镇里的肥料部里买了农药“扑虱灵”,于8月16日按要求兑水后喷洒在桑树上除害虫桑纷虱。8月26日,他又按要求再次喷洒。8月28日,他与其他蚕农一样从有关部门领回蚕种,夫妻俩没日没夜地劳作在蚕室里,用自家的桑叶喂养。9月6日晚,蚕的“二龄”开始后,他家的蚕就出现了中毒症状。次日一打听,其他蚕农家里的蚕也发病了。昨天,他家的堂屋内摆放着30多只蚕匾,一些病蚕已被分离出来,有的蚕已开始僵化,有的死蚕已经腐烂。“今年家里养了7张春蚕,收入6000多元,这6张中秋蚕原本指望有4000元的收入。”说到这,陆子祥眼眶湿润了。
红新村蚕农养了1700多张中秋蚕,有80%蚕农家的蚕不同程度发现中毒症状。蚕农们说,镇里的蚕桑辅导员是技术权威,喷什么农药,什么时候喷,按什么比例喷,他们都按照镇里广播站的要求去做了,谁想到会出事?
袁花镇是嘉兴的“蚕茧之乡”,蚕茧产量占海宁市的八分之一,养蚕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全镇17个村共养了19435张中秋蚕。蚕农请求有关部门寻找出蚕中毒的原因,并想出解决办法,以减少损失。
记者来到袁花,想探一探蚕宝宝中毒的原因,沿着红新村窄窄的机耕路向西,沿途连绵不绝的绿油油的桑树叶在秋风中舞动。在红新村五组蒋年珍的家中,蚕匾中的幼蚕有的已变黄,有的朝天死掉,有的在微微蠕动,一副病秧秧的样子。46岁的蒋年珍正从蚕匾中将死蚕一条条地挑出来,她心痛地说,每挑到一条死蚕,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下,可死蚕哪挑得尽?
在村里做了28年蚕桑辅导员的陆子祥,今年养了6张中秋蚕,是村里的养蚕大户。精通养蚕技术的他也未能幸免。按照镇里广播的要求,他从镇里的肥料部里买了农药“扑虱灵”,于8月16日按要求兑水后喷洒在桑树上除害虫桑纷虱。8月26日,他又按要求再次喷洒。8月28日,他与其他蚕农一样从有关部门领回蚕种,夫妻俩没日没夜地劳作在蚕室里,用自家的桑叶喂养。9月6日晚,蚕的“二龄”开始后,他家的蚕就出现了中毒症状。次日一打听,其他蚕农家里的蚕也发病了。昨天,他家的堂屋内摆放着30多只蚕匾,一些病蚕已被分离出来,有的蚕已开始僵化,有的死蚕已经腐烂。“今年家里养了7张春蚕,收入6000多元,这6张中秋蚕原本指望有4000元的收入。”说到这,陆子祥眼眶湿润了。
红新村蚕农养了1700多张中秋蚕,有80%蚕农家的蚕不同程度发现中毒症状。蚕农们说,镇里的蚕桑辅导员是技术权威,喷什么农药,什么时候喷,按什么比例喷,他们都按照镇里广播站的要求去做了,谁想到会出事?
袁花镇是嘉兴的“蚕茧之乡”,蚕茧产量占海宁市的八分之一,养蚕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全镇17个村共养了19435张中秋蚕。蚕农请求有关部门寻找出蚕中毒的原因,并想出解决办法,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