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新塍蚕宝宝“上山”不结茧蚕农呼吁“请帮帮我们!”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27 13:56:00
这些天是早秋蚕“上山”结茧的日子,但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大部分蚕农没有尝到收获的喜悦。一般情况下,蚕宝宝爬上“柴龙”后第二天就开始结茧,但这些蚕农饲养的蚕宝宝爬上“柴龙”已整整四天,却没结出一个茧子,甚至出现了许多烂死蚕。眼看一个多月的辛苦将泡汤,农民朋友四处紧急求助:“请帮帮我们!”
8月25日上午9时,记者赶到新塍镇天福村19组,只见村民李水永正在一畚箕一畚箕地往外倒死蚕。他将记者领进蚕室,指着没有一颗茧子的“柴龙”说:“辛苦了一个多月,天天起早摸黑,指望有个好收成,谁知道白辛苦一场!”看见记者,其他村民也纷纷七嘴八舌地诉说:“头两天不结茧子,我还以为是自家的技术原因,出去一打听,才知道几乎家家户户都这样。”“本来想卖掉茧子给小孩交学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小孩读书也成问题了!”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农药或氟化物中毒?”“不是!如果是农药或氟化物中毒,其症状是蚕宝宝不吃不睡。可今年的蚕宝宝特别能吃桑叶,前些天我还在想,今年的茧子质量一定不会差,两张半秋蚕收入起码有2000元。现在,20元也卖不到!”镇农技人员现场诊断后认为:“是一种叫‘水白肚’的病毒引起的。”而今年66岁的周林宝说:“不是的!我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养蚕,‘水白肚’病也碰到过,可从来没见过今年这种现象。会不会是蚕种的问题?”的确,这次蚕宝宝发病范围之广、农民损失之大是少有的。天福村党支部书记夏子财说:“今天早上我又接到了2组、9组、13组村民的求助电话,全村600多张早秋蚕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离开天福村,记者又赶到庙云桥村。村里四五十个村民说的都是同样的话题:“我家的蚕宝宝不结茧,这叫我们怎么办?饭也吃不下去了!”踩着泥泞的小道,我们随农户一家一家地看,每个蚕室都散发出浓浓的臭味,许多“柴龙”没有一个茧子,少数“柴龙”虽有茧子,但也不到30%。掀开“柴龙”,我们看到了一层白花花的东西,全是死了的蚕宝宝。
采访时,新庄村的蚕农也打来了求助电话。他们说:“早秋蚕我们受到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可中秋蚕马上就要发种了,如果上级部门不帮我们查清病因,指导我们做好消毒工作,我们的损失会更大。请帮帮我们!”
整整一天,记者面对的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看到的是一脸的泪水、一脸的无助,记者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关注农民利益,迅速采取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
8月25日上午9时,记者赶到新塍镇天福村19组,只见村民李水永正在一畚箕一畚箕地往外倒死蚕。他将记者领进蚕室,指着没有一颗茧子的“柴龙”说:“辛苦了一个多月,天天起早摸黑,指望有个好收成,谁知道白辛苦一场!”看见记者,其他村民也纷纷七嘴八舌地诉说:“头两天不结茧子,我还以为是自家的技术原因,出去一打听,才知道几乎家家户户都这样。”“本来想卖掉茧子给小孩交学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小孩读书也成问题了!”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农药或氟化物中毒?”“不是!如果是农药或氟化物中毒,其症状是蚕宝宝不吃不睡。可今年的蚕宝宝特别能吃桑叶,前些天我还在想,今年的茧子质量一定不会差,两张半秋蚕收入起码有2000元。现在,20元也卖不到!”镇农技人员现场诊断后认为:“是一种叫‘水白肚’的病毒引起的。”而今年66岁的周林宝说:“不是的!我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养蚕,‘水白肚’病也碰到过,可从来没见过今年这种现象。会不会是蚕种的问题?”的确,这次蚕宝宝发病范围之广、农民损失之大是少有的。天福村党支部书记夏子财说:“今天早上我又接到了2组、9组、13组村民的求助电话,全村600多张早秋蚕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离开天福村,记者又赶到庙云桥村。村里四五十个村民说的都是同样的话题:“我家的蚕宝宝不结茧,这叫我们怎么办?饭也吃不下去了!”踩着泥泞的小道,我们随农户一家一家地看,每个蚕室都散发出浓浓的臭味,许多“柴龙”没有一个茧子,少数“柴龙”虽有茧子,但也不到30%。掀开“柴龙”,我们看到了一层白花花的东西,全是死了的蚕宝宝。
采访时,新庄村的蚕农也打来了求助电话。他们说:“早秋蚕我们受到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可中秋蚕马上就要发种了,如果上级部门不帮我们查清病因,指导我们做好消毒工作,我们的损失会更大。请帮帮我们!”
整整一天,记者面对的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看到的是一脸的泪水、一脸的无助,记者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关注农民利益,迅速采取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