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日本经济回天无术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07 08:15:00
告别2001年,进入2002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丝毫的回升的迹象,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也创3年来的新低,专家估计,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击穿140点不会有太大问题。人们虽然没有如199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担忧,但是人们对日元贬值仍然想问个不停,到底日本经济在未来3至5年里有戏还是没戏。日本经济巨人到底能否苏醒过来?日元贬值是个什么信号?
日元大幅贬值,人们已经视之为日本政府黔驴技穷的权益之计,并且这一招已经在1998年用过了,也没有多大稀罕的,看来日本经济复苏颇有英雄已近迟暮之年的无奈。
日本经济为何病入如此膏盲地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门研究日本经济的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张季风向记者详细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病因。
他说,日元汇率是日本经济好坏的晴雨表。按经济学常理,日本政府通常会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具体有两种经济手段: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财政政策,二是通过货币政策如降低银行利率等刺激经济。
现在日本政府已经把这两种政策运用到了极限。以财政政策为例,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国债数目已经非常庞大。截止到今年年中的时候,日本国债余额为660万亿日元。估计到今年年底,日本政府国债将达到700万亿日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去年日本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0%至140%。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里面也是最高的一个。所以,日本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想再通过发行国债的手段来达到刺激经济已经是不太可能。国债余额已经接近于极限水平了。
再从金融政策来看,日本政府也是无能为力了。目前日本政府的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0.1%。而短期银行利率已经接近零,金融政策也已接近于极限水平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财政或金融的手段已经用尽了。所以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用尽的情况下,现在只有一招了,考虑用汇率的政策,当然这应该也算是货币政策。
因此,每当日本要用汇率政策时,也就说明日本经济病得不轻了。因此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下跌实际上就成了日本经济不景气的一种体现。如果日本经济特别高涨,日元汇率一般表现为上升,即日元升值。如果下降,即日元贬值。因此从目前情况下,日元贬值是完全符合这种规律的。日本一旦使用汇率政策,也说明了日本政府对经济复苏已经黔驴技穷了,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日本经济为何病入膏肓
那么到底日本经济为何会进入如此尴尬境遇呢?
人们常常这样形容日本的经济问题,日本虽然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是在经济结构、消费水平上,却更像一个发展中国家。日本虽然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比较强大,但是从日本整个经济结构来看,日本国内需求仍然严重不足。
从日本国内需求来看,其包括公共需求,个人消费,企业投资。
以公共投资为例,目前日本的公共投资已经达到600万至700万亿日元。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多大的余地进行公共设施的投资了。并且日本国内的公共设施已经该投资的都投了,已经没有多大的投资余地。
再说个人消费。日本经济基本趋于成熟状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个人消费已经没有太大的消费潜力了。家庭所拥有的汽车、房子、电子产品等等已经是一应俱全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促使发生消费革命的产品诞生,那么在日本国内很难爆发消费狂潮。
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而又不是消费强国,这也与日本国民的性格有相当大的关系。
日本国民所具有东方人的勤俭加节约的生活习惯,在日本国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勤俭节约意识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虽然日本老百姓挣了许多钱,但是也不爱花钱。日本人喜欢存钱。这与他们的岛国思想有关。他们有种危机感。
同时,日本国民老龄化程度相当高,比例高达18%,居世界前列。到2010年,日本的老龄化率就会达到27%,也就是说日本每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65岁的老龄人。在这样一个老龄化的社会,真正有钱都是老龄人,老龄人本身消费意识就趋向保守。你让他去跳迪斯科,你让他去再买一部新车,他已经对这些没有太大的消费欲望。存了大量的钱,又不愿消费,自然消费不旺。而年青人想消费却又没有钱。
而企业投资,则介于供给与消费之间,如果消费不旺,那么企业投资则没有积极性。有资料表明,从2001年开始,日本企业投资比例在大幅下降。也说明企业投资没有积极性。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日本政府的国债余额已经达到700万亿日元,而日本老百姓担心甚至会认为,这笔国债迟早会摊在老百姓的头上的,所以也不会消费。再加上日本现在的高失业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费不旺。
所以,日本在无他法的情况下,只能靠外部手段如纵容日元贬值来解决问题。
日元贬值是把双刃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与财务副教授张陶伟博士同意张季风的看法。他也认为,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是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问题,举例说,大量的金融不良贷款、企业相互持股、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同时日本也有国有企业问题、大量的失业问题。
他觉得,日本十几年来都摆脱不了这些头疼的问题,除了以上经济结构问题外,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产业没有实质性的升级换代。
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政府明知道,仅靠汇率贬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国内的经济问题,但他仍然要明知其不行,偏向虎山行。张陶伟博士认为,这与日本政府领导人的短期行为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要刺激经济向好的方面发展,金融手段无非就那么几种,一个个的试,死马当活马医。
虽然日元贬值肯定会损害别国的经济利益,但话又说回来,日元贬值确实能给日本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好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日本本地出口产品将因为日元贬值而增强其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能抵挡一下对手的产品竞争。如汽车、电子产品等。
但是这种好处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手段不是长久的。因为日元贬值也是一把双刃剑,日元贬值在提高其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其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口成本却承受着日元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其石油进口、钢铁原材料等进口成本将会大大提高。
人民币到底要不要贬值?
随着日元大幅贬值,致使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因此每当日元贬值,中国国内就有呼声,呼吁人民币也要贬值,以加强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而一些专家则认为,还没有到人民币非要贬值的地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与财务副教授张陶伟博士认为,人民币最吃紧的时候是1998年8月份,国内长江流域6次洪峰;香港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尝股票市尝外汇市场等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到了1:147;当时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中国政府在那个最最脆弱的时候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对这次日元再一次的贬值,他个人认为不会对人民币产生太大的冲击。
因此,现在过早谈论人民币贬值问题,有点小事大作了。因为现在还没有危及到人民币必须贬值的地步。因此他认为,中国政府不会采取措施,去让人民币贬值。这又让我们想起1998年,就是在1998年,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人民币都挺过来了。因此,现在这点风浪,还不足让中央政府去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
但是不能否认,中国经济有压力。日元贬值使得韩国比我们更有压力,因为韩国也有几个大的汽车制造厂,还有一些电子产品如手机、MP3、CD,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这些产品与日本的出口产品相类似。因此韩国对日元贬值特别敏感。而中国的产品出口与日本的出口产品没有太大的替代性,因此竞争的关系不太明显。
根据几年来的统计,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联度在下降。无论是日本到中国的投资份额,还是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份额,都有所下降。
因此专家判断,如果在最近的3-5年内,日本经济还不能缓过来的话,再加上,中国把“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事情做起来了,那么他认为,日本经济将会比现在更糟。在国际社会,如果一个国家老是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基础,那么慢慢地一些国家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对日本就会产生不信任感。日本未来若再想获得这样的信任,它必须付出代价。当前一些东南亚国家已经有点对日本的经济复苏已经失去信心了。而中国的香港、内地、澳门、台湾,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亚洲地区来讲,该自由贸易区就成了一个相当强大的经济体,对日本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将日益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中国有近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二个中国的经济增长仍保持高速增长;三个是现有情况下,人民币稳定坚挺是好事,并且是个好的趋势。虽然目前人民币坚挺对中国的贸易企业出口会产生抑制作用,但张陶伟博士个人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坚挺是好事。
现阶段,对人民币汇率是升值还是贬值的任何一种说法,其实都代表了不同部门的局部利益。呼吁人民币贬值的代表大体上是做出口贸易的代表。但是从债务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肯定会认为人民币坚挺会减轻他们的还债压力。目前中国还有一千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这些部门可以说是人民币坚挺的现实支持者。所以,他认为,现在人民币坚挺,对债务人而言,也是一个调整债务结构的机会。
因此他认为,考虑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贬值还是坚挺,不能够也不应该只考虑某一方的利益。不仅仅是从贸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还要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政策、政治、多边关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常说现在是经济、金融、信息等一体化的时代,而不是简单的国际贸易的时代。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条件下,一国的汇率政策还远远不能简单服从于贸易的原则去制定,而要服从于国家整体的、宏观的经济政策。
张季风也认为,中国负责任的态度是正确的。因为在1998年,中国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中国政府从1998年来,实行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没有让人民币贬值的作法,已经在东南亚甚至在世界树立起中国的高大形象,这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并且在外交上也取得了比较大成功,这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如东盟10+1会议,中国派出代表进入谈判,就是不小的成果。
金融危机将要来临吗?
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将引发一轮货币贬值大竞赛,专家认为不会那么严重。
因为,如果老是说,危机危机来了话,其实人们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已经把危机所产生的后果已经在着手消化或是已经消化了。虽然有可能会对韩国的经济产生影响,但还不会一下子就把韩国经济打垮。
张陶伟博士认为,之所以说不可能会产生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对地在下降。在1998年那个时候,日本都没有发挥作用,何况现在呢?日本这种状况已经十几年,大家已经适应了。如果是十几年前,大家说这话,大家有可能会备感压力。
对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将使大家重温30年代“萧条经济学”。张季风不同意这个看法。
他说,当时,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各种经济调节的手段还不成熟。而现在毕竟处于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那么仅仅从汇率的一个表象上就分析判断认为,进入到“30年代的萧条经济学”时代是不准确的。
因为日本经济处于缓慢增长的经济阶段,但是他仍然保持着比较大的经济总量,达8万亿美元。目前,日本有可能是处在经济高涨时期的一个休整期,一个调整期。
在世界经济中,美国经济体是全世界经济火车头,而日本则是它的次级火车头。现在由于9.11事件的影响,对美国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也不能据此就认为美国经济就要进入衰退期了,或者是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张季风认为,2001年的全球经济放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全球经济进入一个调整的阶段,也是有可能的。
日元贬值要把握一个度
张季风认为,对日元贬值日本应该把握一个度。
虽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其经济景气好坏的一个反映。从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慢慢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日元坚挺。到了1995、1996年的时候,汇率最好时候达到1美元兑88日元的记录。到了1997、1998年,日本经济开始出现负增长。日元开始大幅贬值,到1998年,达到148日元兑1美元。到2001年的时候,日本经济还会继续保持一个负增长的状况。因此,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的一个正常反映。
目前,亚洲一些国家已经相继采取措施开始汇率下调。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就是说,日本目前的外贸依存度为10%,而其他国家如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有的达到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日本本国的产品的竞争力是下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其他国家的汇率下调,也是一种正常反应。
因此日本政府对本国汇率有一种容忍,甚至默认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要必须保持在一个度上,从以往的经验来看,1998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达到148:1的程度,据此猜测这是不是亚洲国家可以接受的度呢?这还值得观察。
另外,其他国家也会作出反应。按反应强烈程度来说,首选是美国、欧盟会作出反应。因为,美国和欧盟是日本的最大的贸易伙伴,日元贬值标志着日本产品在美国和欧盟的竞争力加强了,那么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产生损害。因此一旦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承受能力,他们会联手作出反应的。所以日元贬到一定时候,这些国家都会进行干预的。(《中国经济时报》杨明炜)
日元大幅贬值,人们已经视之为日本政府黔驴技穷的权益之计,并且这一招已经在1998年用过了,也没有多大稀罕的,看来日本经济复苏颇有英雄已近迟暮之年的无奈。
日本经济为何病入如此膏盲地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门研究日本经济的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张季风向记者详细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病因。
他说,日元汇率是日本经济好坏的晴雨表。按经济学常理,日本政府通常会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具体有两种经济手段: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财政政策,二是通过货币政策如降低银行利率等刺激经济。
现在日本政府已经把这两种政策运用到了极限。以财政政策为例,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国债数目已经非常庞大。截止到今年年中的时候,日本国债余额为660万亿日元。估计到今年年底,日本政府国债将达到700万亿日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去年日本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0%至140%。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里面也是最高的一个。所以,日本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想再通过发行国债的手段来达到刺激经济已经是不太可能。国债余额已经接近于极限水平了。
再从金融政策来看,日本政府也是无能为力了。目前日本政府的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0.1%。而短期银行利率已经接近零,金融政策也已接近于极限水平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财政或金融的手段已经用尽了。所以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用尽的情况下,现在只有一招了,考虑用汇率的政策,当然这应该也算是货币政策。
因此,每当日本要用汇率政策时,也就说明日本经济病得不轻了。因此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下跌实际上就成了日本经济不景气的一种体现。如果日本经济特别高涨,日元汇率一般表现为上升,即日元升值。如果下降,即日元贬值。因此从目前情况下,日元贬值是完全符合这种规律的。日本一旦使用汇率政策,也说明了日本政府对经济复苏已经黔驴技穷了,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日本经济为何病入膏肓
那么到底日本经济为何会进入如此尴尬境遇呢?
人们常常这样形容日本的经济问题,日本虽然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是在经济结构、消费水平上,却更像一个发展中国家。日本虽然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比较强大,但是从日本整个经济结构来看,日本国内需求仍然严重不足。
从日本国内需求来看,其包括公共需求,个人消费,企业投资。
以公共投资为例,目前日本的公共投资已经达到600万至700万亿日元。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多大的余地进行公共设施的投资了。并且日本国内的公共设施已经该投资的都投了,已经没有多大的投资余地。
再说个人消费。日本经济基本趋于成熟状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个人消费已经没有太大的消费潜力了。家庭所拥有的汽车、房子、电子产品等等已经是一应俱全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促使发生消费革命的产品诞生,那么在日本国内很难爆发消费狂潮。
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而又不是消费强国,这也与日本国民的性格有相当大的关系。
日本国民所具有东方人的勤俭加节约的生活习惯,在日本国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勤俭节约意识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虽然日本老百姓挣了许多钱,但是也不爱花钱。日本人喜欢存钱。这与他们的岛国思想有关。他们有种危机感。
同时,日本国民老龄化程度相当高,比例高达18%,居世界前列。到2010年,日本的老龄化率就会达到27%,也就是说日本每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65岁的老龄人。在这样一个老龄化的社会,真正有钱都是老龄人,老龄人本身消费意识就趋向保守。你让他去跳迪斯科,你让他去再买一部新车,他已经对这些没有太大的消费欲望。存了大量的钱,又不愿消费,自然消费不旺。而年青人想消费却又没有钱。
而企业投资,则介于供给与消费之间,如果消费不旺,那么企业投资则没有积极性。有资料表明,从2001年开始,日本企业投资比例在大幅下降。也说明企业投资没有积极性。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日本政府的国债余额已经达到700万亿日元,而日本老百姓担心甚至会认为,这笔国债迟早会摊在老百姓的头上的,所以也不会消费。再加上日本现在的高失业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费不旺。
所以,日本在无他法的情况下,只能靠外部手段如纵容日元贬值来解决问题。
日元贬值是把双刃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与财务副教授张陶伟博士同意张季风的看法。他也认为,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是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问题,举例说,大量的金融不良贷款、企业相互持股、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同时日本也有国有企业问题、大量的失业问题。
他觉得,日本十几年来都摆脱不了这些头疼的问题,除了以上经济结构问题外,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产业没有实质性的升级换代。
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政府明知道,仅靠汇率贬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国内的经济问题,但他仍然要明知其不行,偏向虎山行。张陶伟博士认为,这与日本政府领导人的短期行为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要刺激经济向好的方面发展,金融手段无非就那么几种,一个个的试,死马当活马医。
虽然日元贬值肯定会损害别国的经济利益,但话又说回来,日元贬值确实能给日本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好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日本本地出口产品将因为日元贬值而增强其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能抵挡一下对手的产品竞争。如汽车、电子产品等。
但是这种好处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手段不是长久的。因为日元贬值也是一把双刃剑,日元贬值在提高其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其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口成本却承受着日元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其石油进口、钢铁原材料等进口成本将会大大提高。
人民币到底要不要贬值?
随着日元大幅贬值,致使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因此每当日元贬值,中国国内就有呼声,呼吁人民币也要贬值,以加强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而一些专家则认为,还没有到人民币非要贬值的地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与财务副教授张陶伟博士认为,人民币最吃紧的时候是1998年8月份,国内长江流域6次洪峰;香港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尝股票市尝外汇市场等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到了1:147;当时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中国政府在那个最最脆弱的时候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对这次日元再一次的贬值,他个人认为不会对人民币产生太大的冲击。
因此,现在过早谈论人民币贬值问题,有点小事大作了。因为现在还没有危及到人民币必须贬值的地步。因此他认为,中国政府不会采取措施,去让人民币贬值。这又让我们想起1998年,就是在1998年,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人民币都挺过来了。因此,现在这点风浪,还不足让中央政府去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
但是不能否认,中国经济有压力。日元贬值使得韩国比我们更有压力,因为韩国也有几个大的汽车制造厂,还有一些电子产品如手机、MP3、CD,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这些产品与日本的出口产品相类似。因此韩国对日元贬值特别敏感。而中国的产品出口与日本的出口产品没有太大的替代性,因此竞争的关系不太明显。
根据几年来的统计,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联度在下降。无论是日本到中国的投资份额,还是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份额,都有所下降。
因此专家判断,如果在最近的3-5年内,日本经济还不能缓过来的话,再加上,中国把“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事情做起来了,那么他认为,日本经济将会比现在更糟。在国际社会,如果一个国家老是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基础,那么慢慢地一些国家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对日本就会产生不信任感。日本未来若再想获得这样的信任,它必须付出代价。当前一些东南亚国家已经有点对日本的经济复苏已经失去信心了。而中国的香港、内地、澳门、台湾,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亚洲地区来讲,该自由贸易区就成了一个相当强大的经济体,对日本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将日益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中国有近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二个中国的经济增长仍保持高速增长;三个是现有情况下,人民币稳定坚挺是好事,并且是个好的趋势。虽然目前人民币坚挺对中国的贸易企业出口会产生抑制作用,但张陶伟博士个人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坚挺是好事。
现阶段,对人民币汇率是升值还是贬值的任何一种说法,其实都代表了不同部门的局部利益。呼吁人民币贬值的代表大体上是做出口贸易的代表。但是从债务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肯定会认为人民币坚挺会减轻他们的还债压力。目前中国还有一千四百多亿美元的外债,这些部门可以说是人民币坚挺的现实支持者。所以,他认为,现在人民币坚挺,对债务人而言,也是一个调整债务结构的机会。
因此他认为,考虑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贬值还是坚挺,不能够也不应该只考虑某一方的利益。不仅仅是从贸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还要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政策、政治、多边关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常说现在是经济、金融、信息等一体化的时代,而不是简单的国际贸易的时代。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条件下,一国的汇率政策还远远不能简单服从于贸易的原则去制定,而要服从于国家整体的、宏观的经济政策。
张季风也认为,中国负责任的态度是正确的。因为在1998年,中国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中国政府从1998年来,实行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没有让人民币贬值的作法,已经在东南亚甚至在世界树立起中国的高大形象,这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并且在外交上也取得了比较大成功,这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如东盟10+1会议,中国派出代表进入谈判,就是不小的成果。
金融危机将要来临吗?
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将引发一轮货币贬值大竞赛,专家认为不会那么严重。
因为,如果老是说,危机危机来了话,其实人们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已经把危机所产生的后果已经在着手消化或是已经消化了。虽然有可能会对韩国的经济产生影响,但还不会一下子就把韩国经济打垮。
张陶伟博士认为,之所以说不可能会产生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对地在下降。在1998年那个时候,日本都没有发挥作用,何况现在呢?日本这种状况已经十几年,大家已经适应了。如果是十几年前,大家说这话,大家有可能会备感压力。
对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将使大家重温30年代“萧条经济学”。张季风不同意这个看法。
他说,当时,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各种经济调节的手段还不成熟。而现在毕竟处于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那么仅仅从汇率的一个表象上就分析判断认为,进入到“30年代的萧条经济学”时代是不准确的。
因为日本经济处于缓慢增长的经济阶段,但是他仍然保持着比较大的经济总量,达8万亿美元。目前,日本有可能是处在经济高涨时期的一个休整期,一个调整期。
在世界经济中,美国经济体是全世界经济火车头,而日本则是它的次级火车头。现在由于9.11事件的影响,对美国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也不能据此就认为美国经济就要进入衰退期了,或者是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张季风认为,2001年的全球经济放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全球经济进入一个调整的阶段,也是有可能的。
日元贬值要把握一个度
张季风认为,对日元贬值日本应该把握一个度。
虽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其经济景气好坏的一个反映。从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慢慢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日元坚挺。到了1995、1996年的时候,汇率最好时候达到1美元兑88日元的记录。到了1997、1998年,日本经济开始出现负增长。日元开始大幅贬值,到1998年,达到148日元兑1美元。到2001年的时候,日本经济还会继续保持一个负增长的状况。因此,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的一个正常反映。
目前,亚洲一些国家已经相继采取措施开始汇率下调。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就是说,日本目前的外贸依存度为10%,而其他国家如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有的达到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日本本国的产品的竞争力是下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其他国家的汇率下调,也是一种正常反应。
因此日本政府对本国汇率有一种容忍,甚至默认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要必须保持在一个度上,从以往的经验来看,1998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达到148:1的程度,据此猜测这是不是亚洲国家可以接受的度呢?这还值得观察。
另外,其他国家也会作出反应。按反应强烈程度来说,首选是美国、欧盟会作出反应。因为,美国和欧盟是日本的最大的贸易伙伴,日元贬值标志着日本产品在美国和欧盟的竞争力加强了,那么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产生损害。因此一旦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承受能力,他们会联手作出反应的。所以日元贬到一定时候,这些国家都会进行干预的。(《中国经济时报》杨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