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1-03 11:38:00
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是升是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学术界目前至少存在三种看法:一是继续执行稳定的汇率政策;二是人民币对外应该贬值,主要理由是我国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三是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理由主要是我国经常项目保持顺差,国外资本流入呈现加速增长势头。人民币汇率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势呢?我们不妨作具体分析:
    1、从国内经济增长趋势来看
    我国目前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减缓。据预测,世界经济可能仅有1.4%的增长率。受此影响,今年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滑,日本政府把2001年度的增长率从原先预测的1%修改为负1%左右。韩国今年的增幅也将从去年的8.8%降到2%到3%之间,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已经或正接近衰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在前三季度虽也呈下降趋势,第一季度经济增长8.1%,第二季度增长7.7%,第三季度增长7.0%,但三个季度累计仍达7.6%,全年增长预计7.5%,还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为37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增幅下降26.7个百分点。今年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56亿美元,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导下的内部需求扩张。今年前9个月,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9月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8585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8.14%。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需的下降,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21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升有力地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前9个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9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去年同期升0.2个百分点。可见,尽管我国经济因受国外需求下降也受到了影响,但经济增长势头还是不错的。
    2、从目前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状况来看
    我国自1994年成功地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除了1998年出现较小的资本项目逆差外,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2001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呈现双顺差之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虽然贸易顺差有所下降,但商品贸易仍有81.4亿美元的顺差,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则呈现大幅顺差,上半年累计实现顺差189.75亿美元,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8.35亿美元。这表明在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局面下,我国以其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保持着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如果单从直接投资来看,这种吸引力显得更突出。预计世界直接投资总量在今年会有所下降,但我国1-6月吸引的国外直接投资(FDI)仍达20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可达480亿美元左右,比去年多7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扩大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出口下降对人民币汇率的向下压力。
    由于国际收支保持盈余,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充足的外汇储备又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6月末外汇储备已达1808.38亿美元,到今年10月中旬,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2000亿美元,相当于1993年底的9倍。加上民间超过840亿美元的外汇储蓄以及超过7000亿美元的机构外汇存款,实际上人民币目前正面对着很大的升值压力。这从7月初出现的黑市美元汇价甚至破天荒地比官方汇价还低的这个事实(达到1美元兑8.2元人民币的水平),得到很好的说明。
    3、从中外利率差变化来看
    中外利率差减小减轻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最近几年,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和欧洲主要货币的利率,中外货币利率差对人民币构成贬值的压力。但是,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尤其受“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美国连续10次降低美元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利率分别下调至2%和1.5%。而且,美联储仍有继续下调利率的可能。人民币与美元利率差明显缩小减轻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4、从我国还在实施的外汇管制制度来看
    一般来说,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是汇率稳定的制度保障。目前受我国外汇管制影响,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仍不可自由兑换。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开放了资本项目,我国虽然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但是资本项目是受到控制的。我国在入世谈判中没有作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承诺。人民币的非自由兑换从制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很大程度上防范了国际游资的冲击。而且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我国对走私和逃、套、骗汇等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也在相当程度上阻塞了国外游资混入经常项目的暗渠。
    此外,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央银行的政策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外汇供求关系所决定,而是由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外汇买卖的干预手段来实现的,央行的政策意图在相当程度上将左右人民币的走势。当前,央行的政策主导依然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为稳定的汇率不仅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为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以及发展成国际强势货币创造条件。可以这么说,如果央行放弃干预,人民币汇率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从以上因素来看,人民币汇率具有稳定的基础。不过,如果我国加入WTO后某些经济因素出现大的变化,如贸易出现巨量逆差、资本大量外逃等,又如美元汇率出现深度下跌,人民币汇率向下调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直至1994年初,我国的货币汇率都是向下调整的,这个事实也说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僵化的。但如果从中长期来看: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经济的长期走势是决定人民币汇率最重要的因素。虽然全球经济面临增长普遍衰退的局面,对我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国际收支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我国经济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总储蓄大于投资,8月份国内居民储蓄存款突破7万亿元人民币,这表明国内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仍有很大的余地。央行行长戴相龙指出,从现在起到2005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将以每年14%-15%的速度递增,这将有助于中国继续实现每年7%-8%的经济增长速度。此外,随着中国经济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出口企业逐步从价格竞争向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国家驾驭宏观经济的技巧日益成熟,国内物价稳定,这些因素也决定了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升值趋势。
    第二,国际收支仍有望保持平衡。商品贸易方面,随着市场准入扩大、关税减让、取消非关税限制,以及国内加快经济建设和结构调整的内在需要,我国进口可能会有较快的增长,当然出口贸易也会增加,特别是初级产品及低附加值的生活用品等出口更具有竞争优势,但是,预计进口增长幅度可能会大于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可能将有所缩小。非贸易收支方面,加入WTO后,我国在引进相应的金融保险服务、高科技服务和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外汇支出必然加大。因而非贸易收支的总体状况是可能出现逆差,甚至会进一步增大。
    资本项目下,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性条件将会放宽,其中一些还会被取消,外商投资的竞争机制会日趋合理,受政策鼓励开发的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这些都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力度加大的有利条件。此外,对我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加之“入世”和“奥运效应”对全球资本产生的一种向心力,也将会不断地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资本项下的大幅顺差将是抵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减小的关键因素。这对汇率的发稳定或上升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第三,物价水平亦可望继续在稳定中低位运行。我国自1998年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以来,物价持续下跌。目前有关价格指数显示,国内物价走势平稳,物价波幅较小,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威胁。而且,入世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降,进口商品成本进一步降低,不少商品的价格会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低物价、低通货膨胀率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强的中长期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购买力平价原理,根据国际比较项目进行的分析表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远远低于现行的人民币市场汇率,具有潜在的长期升值压力。
    从上分析可见,目前人民币汇率仍有稳定的基础,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可能存在贬值的压力(适度贬值也未尝不可),但从中长期来看,经过“入世”的洗礼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仍有上升的潜力甚至实际趋升。当然,趋于上升不等于在这期间不会下调,人民币货币汇率有望在波浪式的运动中上升。 
    《国际金融报》 (2002年01月03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