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欧元即将全面使用  亚洲货币能否一体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31 10:24:00
    2002年1月1日,欧元将开始全面使用。从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EM S)宣告诞生到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再到欧元的全面启动,其间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欧元地区货币一体化全面实现。与之相比,亚洲国家的区域性金融合作一直较为落后。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的一体化也愈来愈重要,突出区域性的金融合作将是21世纪前期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在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也都意识到加强金融合作的的重要性。最近日本发出今后一段时期日元将持续贬值的信号,由此业内人士开始担心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将会降临亚洲。加强区域内金融合作的任务又一次实实在在地摆在亚洲各国面前。
    亚洲各国金融合作的意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产生的。1997年亚洲地区爆发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均未幸免。由于金融危机来势之猛、传播之快、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是世界金融史上所从未有过的,因而单个国家和地区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抵御,深受其害而无策以对。正是这个惨痛的教训,才使得亚洲国家真正认识到:只有通过区域性的经济与金融合作,凭借亚洲的整体经济与金融实力,才能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侵害。
    金融危机之后,日本率先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亚洲货币基金”设想。其主要内容是:由日本、中国、韩国以及东盟十国共同出资建立一个1000亿美元的基金,为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但是,由于该设想在功能上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大职责,会在客观上影响基金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因而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对,因此而搁浅。此后,1998年,日本以当时的大藏相宫泽喜一的名义再次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建议,1999年10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亚经济峰会”上也提出过类似建议。相比较而言,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第33届年会上所达成的金融合作协议更具有实际意义。在此次年会上,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即目前所流行的提法“10+3”组织)的财长通过了日本所提出的货币合作建议,并且达成《清迈协议》。
    尽管亚洲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开始由理论探讨、方案设计阶段上升到开展实际性的合作阶段;但是,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货币一体化进程的道路将非常漫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谭雅玲认为,“五个差异”制约着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亚洲国家的国情缺乏共性。
    首先,亚洲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差距甚大。从亚洲整个地区来看,能够对本地区在政治、经济、金融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莫过于中国和日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全球中的政治地位非常重要;日本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十分重要;中国的香港和日本的东京则都是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因此,亚洲金融合作的主导者也非中日两国莫属;但是,就是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在经济基础以及实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例,目前日本大约是中国的5倍;如果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比,日本则是中国的40倍,即使经济相对并不发达的东盟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中国的2-5倍不等。通过欧盟货币一体化的经验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趋同或接近,乃是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起码条件。
    其次,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各不相同。亚洲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又有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政治体制国家。从经济发展的程度上看,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还有新兴市场国家。反观欧盟国家则基本不存在像亚洲国家这样大的差异。而政治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的趋同或接近,乃是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先决条件。
    再次,经济类型以及结构互不相同。综观亚洲国家,其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大致可以分为:日本是标准的工业制造型经济,东盟国家则多为出口加工型经济,中国则是多次产业并举型的经济。促成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结果互不相同的原因主要有历史的渊源、资源的贫富、国土的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并且将继续影响着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但是,实现经济结构以及发展模式的趋同或接近,乃是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还有,亚洲各国在经济体制以及政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亚洲整个地区看,既有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又有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还有进行经济转轨不久的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必然导致各个国家的金融开放程度的不同,由此导致各国所实行的经济、金融政策的不同。通过欧盟货币一体化的运作过程,则可以发现,经济和金融政策的趋同或接近,乃是确保实现货币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最后是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的差异。相对欧洲大陆国家而言,亚洲国家具有更古老、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民俗。历史与文化的悠久,虽然是一个民族的光荣与自豪;但是,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人们意识形态的更新与发展。众所周知,欧洲国家基本上都是高度民主的国家,同时又是公民意志影响很大的地区,加之德、法、英三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长期战争,而今能够摈弃前嫌,共同连手进行货币合作,而货币合作的结果就是放弃各自的本位货币,其包容之胸怀可想而知。与欧洲国家相比,亚洲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因此,如何评价历史、看待现在和展望未来,将是亚洲国家走向货币一体化的漫长过程中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欧元的成功诞生告诉我们,仅仅有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相同基础并不等于可以实现货币的一体化,人文因素决不可以小视,其主要是人们的观念与理念。
    且不论日本是否会引发新的金融危机,在经济、金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亚洲国家的金融合作也迫在眉睫。但是诸多的因素却制约着短期内金融合作却难以实现。从长期来看,亚洲国家建立类似于欧盟货币一体化那样的金融合作组织,从而建立并逐步完善金融危机预警与应对机制,为亚洲国家服务,进而达到抵御或削弱金融危机冲击的目的,维护亚洲国家的整体金融安全与各国的经济利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