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亚洲经济步入暗淡长夜 出口减少复苏艰难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30 08:38:00
    2001年,受美、日、欧等经济体同时降温以及国际对电子产品需求大幅减少的影响,出口占主要地位的亚洲经济开始急剧滑坡。而9·11恐怖袭击事件则使亚洲经济雪上加霜,一些国家开始陷入或滑向衰退,亚洲经济再次步入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暗淡的长夜。专家指出,随着美、欧等经济的复苏,加上亚洲各国政府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亚洲经济2002年下半年有望出现复苏,但此次复苏进程将更为缓慢。 
    亚洲经济惨遭重创 
    1997年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依靠强劲的出口增长及新经济的带动,逐步走出困境,开始复苏。然而,自去年下半年起,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全球股市的大幅下挫,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与此同时,世界电子产品市场也出现周期性萎缩,使过度依赖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亚洲国家经济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锐减,经济普遍下滑,一些国家已陷入衰退的深渊。 
    与上次经济危机的诱发因素不同的是,此次亚洲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大幅降温,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进一步影响。 
    今年年初以来,美国经济开始急剧降温,国内电子消费市场萎靡不振,与此同时,欧盟与日本经济增幅也不断下滑,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或滑向衰退。9·11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这种衰退的程度,导致世界贸易几乎陷于停滞状态。据世贸组织专家预计,今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2%骤降到2%。而长期以来,出口一直是推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美、日两国关系密切,对这两国的出口约占其出口总额的40%,其中对美出口约占25%。在一些国家的出口贸易中,电子产品所占比重高达60%。 
    受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需求减弱和世界贸易下降的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大幅下滑。今年以来,日元持续贬值也给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据统计,今年一到三季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增长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6%,台湾出口同比下降了18.5%。新加坡非石油类产品出口9月份比去年同期下跌30.7%,创单月跌幅最高记录,而韩国10月份出口总额也同比减少19.3%。此外,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在11月发表的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0.8%下滑至负5%,而东南亚新兴国家的出口则下降到负5.3%。 
    由于出口大幅减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普遍下滑。今年前三个季度,韩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2.5%,而中国台湾与新加坡则双双陷入衰退,新加坡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已下降到负5.6%。据亚洲开发银行近日预测,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从去年的7%下降至3.4%,几个新兴工业体的增长率将从去年的8.4%狂跌至0.1%,台湾和新加坡将分别为负2%与负3%。 
    同时,亚洲新兴国家与地区的自身问题也是亚洲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机后,尽管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但长期依赖外部投资、高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银行坏账呆账继续攀升,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内部需求严重不足。据统计,亚洲国家和地区银行坏账总额已高达2万亿美元,占亚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8%,其中泰国和马来西亚更是超过本国GDP的40%。专家指出,坏账的大幅上升迫使一些国家银行惜贷,并导致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而坏账引发的负面影响将持续多年,而且现阶段还未全面体现出来,否则将导致亚洲经济增幅下跌至少2%。 
    此外,去年下半年美国三大股市的全面急挫也使今年亚洲股市和汇市产生剧烈动荡。而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内部政治动荡及东南亚恐怖活动的兴起也加剧了该地区金融市场动荡的程度,导致股市狂跌,资产严重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规模从该地区撤出,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复苏有望但进程缓慢曲折 
    尽管亚洲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但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复苏,随着亚洲各国和地区政局的趋于稳定,各国政府采取的强有力货币和财政政策逐渐发挥作用,亚洲经济在2002年实现复苏还是有希望的,但复苏进程将是非常缓慢和曲折的,且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虽然此次亚洲经济减速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及1997年发生的那场金融危机,但这次经济衰退可能更持久,复苏也将更为困难。原因在于,造成今天问题的原因与1997年大不相同。当时,亚洲经历的是一场信心危机,导火线是投资者担心亚洲经济体的贸易赤字和高额负债。决策者有办法重聚人气、摆脱危机,如:重组外债,在财政上扶持银行体系,严格遵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而在这些措施背后,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吸纳了亚洲的出口产品。结果是,亚洲经济出现了V型复苏,许多经济体的反弹速度比下降速度快。 
    从目前看来,虽然美、欧等经济体明年中期以后有望开始反弹,但它的复苏本身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稳定因素。美国企业开支继续减少,失业率高升势头不减,消费者信心持续不足,经济刺激方案夭折。尽管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取得胜利,但美国的反恐战争远远没有结束,没有人敢预言恐怖分子不会再对美国发动袭击。此外,日本经济今年已陷入10年来的第三次衰退,而2002年还将继续衰退,目前日元的持续贬值又给亚洲经济复苏增添了更多的压力,并可能导致其他亚洲国家货币竞相贬值,引起新的金融动荡。因此,亚洲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在亚洲国家内部,银行呆坏账的增加将使各国金融改革更加艰难,各国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将使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继续减少。此外,一些国家政局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以及伊斯兰极端分子继续在该地区活跃,都将使该地区投资信心继续下挫。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国入世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筹建将为该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使过多依靠向美、日等出口的东南亚国家加大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区域间贸易的发展,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走出困境。 
    多数经济学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预计,亚洲经济将于明年中期左右开始复苏。IMF预测,今明两年亚洲经济增长率均为5.6%。 
    金融危机会不会再度爆发 
    今年以来,由于亚洲经济发展形势急剧恶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兑美元汇率已出现大幅下滑。而最近一个多月以来,由于日本经济持续恶化,加上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对日元贬值的默认,日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日前已跌破130:1大关,部分专家甚至预计,日元兑美元汇率将跌至140:1。日元贬值无疑给亚洲地区货币带来很大压力,本来该地区经济已经受美国经济衰退影响,出口大幅下滑,亚洲各国货币连锁贬值可能再度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再度爆发的传言四起。 
    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校首先,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随着投资率的大幅度下降等,经常项目收支转为赢余;其次,亚洲各国外汇储备额不断增加,而对外短期债务减少。比如,韩国1997年的对外短期外债额占外汇储备的714.6%,而目前已控制在40%以下。同时,上次危机发生后,许多国家已向浮动汇率过渡,增加了日元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而且区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缔结互惠信贷协议,金融结构得到进一步健全,从而减少了金融风险的发生。 
    然而部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日本政府再继续支持日元贬值,可能引发亚洲国家竞争性货币贬值,特别是如果人民币被迫贬值将引起地区性金融动荡,加剧该地区经济衰退程度,并可能进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再度爆发。(《中华工商时报》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