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欧盟经济:2001年现状与2002年前景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27 09:10:00
    欧盟经济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放慢,2001年以来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6%,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年初普遍预计的2.8%的增长速度。部分成员国如德国出现衰退。2000年的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以及疯牛病和口蹄疫接连爆发使物价水平高企,超过了欧央行规定的2%的警戒目标,欧元在跌宕起伏中走低。欧盟有自己的经济优势,首先,欧盟经济的一体化优势减缓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其次,欧元对欧盟经济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再次,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第四,通过增加失业补助金和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发挥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第五,欧盟的设备利用率仍处于90年代以来的平均水平以上。2002年,欧盟将主要依靠内需启动经济,并将先于美国3-6个月率先复苏,但力度微弱。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3%,失业率将上升到8%,物价回落到2%以内,汇率走高。2002年下半年经济会呈较强复苏势头,增长率可达到2.5%左右,2003年达到2.9%。 
  从2000年下半年起,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今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911事件")沉重打击了全球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下滑的步伐。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的欧盟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6%,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年初普遍预计的2.8%的增长速度。明年欧元区经济将率先出现缓慢复苏,经济增长率为1.3%,2003年恢复到3%左右。 
  一、 2001年欧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经济持续下降,部分成员国经济出现衰退 
  欧盟经济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放慢,今年以来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率一季度2.4%,二季度为1.7%,三季度为1.3%,第四季度为零增长。环比增长率一季度为0.5%,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0.1%,第四季度预计下降0.2%。由于相当于GDP总量0.6%的减税措施的实施,欧元区的消费相对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是2001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受信息产业过度投资和出口下降的影响,投资停滞不前。口蹄疫和疯牛病使农业减产,制造业从年中开始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 
  各成员国经济增长差异有所扩大,英国、法国等表现出色,但占欧元区经济总量约1/3的德国从第三季度起进入衰退,预计全年经济仅增长0.7%。 
  2、失业率基本稳定 
  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使就业增长率放慢,失业率下降缓慢。到今年9月份欧盟的失业率为7.6%,略低于年初7.9%的水平。由于第四季度经济将出现负增长,不少企业会出现倒闭和裁员,西门子、诺吉亚、阿尔卡特等著名大公司已纷纷裁员,西门子公司11月22日宣布减员1/6约1万人,从今年年底开始,失业人员将会增加。预计全年欧盟的就业将增加1.1%,失业率为7.7%,其中,欧元区的就业增长1.2%,失业率由上年的8.9%降至8.3%。爱尔兰、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奥地利的失业率在2-4%之间,丹麦、瑞典和英国在4-6%之间,但法国、芬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的失业率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13.1%,是欧盟成员国中最高的。 
  3、通货膨胀率攀升至高位后回落 
  2000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攀升,2000年9月份一度飙升到每桶38美元,达到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价位,石油的高价位一直维持到2000年12份初。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带来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给欧盟的价格稳定带来严重影响,疯牛病和口蹄疫的接连爆发也造成食品价格上升,年初以来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到5月份,欧元区的协调价格指数上升到8年来的最高点,达到3.4%,大大高于欧央行规定的2%的警戒目标。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和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从6月份开始,欧盟的通胀率开始回落,11份已降至2.1%,预计全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2.8%。但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的不包括石油和食品价格在内的核心通货膨胀率近两年来一直维持上升趋势,到10份达到2.5%的水平,首次高于协调价格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回落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4、欧元在跌宕起伏中走低 
  2000年秋,美、日和欧等主要国家联合干预欧元汇率后,欧元从2000年10月底1欧元兑0.83美元的历史最低点回升到2001年1月份的0.95美元/欧元。但资本不断从欧元区流向美国导致欧元一路下跌到7月份的0.84美元/欧元。此后,由于美国经济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能较快的复苏,欧元又略有升值,"911事件"后,欧元兑美元汇率曾上升到0.93美元/欧元,目前基本维持在0.89美元/欧元。 
  今年以来,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和经常项目状况等综合决定汇率水平的基本经济指标和美国相比明显对欧元有利,然而,欧元兑美元汇率却在跌宕起伏中走低,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欧元兑美元汇率没有持续回升。欧元汇率和欧元前景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2001年欧盟经济减慢的主要原因 
  欧盟经济增速放缓是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世界经济增长减慢,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对欧盟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比年初预期的大的多。 
  以2000年4月美国Nasdaq股票市场崩溃为标志的"新经济"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冲击带来的美国经济衰退,严重拖累了世界经济,并通过贸易、投资企业、信心效应以及金融市场传染等四个渠道影响欧盟的经济。 
  从贸易方面看,美国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占最重要的地位,其进口额占全球贸易的25%左右,欧元区对美的商品贸易出口占欧元区商品贸易出口总额的8.6%,占GDP的2.2%,但对美的服务贸易出口占欧元区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8%,占GDP的0.9%。美国经济衰退对欧元区出口的影响比仅考虑商品贸易出口要大的多。 
  美经济减缓也会影响在美国的欧洲企业的经营业绩。过去10年,美国经济的繁荣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欧洲企业在美国投资,1999年,欧洲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占美国利用外资总额2900亿美元的70%,在美国的欧元区企业销售额高达7420亿美元,占欧元区GDP的8.7%。美国经济的放慢无疑会减少欧洲公司在美国的经营利润,从而影响其国内母公司的业绩。 
  从金融市场看,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性,欧洲的股市一直随华尔街的波动而波动。从去年中到现在,美国的股市市值跌掉了36000亿美元,占美GDP的35%,欧元区的股市市值缩减了18000亿欧元,占欧元区GDP的29%。股市不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欧洲的投资和消费。 
  从信心传染渠道看,近几年,欧元区的信心指数的变动和美国信心指数的变动高度相关,只是在时间上滞后8个月左右。由于信心会严重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化,因此,信心传染渠道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新因素。 
  2、价格在高位上运行对欧盟经济大为不利 
  物价在高位上运行至少对欧盟经济带来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侵蚀了居民的购买力,导致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减低了私人消费的增长速度;二是迫使欧央行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抑制了投资的增长,同时,动摇了公众对欧央行维护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之间,欧央行始终面临着两难选择,导致欧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时出现犹豫、动摇和不同声音,使诞生不到3年的欧央行的决策能力受到市场的怀疑。欧央行在2000年连续7次加息共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从2000年10月到今年5月一直维持4.75%的利率水平,鉴于经济急速减慢和物价明显回落,欧央行才在5月10日和8月30日两次小幅降息各0.25个百分点。较大规模的降息是在"911事件"发生之后,欧央行分别于9月17日和11月8日两次降息共1个百分点,但由于利息对经济增长有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后两次降息对2001年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3、经济体制僵化的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限制了欧盟经济的增长潜力 
  2000年里斯本首脑会议后欧盟各国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采取了减税、放宽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在雇佣和解聘人员问题上给企业更大的自由等放松管制等经济自由化政策,加快了能源、电信、交通和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 
  但欧盟经济体制僵化的弊病不是一日可以化解的,欧元区国家较高的社会福利减少了人们工作的热情;强大的工会组织利用其"内部人"的权利,在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等各个层次上谈判达到一些有利于工人的集体协议,种类繁多的就业保护措施如: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临时工限制措施、法定最低工资和工作时间限制等抑制了企业雇佣工人的积极性;过多的管理规则和对某些产业的保护窒息了风险投资活动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同经济机构的估计表明,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潜力仅为2-2.5%,大大低于美国的3.5-4%的水平。由于投资者预期美国的投资收益将长期高于欧洲,因此近年来欧洲的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经济体制僵化不仅抑制了投资,也是欧元启动后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正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说:"欧洲的劳工市场僵化是美国投资收益高于欧洲的主要原因,欧洲国家为了保护就业,制定的法规使雇主很难解雇工人,而且解雇工人的代价很高。美国公司解雇工人的障碍则很少。在目前这个高技术世界里,这一差异的意义非常大,因为从新技术获得的收益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削减成本,主要是劳工成本。因此,对企业削减成本能力的法律限制会降低新技术的收益率,从而降低企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4、欧元在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前,不是一种真实货币,只是一个计帐符号,由此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对欧元疲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在欧盟,为防止洗钱等违法活动,银行要求客户在兑换数额较大的货币时登记身份,欧洲从事非法地下经济活动的不法分子,因担心兑换欧元时暴露非法所得和身份,赶在欧元流通前分批兑换成美元。欧洲的地下经济(主要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增加值相当于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左右,地下经济拥有的货币存量约占欧元区货币总量的14%左右,相当于500亿欧元。 
  其次,欧元区以外的国家主要是东欧和土耳其的居民,也持有相当于300亿欧元的欧元区成员国货币,他们不了解欧元是怎么运作的,为避免损失,他们把持有欧元区成员国货币兑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国际货币如美元等。 
  再次,欧元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也在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欧元区12个成员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高达3300亿欧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相互持有的成员国货币,欧元启动后,作为各国中央银行资产的其他成员国的货币储备已没有必要保留,须在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前调整储备资产结构,增加其他国家的货币储备。 
  此外,欧元现金流通初期,新旧货币更替是一项巨大工程,有大量工作要做,在运输、兑换、辨认、使用、旧货币处置、结算等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混乱,尽管中央银行和各国政府一再声称已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人们仍持怀疑态度。 
  三、2002年欧盟经济展望 
  1、欧盟将主要依靠内需启动经济 
  历史上,欧盟的经济周期往往滞后于美、加等英语国家,出口率先恢复是欧盟摆脱经济萧条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但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本轮世界经济萧条中,美国和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严重的衰退,相对而言,欧盟的经济状况好于美、日。因此,欧盟的出口不会有大的作为,经济复苏不可能由外需启动。 
  为此,针对"911事件"的突发和经济的减慢,欧盟和各成员国采取了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首先,2001年的四次降息,货币政策趋于宽松,而且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欧盟的物价水平不断走低,欧盟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其次,尽?quot;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成员国的财政赤字限定了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目标,使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力,但欧元区正通过包括增加失业补助金和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发挥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欧盟委员会和欧央行也放宽了年初规定的各成员国的预算限制。再次,各国的减税措施将会继续发挥作用,物价水平的下降会使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增加。 
  2、欧盟经济将先于美国出现复苏,但力度微弱 
  "911事件"之前,普遍预期欧元区的经济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处于低谷。"911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大大降低了社会的需求能力。今年10月和11月,欧元区的消费指数大幅度下降,经济信心指数下降到100以下,经济信心指数低于100就意味着经济会出现负增长,这无疑会增加失业,影响明年消费的增长。 
  欧盟也有自己的经济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使欧盟躲过经济衰退,并且有可能率先出现复苏。首先,欧盟经济的一体化优势减缓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欧盟内部市场发达、透明,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欧盟内部贸易活跃。目前,欧盟内部贸易已占其贸易总额的80%,内部市场的需求越大,受外部经济不利因素的冲击就越小。其次,欧元对欧盟经济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欧元的启动使欧元区颇受其益,它像一道盾牌,维护着汇率的稳定,保护着欧元区的经济。特别是欧盟对财政赤字和通胀率等方面设立的趋同标准,带动了经济良性发展。如果没有欧元,一些成员国将难以躲过2000年油价飞涨和"911事件"的难关,出现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再次,目前,欧盟的设备利用率仍处于90年代以来的平均水平以上,而美国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过度投资,目前的设备利用率在75%左右,低于平均81%的水平,这表明欧盟的投资将先于美国恢复增长,从而带动欧盟经济率先复苏。预计欧盟的经济将在2002年的上半年止跌回升,领先美国3-6个月出现复苏,但力度微弱。下半年经济会呈较强的此帐仆罚迷龀ぢ士纱锏?.5%左右,2002年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3%,2003年达到2.9%。由于经济增长率速度减慢,就业形势趋于恶化,2002年,欧盟的失业率将上升到8%,其中欧元区的失业率达到8.6%,物价水平回落到2%以内。 3、欧元汇率会在跌宕起伏中走高 2002年年初,欧元现金将正式流通,欧元真实货币将大大提升欧元的形象和地位,欧元过度期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将不复存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们由于其经济活动和欧元区的密切关联会把美元串换成欧元,国际市场对欧元的需求会上升,从而推高欧元汇率。欧元区的经济走势好于美、日也会有利于欧元升值。2002年欧元流通后,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有可能会维持在1欧元兑换1美元左右,接近其购买力评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