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GDP增长没有注水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24 18:52:00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靠的是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不是虚假数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今天在长安论坛上说。
对于中国连年高于7%的GDP增长数据,一直有人持怀疑态度。邱晓华说,不久前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分析师史蒂芬·罗奇曾经专门找他,探讨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在罗奇看来,中国的统计有些让人看不懂,还有的来源不清。邱晓华说,我介绍了中国的统计方法,最终使罗奇相信中国的统计数字是可信的。
“类似的疑问在两年前也曾出现过。”邱晓华说,不过当时世界银行认为,我们是低估了数字,因而每次他们都将数字调高。但当他们了解了我们的统计方法后,已经开始原版采用我们的数据了。世界银行还专门写了一个报告,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在目前的技术环境和体制下基本可靠。邱晓华承认,个别地区确有数字造假现象,但他强调:“任何一个对中国的统计方法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因为个别地区的虚假而否定整体数据的真实。”
在对数字真实进行澄清后,邱晓华公布了他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他说:“虽然具体统计数字尚未出来,但今年中国GDP超过9万亿元是没有问题的,GDP增长率将稳超7%。”应该说这与不久前罗奇的7%至8%的经济增长预测是基本一致的。
不过,国际经济界对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忧虑。罗奇说:“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出口增长的数字将跌至负数。鉴于美国消费市场明显受到‘9·11事件’的冲击而急跌,我们实难想像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加上人民币汇率偏高,中国物价仍然存在下调风险,显示通货紧缩可能再度发生。”
罗奇分析说,通货紧缩风险愈大,国内消费者将愈可能延迟消费。目前中国的消费需求仍保持平稳,不过,假使通货紧缩风险增加,消费动力将迅速消失。因此,世界银行已将2001年至2002年中国的GDP增长预测,调低到7%至8%范围的下限。
对此,邱晓华认为,尽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中国GDP增长率明年仍将达7%以上。他指出,虽然出口会下降,但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却在增强,再加上国内内需的拉动,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将被减弱。他说:“物价的降低并不一定就是紧缩的开始,在目前看来,中国的社会需求与增长的速度是比较适当的。但对于低物价必须予以关注。”
在邱晓华看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增长有些时候并不同步。他说,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而中国经济则迅速发展;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增长加速,而中国经济则进入调整阶段。因此,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可能的。
邱晓华认为,中国运用政策杠杆刺激经济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包括发国债、降息、减税、加薪以及动用一定的外汇储备、减轻农民负担、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等。尤其是包括7.2万亿元人民币储蓄、811亿美元储蓄以及1万多亿元现金在内的,总额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老百姓的金融资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 (《中国青年报》潘圆 谢湘)
对于中国连年高于7%的GDP增长数据,一直有人持怀疑态度。邱晓华说,不久前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分析师史蒂芬·罗奇曾经专门找他,探讨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在罗奇看来,中国的统计有些让人看不懂,还有的来源不清。邱晓华说,我介绍了中国的统计方法,最终使罗奇相信中国的统计数字是可信的。
“类似的疑问在两年前也曾出现过。”邱晓华说,不过当时世界银行认为,我们是低估了数字,因而每次他们都将数字调高。但当他们了解了我们的统计方法后,已经开始原版采用我们的数据了。世界银行还专门写了一个报告,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在目前的技术环境和体制下基本可靠。邱晓华承认,个别地区确有数字造假现象,但他强调:“任何一个对中国的统计方法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因为个别地区的虚假而否定整体数据的真实。”
在对数字真实进行澄清后,邱晓华公布了他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他说:“虽然具体统计数字尚未出来,但今年中国GDP超过9万亿元是没有问题的,GDP增长率将稳超7%。”应该说这与不久前罗奇的7%至8%的经济增长预测是基本一致的。
不过,国际经济界对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忧虑。罗奇说:“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出口增长的数字将跌至负数。鉴于美国消费市场明显受到‘9·11事件’的冲击而急跌,我们实难想像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加上人民币汇率偏高,中国物价仍然存在下调风险,显示通货紧缩可能再度发生。”
罗奇分析说,通货紧缩风险愈大,国内消费者将愈可能延迟消费。目前中国的消费需求仍保持平稳,不过,假使通货紧缩风险增加,消费动力将迅速消失。因此,世界银行已将2001年至2002年中国的GDP增长预测,调低到7%至8%范围的下限。
对此,邱晓华认为,尽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中国GDP增长率明年仍将达7%以上。他指出,虽然出口会下降,但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却在增强,再加上国内内需的拉动,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将被减弱。他说:“物价的降低并不一定就是紧缩的开始,在目前看来,中国的社会需求与增长的速度是比较适当的。但对于低物价必须予以关注。”
在邱晓华看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增长有些时候并不同步。他说,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而中国经济则迅速发展;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增长加速,而中国经济则进入调整阶段。因此,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可能的。
邱晓华认为,中国运用政策杠杆刺激经济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包括发国债、降息、减税、加薪以及动用一定的外汇储备、减轻农民负担、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等。尤其是包括7.2万亿元人民币储蓄、811亿美元储蓄以及1万多亿元现金在内的,总额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老百姓的金融资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 (《中国青年报》潘圆 谢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