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印尼:经济复苏之路漫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14 08:52:00
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近日向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协商会议报告百天工作情况时坦率承认,国家经济仍然困难。她同时指出,国家经济复苏没有捷径,要靠大家的努力和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梅加瓦蒂在报告中是这样描绘国家经济现状的:印尼已经成为一个人均低收入的国家,失业人数相当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生产潜力实际上已经不能运转,如果粮食再出现问题,印尼将面临更加糟糕的局面。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印尼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人们普遍估计,印尼经济今年确定的3.5%的经济增长率肯定是无法实现了,有的机构估计最多只能达到3%多一点。对于国家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一些研究机构也持悲观态度,认为经济增长可能在3%左右。 
  印尼出口首当其冲,遭受了严重打击。美国是印尼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印尼整个出口量的17.5%。其次是日本,占16.05%。西方经济萧条对印尼纺织、纸张和纸浆、轮胎、塑料、天然橡胶和化工行业带来巨大损失。国家出口发展机构估计,印尼今年非油气产品出口最多只能达到450亿美元,低于去年的477亿美元。 
  纺织行业是印尼非油气产品的主要外汇来源。从1990年开始每年的出口总值平均达到70亿美元。这个行业还吸收了120万名员工,大约有200万到300万人靠这个行业过活。印尼纺织协会主席利利说,明年印尼纺织产品出口下降幅度估计在40%到60%之间。 
  印尼鞋类行业也面临严重问题。这个行业有40%的产品销往美国,去年整个行业出口总值达到17亿美元。鞋类协会主席安通说,印尼厂家迄今还没有收到明年1月和2月的订货,明年出口量估计将减少10%到20%。目前这个行业吸收50万名员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员工面临失业。 
  旅游业是印尼一个创汇大户,今年确定的目标是吸引540万名外国游客。但是,9月以后估计有130万名游客取消旅行计划,损失金额达到11亿美元。 
  这个千岛之国的经济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梅加瓦蒂在报告中指出,印尼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这些问题是多年来积累起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家需要有耐心、努力工作和敢于作出困难的决定。为了摆脱危机,大家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些代价包括日趋增加的债务,因政府取消补贴而导致的燃油等消费品价格上涨,等等。 
  债务已经成为政府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 
  1996年,政府和私人债务加在一起有1100亿美元,到了2000年就增加到1416亿美元。今年国家预算收入的1/3都得拿来还债。 
  政治和安全局势的不稳定使国外投资者望而却步。他们不仅不敢继续在印尼投资,而且还把企业转移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或墨尔本。印尼中央银行副行长安瓦尔透露,从1997年到2001年期间,国外投资者从印尼抽走的资本达到400亿美元,平均每年有100亿美元。 
  面对着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政府的财务结构严重恶化,天天只能在赤字与债务的圈子里打滚,对改革银行体系和重振经济几乎失去了方向。现在,印尼始终处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日美等债权国的控制之下,很难摆脱国际财团的紧箍咒。 
  如何解决经济困难,政府现在还没有拿出一整套有效的办法。但是,各界人士已经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和建议,帮助政府拿主意。 
  印尼经济咨询机构最近在年度报告中建议政府要扩大内需。这个机构说,印尼有2亿多人口,市场不小。在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增长。 
  一些人士则认为要打“东盟牌”。印尼是东盟重要成员,同东盟各个邻国开展经济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许多发达国家市场亮起黄灯的情况下,印尼应当积极展开攻势。一些迹象表明,印尼政府已经有所动作,最近相继同泰国和菲律宾签署了贸易协议,改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印尼和马来西则准备在促进棕榈油、天然橡胶、胶合板和可可等产品出口方面采取共同行动。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这三个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同意通过减少产量来抬高国际市场价格。 
  有些舆论希望印尼政府学习中国的经验。他们指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严重冲击了东亚各个国家,只有中国例外。中国是靠自救方式成功地抵挡了这场风暴的。中国金融机构不像印尼等国家那样存在大量坏帐。中国现在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印尼国际研究战略中心经济专家庞格斯图要求政府好好研究中国的市场情况,并制订有效的策略。他们在总结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经验时指出,根本原因是中国有一个稳定的政府,有明确的法律和条例,政府还有同贪污腐化作斗争的决心。 
  印尼金融界人士估计,印尼可能要花10年时间才能真正走上经济复苏的道路。《雅加达邮报》在评论中说,现在是政府修补经济的最后机会了。如果政府还不能够把经济状况稳定下来,政府就将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饱受折磨的人民不仅将完全失去对政府的信任,而且也将失去对法制和民主化进程的信任。《国际日报》强调,克服当前挑战的唯一办法是重新调整国家经济战略和方针,逐步减少对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全面依赖,减少借债过日,改为“自力更生、改革国企、面向中国、多向发展”的战略。(辛华) (中国贸易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