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留在20世纪的遗憾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23 19:38:00
20世纪末,在一次工商座谈会上,大将风度的段永基,在回首四通往事时,哭了,许多人跟着流泪,为他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陪同段永基流泪的还有沈阳飞龙公司总裁姜伟,姜伟说:“民营企业家怎么都那么容易流泪。”
眼下,姜伟正经历着令人难熬的时光。
无论怎么讲,用泪水诉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显然不够。最终,中国企业已将20世纪的辉煌带进21世纪,那些曾经被我们崇尚和难忘的一切,有的会成为永远的过去,有的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启示和经验。
第一大遗憾:中国民营企业家难以摆脱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怪圈
史玉柱做梦也没有想到,1997年1月12日,会成为巨人跌倒的“黑色”之日。
中国民营企业一直等待着巨人的崛起,等待着这个象征民营企业精神性的企业崛起。这个以4000元借款起家的“书生老板”,创业时正赶上中国第三次下海浪潮。他选择了一条与中关村老板完全不同的路,靠着技术和市场,他迅速摆脱了小本经营并滚雪球式地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创出年均500%的增长奇迹。他成为了“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和“中国十大富豪之一”,但这些荣誉对史玉柱来说远远不够,他要成为“东方的巨人”和IBM。
他是带着英雄的豪气使巨人迈向多元化的,尽管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巨人内部管理隐患重重,超极限的运作“必然伤痕累累”,但史玉柱无法从理性的角度阻挡自己的万丈雄心。巨人大厦从18层涨到70层,投资从2亿涨到12亿,以小搏大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座永远只能浮出地面的建筑物,在吸干了巨人所有的资本和史玉柱的豪情后,没有成为珠海标志性的建筑物,反倒成为了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英雄财富梦想的祭坛。
巨人萎缩了。在悲剧的色彩中,史玉柱含泪远离了那些辉煌的一切,静静研读《毛泽东选集》,痛定思痛自己的几大失误:缺乏科学的决策性,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没有把主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然而,思痛失误除了证实自己的感觉之外,是无法挽救崩溃和流失的财富的。巨人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巨大的遗憾。
直到2001年,人们才获知,史玉柱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在上海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被社会无限扩张的话题,也是一种现实的诱惑与梦想的陷阱。深圳一位民营企业家曾就巨人的重挫告诉我,刚刚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往往埋怨中国企业缺少企业英雄,成为英雄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理想模式。英雄主义是孤独和孤立的,必然导致超现实的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反过来又会给决策者带来悲剧。中国企业家的缺陷,不能从道德上分析,而应当从性格的完整性上分析。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许多民营企业是随老板的性格存在的。
企业家真正的竞争实际上是自我完善的竞争,而不是自我神化、自我陶醉、自我封闭。太阳神集团内部许多高层人士说:他们的董事长骆辉是个绝对的决策独裁者,别人任何说服他的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哪怕你有充分的理由与论据,在骆辉顽强的性格面前,都会落花流水。
骆辉没有超越自己的英雄色彩,太阳神也就没有升起来。
三株是另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延伸。这么多年来,中国民企为什么一直生长在“长不大”和“短命”的阴影中,因为中国民企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就过早地成了“拔苗助长”的巨人和超人。
企业创造财富的本身是为了创造更大的财富,财富反过来是为了缔造个人英雄主义吗﹖在中国民企漫长的反省中,这种悖论,仍旧幽灵般飘荡在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周围。在成功者与失败者的真空地带,我们真的不想看到一个又一个民营企业在经历了满目疮痍的沧桑之后,得到的却是一种悲壮的结论。
第二大遗憾:中国企业家难以把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截然分开
中国社会,极其缺少财富的英雄和企业英雄。为什么我们更多的企业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是覆水难收就是“望断天涯路”﹖不是承受不住成功就是难以抵抗失败﹖由此,我们可能归究出许许多多原因,但有一个重要的失误不可忽视——企业家性格的失误,自己崇拜自己,从而导致现实与理想的遥遥相望。
广东省一位企业家说:综观许多失误的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真正的悲剧,不是缺少资金,不是缺少人才,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决策者对自己明白无误的判定。我们可以抓住一个好项目,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创尽世人皆知的辉煌和荣誉,但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根本性的东西,那就是如何把企业平安地、坚强地带到未来﹖
在三株的悲剧发生后,吴炳新开始理性地总结出了十五大失误。在十五大失误中,吴炳新却忽视了一个重要而富有共性的失误:那就是对荣誉和财富过于直截了当的索取,对企业质量缺乏严密监督和操作的机制。每个企业家都难以走出个人命运的轨道,但企业的命运必须要同个人的命运泾渭分明。
张瑞敏是创造财富和荣誉的另类。他一直用平静将自己的个人感觉与海尔的发展保持一定距离。他几乎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他告诉记者:别看海尔现在发展到这么大,但我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目前为止,海尔没有出现决策上的失误,这是海尔顺利发展的关键。战舰一大,如果一招不慎,一个决策不对,很可能造成全军覆没,所以我每天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谨慎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强者“胜”,这个“胜”,就是首先要战胜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小心得近乎保守的张瑞敏,却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身上闪烁着企业英雄的光彩。
第三大遗憾:中国企业家缺少战胜自己的理性和对世界500强认识的理性
这几年,爱多总裁胡志标真真切切地感到寒冷。曾经浓密地罩在他身上的一切光环都黯淡了。
中国企业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由企业创造万种神话、万种奇迹的时代。社会常常为这个时代的神话和奇迹感动,当然,更感动的是企业本身和企业家本人。许多企业是在梦想中生长起来的,许多企业也是在梦想中走向幻灭的。
胡志标对爱多有两个壮丽的梦想:第一,希望有一天,爱多能与可口可乐、松下等名字一样,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爱多要进入世界500强。在爱多飞速发展的时候,没有人提醒胡志标:你的愿望是多么地难以实现啊胡志标更没有警示自己:我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500强的底线是100亿美元,爱多做梦的时候,销售额刚刚1亿美元。两个壮丽的梦想很快被爱多爆发的危机埋葬。广告停播、财务吃紧、股东反目、信誉危机……
1999年上海“世界500强财富论坛”大会,爱多被邀请。曾经壮怀激烈的胡志标是否用心丈量过: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创下的1亿美元与世界500强底线100亿美元的那段距离,有多么遥远﹖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爱多的失误,大部分是基本功的失误。基本功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顾问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宁新宇博士认为:爱多相信宣传,胡志标说企业全靠传媒。传媒叫好,不一定客户叫好,媒体的导向作用是“双刃剑”。
胡志标战胜了许多东西建立了爱多集团,惟独没有同自己的决策抗战,他太相信自己了。
近期,闭门思过数年的飞龙总裁姜伟,刚刚复出又陷入窘境,为一粒蓝色的小药丸。姜伟在反省20大失误之外,似乎并未安于理性地创业,在他惨痛的20大失误之后,又加上了侥幸与自作聪明,“延生护宝胶囊”毕竟不是“伟哥开泰”,市场游戏规则更不是一场赌注。
在接受《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时,疲惫不堪的姜伟连续几声:“力不从心、力不从心。东边做了西边漏,西边做了东边漏……”,那时,满脸思想者神态的姜伟向新闻界披露:“当初飞龙提出休整,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我这样做是为了控制飞龙快速膨胀的一切,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飞龙可以说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交了昂贵的‘学费’,有人问飞龙还能不能飞,我清楚,必须调整完了才能飞,三年休整,飞龙‘过五关斩六将’,应当东山再起了。”
大将风度的姜伟最终没有抗争过自己的投机心理,他的失误是注定的。在他看来,阻碍他走向飞龙复兴的主要障碍只是政府的一纸公文,而非其他因素。其实,是他自己挡了自己的路。在他同自己千万次的抗争之后,他完成了一个思想家而非企业家的反省过程,他制造了自己的磨难和沧桑。
四通董事长段永基和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沉浮商海十多年中,为企业和个人设定了无数个目标、无数条后路,明智地摆脱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观色彩,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树立了希望的模式,也找到了一种可以演绎的独立行为的方式。尽管这实际是另一种梦想——民营企业如何长大、如何创造财富的梦想。但他们毕竟学会了战胜自我感觉。他们靠着企业的行为,完成了一个个的历史使命,他们实现了个人的目标。他们和姜伟都是思想者。思想的结果不同,就是他们找到了同自我抗争的真谛。这种真谛,是一种自我约束和默契。
企业的衰荣常常只有一步之遥。
进入世界500强,是中国企业家梦想的图腾。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企业家的梦想,进入500强就是进入了财富的圣殿。企业家可以忽视梦想的一切,却惟独不能忽视现实的一切。
直到现在,中国的企业界只能站在梦想的土地上崇尚500强。
让企业进入500强,也是中国等待已久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有了“五鹤齐飞”的“东联石化集团”,也因为这个梦想有了海尔、长虹、北大方正、宝钢、华山制药、江南造船6家企业成为冲刺500强的先头部队。然而,中国无法乐观。据官方研究报告表明:我国500家大企业销售额总和不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销售额。这份报告无疑拉长了中国企业进入500强的战线。
一位经济学家有些忧郁地同记者探讨:假若海尔、宝钢进入500强还有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些企业还会那么辉煌地存在吗﹖我无法走出中国企业短命的宿命。
第四大遗憾:中国企业家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和极大的民族狭隘心理和不宽容
山东秦池酒厂,是由地方政府一手推举的两届“标王”,这是一场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巨大赌注,结果,两败俱伤。
1998年3月,经营厂长姬长孔卸任之前,给危机四伏的秦池留下了一句话:秦池是个瘸子。而社会更愿意视秦池为“怪胎”,是属于中国的典型案例。中国不少企业都是瘸子。
在一连串的中国企业,特别是知名的民营企业倒下之后,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安抚受伤的心”。但一个严酷的现实是:世界强手不相信中国企业家的眼泪。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我们共舞的狼越来越多,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
面对世界,我们越来越感到我们存在的人格缺陷和软弱,还有极大的民族狭隘心理和不宽容。由此,世界的强手更能乘虚而入。
1996年3月,长虹一夜间挑起了彩电业的价格大战,所有规格彩电平均每台降价8%~18%。1997年初,广东高路华接过长虹降价大旗,展开更大幅度的降价策略。1999年4月,长虹再次挑起价格大战,接着,创维老总黄宏生宣布:创维在全球范围降价18%。同室操戈,打着“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长虹举起降价大旗,宗旨是为了“攘外必先安内”。然而几年后的一份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表表明:松下彩电市场占有率12.62%,长虹21.72%;品牌认同率松下40%,长虹为35%。这一切无疑表明,长虹通过价格大战挤占的是兄弟企业的份额,根本未伤及国外企业,甚至为国外企业抢占中国市场铺平道路扫除障碍,这是一种无以诉说的悲哀。
假若有一天,我们不再莫名其妙地迷恋500强和许多的梦想,不再轻易地被我们的失误打得一蹶不振,不再孤独地陶醉在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中,不再陶醉在短暂的辉煌里,那么,我们也不会轻易地掉眼泪——但中国企业离那个坚强的信心还有多远﹖
至少现在,在中国企业羽毛未丰的时候,世界强手是不会相信中国企业家的眼泪的,他们将会以百倍的实力和攻势,在我们周围,构筑起更多的实力联盟,这是中国企业留在20世纪的遗憾。如果我们战胜不了自己,也就更加无法战胜别人,这也是21世纪,顽强地矗立在中国企业家面前的堡垒。(来源:《中国经营报》10月23日/)
眼下,姜伟正经历着令人难熬的时光。
无论怎么讲,用泪水诉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显然不够。最终,中国企业已将20世纪的辉煌带进21世纪,那些曾经被我们崇尚和难忘的一切,有的会成为永远的过去,有的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启示和经验。
第一大遗憾:中国民营企业家难以摆脱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怪圈
史玉柱做梦也没有想到,1997年1月12日,会成为巨人跌倒的“黑色”之日。
中国民营企业一直等待着巨人的崛起,等待着这个象征民营企业精神性的企业崛起。这个以4000元借款起家的“书生老板”,创业时正赶上中国第三次下海浪潮。他选择了一条与中关村老板完全不同的路,靠着技术和市场,他迅速摆脱了小本经营并滚雪球式地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创出年均500%的增长奇迹。他成为了“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和“中国十大富豪之一”,但这些荣誉对史玉柱来说远远不够,他要成为“东方的巨人”和IBM。
他是带着英雄的豪气使巨人迈向多元化的,尽管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巨人内部管理隐患重重,超极限的运作“必然伤痕累累”,但史玉柱无法从理性的角度阻挡自己的万丈雄心。巨人大厦从18层涨到70层,投资从2亿涨到12亿,以小搏大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座永远只能浮出地面的建筑物,在吸干了巨人所有的资本和史玉柱的豪情后,没有成为珠海标志性的建筑物,反倒成为了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英雄财富梦想的祭坛。
巨人萎缩了。在悲剧的色彩中,史玉柱含泪远离了那些辉煌的一切,静静研读《毛泽东选集》,痛定思痛自己的几大失误:缺乏科学的决策性,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没有把主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然而,思痛失误除了证实自己的感觉之外,是无法挽救崩溃和流失的财富的。巨人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巨大的遗憾。
直到2001年,人们才获知,史玉柱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在上海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被社会无限扩张的话题,也是一种现实的诱惑与梦想的陷阱。深圳一位民营企业家曾就巨人的重挫告诉我,刚刚有成就的民营企业家往往埋怨中国企业缺少企业英雄,成为英雄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理想模式。英雄主义是孤独和孤立的,必然导致超现实的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反过来又会给决策者带来悲剧。中国企业家的缺陷,不能从道德上分析,而应当从性格的完整性上分析。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许多民营企业是随老板的性格存在的。
企业家真正的竞争实际上是自我完善的竞争,而不是自我神化、自我陶醉、自我封闭。太阳神集团内部许多高层人士说:他们的董事长骆辉是个绝对的决策独裁者,别人任何说服他的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哪怕你有充分的理由与论据,在骆辉顽强的性格面前,都会落花流水。
骆辉没有超越自己的英雄色彩,太阳神也就没有升起来。
三株是另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延伸。这么多年来,中国民企为什么一直生长在“长不大”和“短命”的阴影中,因为中国民企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就过早地成了“拔苗助长”的巨人和超人。
企业创造财富的本身是为了创造更大的财富,财富反过来是为了缔造个人英雄主义吗﹖在中国民企漫长的反省中,这种悖论,仍旧幽灵般飘荡在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周围。在成功者与失败者的真空地带,我们真的不想看到一个又一个民营企业在经历了满目疮痍的沧桑之后,得到的却是一种悲壮的结论。
第二大遗憾:中国企业家难以把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截然分开
中国社会,极其缺少财富的英雄和企业英雄。为什么我们更多的企业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是覆水难收就是“望断天涯路”﹖不是承受不住成功就是难以抵抗失败﹖由此,我们可能归究出许许多多原因,但有一个重要的失误不可忽视——企业家性格的失误,自己崇拜自己,从而导致现实与理想的遥遥相望。
广东省一位企业家说:综观许多失误的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真正的悲剧,不是缺少资金,不是缺少人才,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决策者对自己明白无误的判定。我们可以抓住一个好项目,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创尽世人皆知的辉煌和荣誉,但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根本性的东西,那就是如何把企业平安地、坚强地带到未来﹖
在三株的悲剧发生后,吴炳新开始理性地总结出了十五大失误。在十五大失误中,吴炳新却忽视了一个重要而富有共性的失误:那就是对荣誉和财富过于直截了当的索取,对企业质量缺乏严密监督和操作的机制。每个企业家都难以走出个人命运的轨道,但企业的命运必须要同个人的命运泾渭分明。
张瑞敏是创造财富和荣誉的另类。他一直用平静将自己的个人感觉与海尔的发展保持一定距离。他几乎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他告诉记者:别看海尔现在发展到这么大,但我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目前为止,海尔没有出现决策上的失误,这是海尔顺利发展的关键。战舰一大,如果一招不慎,一个决策不对,很可能造成全军覆没,所以我每天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谨慎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强者“胜”,这个“胜”,就是首先要战胜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小心得近乎保守的张瑞敏,却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身上闪烁着企业英雄的光彩。
第三大遗憾:中国企业家缺少战胜自己的理性和对世界500强认识的理性
这几年,爱多总裁胡志标真真切切地感到寒冷。曾经浓密地罩在他身上的一切光环都黯淡了。
中国企业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由企业创造万种神话、万种奇迹的时代。社会常常为这个时代的神话和奇迹感动,当然,更感动的是企业本身和企业家本人。许多企业是在梦想中生长起来的,许多企业也是在梦想中走向幻灭的。
胡志标对爱多有两个壮丽的梦想:第一,希望有一天,爱多能与可口可乐、松下等名字一样,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爱多要进入世界500强。在爱多飞速发展的时候,没有人提醒胡志标:你的愿望是多么地难以实现啊胡志标更没有警示自己:我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500强的底线是100亿美元,爱多做梦的时候,销售额刚刚1亿美元。两个壮丽的梦想很快被爱多爆发的危机埋葬。广告停播、财务吃紧、股东反目、信誉危机……
1999年上海“世界500强财富论坛”大会,爱多被邀请。曾经壮怀激烈的胡志标是否用心丈量过: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创下的1亿美元与世界500强底线100亿美元的那段距离,有多么遥远﹖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爱多的失误,大部分是基本功的失误。基本功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顾问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宁新宇博士认为:爱多相信宣传,胡志标说企业全靠传媒。传媒叫好,不一定客户叫好,媒体的导向作用是“双刃剑”。
胡志标战胜了许多东西建立了爱多集团,惟独没有同自己的决策抗战,他太相信自己了。
近期,闭门思过数年的飞龙总裁姜伟,刚刚复出又陷入窘境,为一粒蓝色的小药丸。姜伟在反省20大失误之外,似乎并未安于理性地创业,在他惨痛的20大失误之后,又加上了侥幸与自作聪明,“延生护宝胶囊”毕竟不是“伟哥开泰”,市场游戏规则更不是一场赌注。
在接受《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时,疲惫不堪的姜伟连续几声:“力不从心、力不从心。东边做了西边漏,西边做了东边漏……”,那时,满脸思想者神态的姜伟向新闻界披露:“当初飞龙提出休整,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我这样做是为了控制飞龙快速膨胀的一切,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飞龙可以说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交了昂贵的‘学费’,有人问飞龙还能不能飞,我清楚,必须调整完了才能飞,三年休整,飞龙‘过五关斩六将’,应当东山再起了。”
大将风度的姜伟最终没有抗争过自己的投机心理,他的失误是注定的。在他看来,阻碍他走向飞龙复兴的主要障碍只是政府的一纸公文,而非其他因素。其实,是他自己挡了自己的路。在他同自己千万次的抗争之后,他完成了一个思想家而非企业家的反省过程,他制造了自己的磨难和沧桑。
四通董事长段永基和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沉浮商海十多年中,为企业和个人设定了无数个目标、无数条后路,明智地摆脱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观色彩,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树立了希望的模式,也找到了一种可以演绎的独立行为的方式。尽管这实际是另一种梦想——民营企业如何长大、如何创造财富的梦想。但他们毕竟学会了战胜自我感觉。他们靠着企业的行为,完成了一个个的历史使命,他们实现了个人的目标。他们和姜伟都是思想者。思想的结果不同,就是他们找到了同自我抗争的真谛。这种真谛,是一种自我约束和默契。
企业的衰荣常常只有一步之遥。
进入世界500强,是中国企业家梦想的图腾。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企业家的梦想,进入500强就是进入了财富的圣殿。企业家可以忽视梦想的一切,却惟独不能忽视现实的一切。
直到现在,中国的企业界只能站在梦想的土地上崇尚500强。
让企业进入500强,也是中国等待已久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有了“五鹤齐飞”的“东联石化集团”,也因为这个梦想有了海尔、长虹、北大方正、宝钢、华山制药、江南造船6家企业成为冲刺500强的先头部队。然而,中国无法乐观。据官方研究报告表明:我国500家大企业销售额总和不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销售额。这份报告无疑拉长了中国企业进入500强的战线。
一位经济学家有些忧郁地同记者探讨:假若海尔、宝钢进入500强还有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些企业还会那么辉煌地存在吗﹖我无法走出中国企业短命的宿命。
第四大遗憾:中国企业家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和极大的民族狭隘心理和不宽容
山东秦池酒厂,是由地方政府一手推举的两届“标王”,这是一场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巨大赌注,结果,两败俱伤。
1998年3月,经营厂长姬长孔卸任之前,给危机四伏的秦池留下了一句话:秦池是个瘸子。而社会更愿意视秦池为“怪胎”,是属于中国的典型案例。中国不少企业都是瘸子。
在一连串的中国企业,特别是知名的民营企业倒下之后,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安抚受伤的心”。但一个严酷的现实是:世界强手不相信中国企业家的眼泪。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我们共舞的狼越来越多,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
面对世界,我们越来越感到我们存在的人格缺陷和软弱,还有极大的民族狭隘心理和不宽容。由此,世界的强手更能乘虚而入。
1996年3月,长虹一夜间挑起了彩电业的价格大战,所有规格彩电平均每台降价8%~18%。1997年初,广东高路华接过长虹降价大旗,展开更大幅度的降价策略。1999年4月,长虹再次挑起价格大战,接着,创维老总黄宏生宣布:创维在全球范围降价18%。同室操戈,打着“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长虹举起降价大旗,宗旨是为了“攘外必先安内”。然而几年后的一份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表表明:松下彩电市场占有率12.62%,长虹21.72%;品牌认同率松下40%,长虹为35%。这一切无疑表明,长虹通过价格大战挤占的是兄弟企业的份额,根本未伤及国外企业,甚至为国外企业抢占中国市场铺平道路扫除障碍,这是一种无以诉说的悲哀。
假若有一天,我们不再莫名其妙地迷恋500强和许多的梦想,不再轻易地被我们的失误打得一蹶不振,不再孤独地陶醉在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中,不再陶醉在短暂的辉煌里,那么,我们也不会轻易地掉眼泪——但中国企业离那个坚强的信心还有多远﹖
至少现在,在中国企业羽毛未丰的时候,世界强手是不会相信中国企业家的眼泪的,他们将会以百倍的实力和攻势,在我们周围,构筑起更多的实力联盟,这是中国企业留在20世纪的遗憾。如果我们战胜不了自己,也就更加无法战胜别人,这也是21世纪,顽强地矗立在中国企业家面前的堡垒。(来源:《中国经营报》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