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复苏:从量变到质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08 11:41:00
广东是国内期货业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就诞生在深圳,几年来经历了高峰与低谷,南粤大地的期货业现状如何,为此,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广州代表处的大力支持下,记者日前对广东期货市场作了为期一周的调查采访。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深圳、南海等地的十余家期货经纪公司和一些投资机构、个人,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中国期货业的复苏不再是些许迹象而是实实在在的好转,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量变而是市场本身的质变。
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深圳公司的总裁马文胜先生介绍,公司今年1-7月的交易总量为230亿元,而去年全年的交易量才198亿元,8月份的交易量达到95个亿,在交易品种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现在一天的开户数几乎等于过去一个月的数量,保证金增加了40%,手续费收入成倍增加,广州营业部也即将开业。从华南地区看,总成交量超过1555亿元,期货市场的形势明显好转,可以说是一片红火。
同时,马文胜指出,这种好转绝不仅仅是从表面数据上所表现出来的量变,不仅仅是由于低迷的股市中的一部分资金流入期市而造成的,而是整个市场的基本面的确在好转,是一种质的飞跃。
马文胜说,期市上的套期保值者、机构投资者、自然人投资者的比例已趋向合理,整个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此使市场功能的发挥也发生了质变。同时,客户行为更加理性,心态更加稳定平和,对市场风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不再认为期货市场是棵“摇钱树”。
而经过多年得清理整顿和市场大潮的无情洗礼,能够留下来的都是质地优良、管理规范的公司,在市场上有相当的信誉,并已建立了保证金封闭管理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每日结算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等。监管层也制定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规定》等,不再是以前无法可依的混乱状况。
期市的市场定位更加明确,那就是为机构投资者、为企业服务,而不是为散户服务。期货市场的操作工具也多样化,从以前的电话委托交易发展到客户自助交易、异地同步交易、网上交易。因此,现在的期货市场与1995-1996年的期货市场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期货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手续费率已经降无可降,拼服务、拼品牌、树信誉、提高客户盈利率成为竞争的主旋律。深圳中期的陈冬华副总特别指出,可以说整个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今年的全国交易量可能会突破2.5万亿,明年、后年的形势应该会更好一点。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研究期货的专家胡俞越教授表示,虽然不能说期货市场已经复苏了,但至少是在开始好转。只是这种好转尚有“暗伤”,即交易品种太少,如果在品种结构方面没有大的调整,期货市场今后的走势是否会出现转折,现在尚难以作出判断。推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品种是当务之急。
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的朱国华教授则认为,今年初以来,期货市场的回暖,有其特殊原因,如政策上有松动迹象,股市上一些资金流入股市,但最主要是市场基本面开始好转,明后年出现转折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说期货市场的最低点已经过去,现在期市的上升行情应还能维持,因为中国入世后,企业面临着更加无处不在的价格风险,对期市的需求更加强烈,在政策上也会继续松动,因此他对今后期市的发展抱有信心。(据粤港信息报)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深圳、南海等地的十余家期货经纪公司和一些投资机构、个人,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中国期货业的复苏不再是些许迹象而是实实在在的好转,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量变而是市场本身的质变。
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深圳公司的总裁马文胜先生介绍,公司今年1-7月的交易总量为230亿元,而去年全年的交易量才198亿元,8月份的交易量达到95个亿,在交易品种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现在一天的开户数几乎等于过去一个月的数量,保证金增加了40%,手续费收入成倍增加,广州营业部也即将开业。从华南地区看,总成交量超过1555亿元,期货市场的形势明显好转,可以说是一片红火。
同时,马文胜指出,这种好转绝不仅仅是从表面数据上所表现出来的量变,不仅仅是由于低迷的股市中的一部分资金流入期市而造成的,而是整个市场的基本面的确在好转,是一种质的飞跃。
马文胜说,期市上的套期保值者、机构投资者、自然人投资者的比例已趋向合理,整个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此使市场功能的发挥也发生了质变。同时,客户行为更加理性,心态更加稳定平和,对市场风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不再认为期货市场是棵“摇钱树”。
而经过多年得清理整顿和市场大潮的无情洗礼,能够留下来的都是质地优良、管理规范的公司,在市场上有相当的信誉,并已建立了保证金封闭管理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每日结算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等。监管层也制定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规定》等,不再是以前无法可依的混乱状况。
期市的市场定位更加明确,那就是为机构投资者、为企业服务,而不是为散户服务。期货市场的操作工具也多样化,从以前的电话委托交易发展到客户自助交易、异地同步交易、网上交易。因此,现在的期货市场与1995-1996年的期货市场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期货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手续费率已经降无可降,拼服务、拼品牌、树信誉、提高客户盈利率成为竞争的主旋律。深圳中期的陈冬华副总特别指出,可以说整个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今年的全国交易量可能会突破2.5万亿,明年、后年的形势应该会更好一点。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研究期货的专家胡俞越教授表示,虽然不能说期货市场已经复苏了,但至少是在开始好转。只是这种好转尚有“暗伤”,即交易品种太少,如果在品种结构方面没有大的调整,期货市场今后的走势是否会出现转折,现在尚难以作出判断。推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品种是当务之急。
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的朱国华教授则认为,今年初以来,期货市场的回暖,有其特殊原因,如政策上有松动迹象,股市上一些资金流入股市,但最主要是市场基本面开始好转,明后年出现转折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说期货市场的最低点已经过去,现在期市的上升行情应还能维持,因为中国入世后,企业面临着更加无处不在的价格风险,对期市的需求更加强烈,在政策上也会继续松动,因此他对今后期市的发展抱有信心。(据粤港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