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涤纶长丝价格快速下跌前景很是黯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2-16 11:08:00
近来,由于上游原料产品价格下跌以及下游用户采购日益谨慎、成交萎缩的双重压力,涤纶长丝价格下跌开始加快。以绍兴钱清涤纶长丝市场行情为例,近一周来常规涤丝品种全线下跌,无一幸免。涤纶低弹丝的主要表现是高价位丝向中、低档价位丝靠近,跌幅较大,中、低档丝一直是稳中有降。
上游原料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导致聚酯切片价格继续走低
自从"9·11"事件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尽管欧佩克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将原油日产量削减150万桶,但沙特阿拉伯等主要成员国表示,除非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大国也同时削减日产量50万桶,否则欧佩克决不会减产。而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宣布其日产量仅降低3万桶,欧佩克认为这远远不够。欧佩克成员国科威特警告说,如果双方僵持下去,国际油价将可能降至每桶10美元。受此消息影响,国际油价上周出现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原油期货价格11月15日跌至每桶17.45美元,为199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的油价水平已不及一年前的一半。
PX在买方兴趣缺乏以及持续低迷的油价因素的影响下,价格进一步下跌,目前韩国PX现货成交价已跌至300~305美元/吨(FOB)。因为没有迹象显示目前价格已经探底,现货市场卖方意向进一步下滑。
PTA现货市场价格继续下跌,目前中国买方意向价格已跌至360~370美元/吨(CFR中国主港L/C90天,下同)。而韩国卖方撤消了对中国的报盘,韩国卖方意向仍停留在380~385美元/吨。一些市场预言家相信,韩国卖方意向将在来自中国买盘的强大压力下迅速松动。中国国内送到价格也从上周的4300~4400元/吨下滑至3900~4000元/吨。
MEG由于买卖双方进入僵持局面,上周(11月26日-30日)市场交易仍然稀少。中国买盘意向暴降至330~340美元/吨,而本地区主要供应商卖盘价不低于365~370美元/吨。由于买方兴趣严重缺乏,交易机会稀少,已经出现了低至310~320美元/吨的还盘价。目前国内价格进一步下滑,从先前的送到价3800~3900元/吨降至3500~3600元/吨。
由于PTA、EG价格的快速下跌,下游需求不旺,聚酯切片价格继续下跌。目前国产大聚酯切片江浙一带送到厂成交价降至5800~5850元/吨,小聚酯切片送到成交价格也已降至5600元/吨,且仍未止跌。
下游用户采购日益谨慎,成交萎缩,对长丝降价的预期增加
聚酯切片价格不断下跌,降低了涤纶长丝的原料成本,为其价格提供了下降的空间。以DTY150D为例,从切片到成品国内企业的加工成本平均为3000元/吨,低的仅为2000元/吨,以目前切片5800元/吨送到厂价格计算,涤纶长丝成本为8800元/吨,而其市场价为9200元/吨。可见,除了少数成本较高的老企业以外,大部分涤丝企业处于微利或保本状态,那些低成本的企业利润则十分丰厚。这种状况与目前市场常规品种供过于求、库存较多、销售不畅的现状是不相符的。市场客观运行规律使涤纶长丝有降价要求。
由于切片价格不稳,价格一直在下跌,下游织造企业对涤纶长丝价格相应下跌抱有心理预期,在采购原料时显得十分谨慎,在市场上的反应就是成交大幅萎缩。据了解,进入11月份以后,绍兴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上涤纶长丝的成交量较10月份萎缩了1/3,国内其它主要轻纺市场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由于聚酯切片价格下跌快于长丝,且仍未止跌,加之接近年底,面料销量总体将呈逐渐回落之势,对织造原料的需求必将下降。因此,目前涤纶长丝的下跌仅仅才是开始,后市将出现补跌行情。而且由切片引发的下跌属于被动下跌,当下游需求减弱时,涤纶长丝将出现主动性下跌。可以预见,涤纶长丝后市仍有较大下跌空间。
上游原料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导致聚酯切片价格继续走低
自从"9·11"事件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尽管欧佩克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将原油日产量削减150万桶,但沙特阿拉伯等主要成员国表示,除非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大国也同时削减日产量50万桶,否则欧佩克决不会减产。而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宣布其日产量仅降低3万桶,欧佩克认为这远远不够。欧佩克成员国科威特警告说,如果双方僵持下去,国际油价将可能降至每桶10美元。受此消息影响,国际油价上周出现暴跌,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原油期货价格11月15日跌至每桶17.45美元,为199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的油价水平已不及一年前的一半。
PX在买方兴趣缺乏以及持续低迷的油价因素的影响下,价格进一步下跌,目前韩国PX现货成交价已跌至300~305美元/吨(FOB)。因为没有迹象显示目前价格已经探底,现货市场卖方意向进一步下滑。
PTA现货市场价格继续下跌,目前中国买方意向价格已跌至360~370美元/吨(CFR中国主港L/C90天,下同)。而韩国卖方撤消了对中国的报盘,韩国卖方意向仍停留在380~385美元/吨。一些市场预言家相信,韩国卖方意向将在来自中国买盘的强大压力下迅速松动。中国国内送到价格也从上周的4300~4400元/吨下滑至3900~4000元/吨。
MEG由于买卖双方进入僵持局面,上周(11月26日-30日)市场交易仍然稀少。中国买盘意向暴降至330~340美元/吨,而本地区主要供应商卖盘价不低于365~370美元/吨。由于买方兴趣严重缺乏,交易机会稀少,已经出现了低至310~320美元/吨的还盘价。目前国内价格进一步下滑,从先前的送到价3800~3900元/吨降至3500~3600元/吨。
由于PTA、EG价格的快速下跌,下游需求不旺,聚酯切片价格继续下跌。目前国产大聚酯切片江浙一带送到厂成交价降至5800~5850元/吨,小聚酯切片送到成交价格也已降至5600元/吨,且仍未止跌。
下游用户采购日益谨慎,成交萎缩,对长丝降价的预期增加
聚酯切片价格不断下跌,降低了涤纶长丝的原料成本,为其价格提供了下降的空间。以DTY150D为例,从切片到成品国内企业的加工成本平均为3000元/吨,低的仅为2000元/吨,以目前切片5800元/吨送到厂价格计算,涤纶长丝成本为8800元/吨,而其市场价为9200元/吨。可见,除了少数成本较高的老企业以外,大部分涤丝企业处于微利或保本状态,那些低成本的企业利润则十分丰厚。这种状况与目前市场常规品种供过于求、库存较多、销售不畅的现状是不相符的。市场客观运行规律使涤纶长丝有降价要求。
由于切片价格不稳,价格一直在下跌,下游织造企业对涤纶长丝价格相应下跌抱有心理预期,在采购原料时显得十分谨慎,在市场上的反应就是成交大幅萎缩。据了解,进入11月份以后,绍兴钱清轻纺原料市场上涤纶长丝的成交量较10月份萎缩了1/3,国内其它主要轻纺市场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由于聚酯切片价格下跌快于长丝,且仍未止跌,加之接近年底,面料销量总体将呈逐渐回落之势,对织造原料的需求必将下降。因此,目前涤纶长丝的下跌仅仅才是开始,后市将出现补跌行情。而且由切片引发的下跌属于被动下跌,当下游需求减弱时,涤纶长丝将出现主动性下跌。可以预见,涤纶长丝后市仍有较大下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