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国内化纤市场:行业调整是主格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18 20:21:00
纵观2001年上半年全国化纤市场,可以看出,上半年化纤产量增幅较大,产销率与上年持平,库存量增加。但化纤市场疲软,销售价格下跌,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但据国家统计局企业景气调查显示,纺织业、服装业和化纤业在三季度景气指数比前两季度明显回升。下半年是织造业、服装业及流通业传统旺季,各行业都希望在我国传统消费高峰期春节来临之前有所收益,这必然导致季节需求加大。
从生产情况看,受上半年化纤销售价格下跌、企业库存过大余波影响,本月上旬多数化纤生产企业面临开车与停车的两难选择,甚至处于限产停机状态,织造厂家等待观望心态严重,甚至急需上机生产的化纤原料也采用“现做现买”方式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本月下旬部分粘胶长丝生产企业共同签署了限产、保价协定,执行情况基本顺利,但由于市场清淡,保价公差下偏差幅度又有所加大。本月中下旬,由于纺织旺季的到来,初步拉动了化纤企业的再生产步伐,但受库存量积压的影响,生产力度不大。
八月化纤原料市场成交量较之前稍有放大,但上旬化纤市场成交仍显清淡,持有货源的经营商看好后市不愿意“抛售”,还有一些经营者由化纤厂家作后盾“见利就放”,致使价格出现下滑,造成市场显露疲态的异常变化。八月中旬织造旺季到来,厂家到市场购买原料就显得异常活跃而集中,从而造成市场成交的巨大增长,而进入8月下旬,在下游织厂已基本开机的情况下,市场成交要想继续大幅升高就显得勉为其难,统计测算数字显示,8月下旬日平均成交量相比8月中旬日平均成交量增幅甚小,两者基本持平,钱清市场统计测算数字显示,8月下旬日平均成交量相比中旬增幅仅在1%左右,说明目前的市场成交量已居相对高位,后市继续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困扰行业已久的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内纺织行业社会及市场库存仍然较高,据估算,8月份钱清市场库存相比7月份减少仅在5%左右,行业调整仍是主格局。
以下是对具体原料的市场分析:
涤纶长丝
8月份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变化在所有轻纺原料中最为抢眼,一个月内经历了8月中旬的向上反弹和8月下旬的理性回归巨大反差。由于市场成交明显增长,总体看8月份涤纶长丝走出一波较好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此前国内厂家巨大的库存压力。8月份国内市场涤丝报价有所变化,其上下波动幅度虽不大,但意义不可小视,因为这次涤丝价格向上反弹和今年以来的前两次反弹不同,它有巨大需求做支撑,同时涤丝价格的再度回落通过实践检验了目前行业的真实情况,说明行业调整仍将继续为行业的理性发展指明方向,尤其是钱清市场的变化最快也最敏感,有关数据显示,钱清市场DTY150D报价基本回落到月初水平,和国内涤丝行业目前整体状况相吻合。
PET、PTA、EG
据分析,仪化等厂在下游纺织旺季来临、长丝行情好转的情况下下调PET合同价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压抑业已升温的小聚酯开工率和抑制行业对外依赖度较高的PTA外盘涨价意向。PET市场价格的下调使得8月中旬向上反弹的涤丝价格进入月底再度下跌至原有价位。目前进口PTA、EG现货报盘价分别在430-437美元/吨、430美元/吨,与7月底相比分别有18-20美元/吨、25美元/吨的下跌。外方报盘价的不断下跌已使得国外PTA生产商陷入亏损境地,当8月中旬国内市场涤丝行情好转时,外方曾试图借此抬高报价,然而由于PET合同出厂价的下调,使得外方PTA报价提升意愿难以实现。
涤纶短纤、腈纶短纤、粘胶短纤
仪化等十家聚酯生产企业协定涤纶短纤(1.4D×38mm直纺大化纤)9月份合同出厂送到价下限为8200元/吨,与上月同比没有变化,仪化等厂之所以在涤纶短纤国内市场到厂中心价在8000元/吨左右时协定9月份出厂价维持8月份水平不变而没有下降,是因为十方产量占国内涤纶短纤总量的70-80%,便于调控。从下游来看,近期纯涤纱及其混纺纱销量有所上升,价格不再下跌;8月份国内市场腈纶短纤行情继7月份下滑态势继续小幅下滑,目前国内市场腈纶短纤(1.5D×38mm)中心价在12600元/吨左右,相比7月底的中心价有100元/吨的下跌,跌幅为0.8%;粘胶短纤(1.5D×38mm)市场中心价在12300元/吨左右,相比7月底中心价12200元/吨有100元/吨的上升,涨幅为0.8%。粘胶短纤近期市场价格上升主要缘于下游产品强捻T/R股线及阳粘三合一股线销量上升,部分规格价格上扬之故,其后市仍有小幅上升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业者认为,各织造厂商应当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有限行情周期里释压减库,快进快出,抓住适销对路的产品,争取在秋冬面料销售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开门红』,切忌盲目乐观和盲目囤货。
从生产情况看,受上半年化纤销售价格下跌、企业库存过大余波影响,本月上旬多数化纤生产企业面临开车与停车的两难选择,甚至处于限产停机状态,织造厂家等待观望心态严重,甚至急需上机生产的化纤原料也采用“现做现买”方式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本月下旬部分粘胶长丝生产企业共同签署了限产、保价协定,执行情况基本顺利,但由于市场清淡,保价公差下偏差幅度又有所加大。本月中下旬,由于纺织旺季的到来,初步拉动了化纤企业的再生产步伐,但受库存量积压的影响,生产力度不大。
八月化纤原料市场成交量较之前稍有放大,但上旬化纤市场成交仍显清淡,持有货源的经营商看好后市不愿意“抛售”,还有一些经营者由化纤厂家作后盾“见利就放”,致使价格出现下滑,造成市场显露疲态的异常变化。八月中旬织造旺季到来,厂家到市场购买原料就显得异常活跃而集中,从而造成市场成交的巨大增长,而进入8月下旬,在下游织厂已基本开机的情况下,市场成交要想继续大幅升高就显得勉为其难,统计测算数字显示,8月下旬日平均成交量相比8月中旬日平均成交量增幅甚小,两者基本持平,钱清市场统计测算数字显示,8月下旬日平均成交量相比中旬增幅仅在1%左右,说明目前的市场成交量已居相对高位,后市继续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困扰行业已久的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内纺织行业社会及市场库存仍然较高,据估算,8月份钱清市场库存相比7月份减少仅在5%左右,行业调整仍是主格局。
以下是对具体原料的市场分析:
涤纶长丝
8月份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变化在所有轻纺原料中最为抢眼,一个月内经历了8月中旬的向上反弹和8月下旬的理性回归巨大反差。由于市场成交明显增长,总体看8月份涤纶长丝走出一波较好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此前国内厂家巨大的库存压力。8月份国内市场涤丝报价有所变化,其上下波动幅度虽不大,但意义不可小视,因为这次涤丝价格向上反弹和今年以来的前两次反弹不同,它有巨大需求做支撑,同时涤丝价格的再度回落通过实践检验了目前行业的真实情况,说明行业调整仍将继续为行业的理性发展指明方向,尤其是钱清市场的变化最快也最敏感,有关数据显示,钱清市场DTY150D报价基本回落到月初水平,和国内涤丝行业目前整体状况相吻合。
PET、PTA、EG
据分析,仪化等厂在下游纺织旺季来临、长丝行情好转的情况下下调PET合同价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压抑业已升温的小聚酯开工率和抑制行业对外依赖度较高的PTA外盘涨价意向。PET市场价格的下调使得8月中旬向上反弹的涤丝价格进入月底再度下跌至原有价位。目前进口PTA、EG现货报盘价分别在430-437美元/吨、430美元/吨,与7月底相比分别有18-20美元/吨、25美元/吨的下跌。外方报盘价的不断下跌已使得国外PTA生产商陷入亏损境地,当8月中旬国内市场涤丝行情好转时,外方曾试图借此抬高报价,然而由于PET合同出厂价的下调,使得外方PTA报价提升意愿难以实现。
涤纶短纤、腈纶短纤、粘胶短纤
仪化等十家聚酯生产企业协定涤纶短纤(1.4D×38mm直纺大化纤)9月份合同出厂送到价下限为8200元/吨,与上月同比没有变化,仪化等厂之所以在涤纶短纤国内市场到厂中心价在8000元/吨左右时协定9月份出厂价维持8月份水平不变而没有下降,是因为十方产量占国内涤纶短纤总量的70-80%,便于调控。从下游来看,近期纯涤纱及其混纺纱销量有所上升,价格不再下跌;8月份国内市场腈纶短纤行情继7月份下滑态势继续小幅下滑,目前国内市场腈纶短纤(1.5D×38mm)中心价在12600元/吨左右,相比7月底的中心价有100元/吨的下跌,跌幅为0.8%;粘胶短纤(1.5D×38mm)市场中心价在12300元/吨左右,相比7月底中心价12200元/吨有100元/吨的上升,涨幅为0.8%。粘胶短纤近期市场价格上升主要缘于下游产品强捻T/R股线及阳粘三合一股线销量上升,部分规格价格上扬之故,其后市仍有小幅上升空间。
基于以上分析,业者认为,各织造厂商应当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有限行情周期里释压减库,快进快出,抓住适销对路的产品,争取在秋冬面料销售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开门红』,切忌盲目乐观和盲目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