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生产滞后制约我国亚麻业发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03 16:06:00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沈阳麻类及韧皮纤维作物国际会议上,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纤维亚麻业生产中的最突出问题是原料生产滞后,造成生产规模与原料生产不成比例,从而严重制约国内纤维亚麻业发展。
据了解,我国的亚麻原料生产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繁种体系不健全,生产单位缺乏良种及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资金不足,无法大量种植。我国亚麻原茎生产长时期停留在亩产250公斤的水平,比世界发达国家如荷兰、法国?比利时亩产500公斤低50%左右。
二、国内长麻率低,只有11-13%,与世界17-18%的水平相差很多;国内梳成率为45%,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0-15个百分点,而且强度不高,断头率高,布的次点多,难以生产高支纱。
三、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没有专门的亚麻播种机械,导致播种量大,种子损失30%;播深不一致,密度不均致使亚麻出苗不齐,保苗率低,导致亚麻植株高矮不齐,原茎产量低,纤维品质低,纤维的品质差;大面积生产无灌溉条件,干旱年份植株长不起来,造成原茎产量低;还有80%以上的麻田人工收获,成本高,效益低,影响了种植亚麻积极性。
四、推广技术体系不健全,栽培技术推广慢,也是制约亚麻种植的重要因素。黑龙江农科院所采用黑亚号优良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因推广体系不健全,或生产条件不具备、种麻投入低,新技术覆盖面积小,致使部分麻田产量低。
专家指出,从当前我国麻类产业发展的形式看,不仅要有好品种,还要有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这样才能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我国发展亚麻种植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只有从实际出发,以两高一优农业为发展方向,才能把我国的亚麻纤维真正发展起来。
据了解,我国的亚麻原料生产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繁种体系不健全,生产单位缺乏良种及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资金不足,无法大量种植。我国亚麻原茎生产长时期停留在亩产250公斤的水平,比世界发达国家如荷兰、法国?比利时亩产500公斤低50%左右。
二、国内长麻率低,只有11-13%,与世界17-18%的水平相差很多;国内梳成率为45%,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0-15个百分点,而且强度不高,断头率高,布的次点多,难以生产高支纱。
三、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没有专门的亚麻播种机械,导致播种量大,种子损失30%;播深不一致,密度不均致使亚麻出苗不齐,保苗率低,导致亚麻植株高矮不齐,原茎产量低,纤维品质低,纤维的品质差;大面积生产无灌溉条件,干旱年份植株长不起来,造成原茎产量低;还有80%以上的麻田人工收获,成本高,效益低,影响了种植亚麻积极性。
四、推广技术体系不健全,栽培技术推广慢,也是制约亚麻种植的重要因素。黑龙江农科院所采用黑亚号优良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因推广体系不健全,或生产条件不具备、种麻投入低,新技术覆盖面积小,致使部分麻田产量低。
专家指出,从当前我国麻类产业发展的形式看,不仅要有好品种,还要有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这样才能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我国发展亚麻种植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只有从实际出发,以两高一优农业为发展方向,才能把我国的亚麻纤维真正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