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中国经济须加快结构调整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30 10:46:00
    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两个创新为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8月23日在广西岑溪市实施西部开发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高层研讨会上强调的。 
    谢伏瞻说,“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弱,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购并高潮迭起,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投资和购并,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发展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资源的流动和重组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加快,金融资产总额迅速增加,一方面为各国和企业的投融资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也导致世界经济非物资化倾向增强,世界经济的流动性、投机性、风险性增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一国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更广阔的国际经济背景。 
    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传统的工业化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80年代末期以来,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识经济正在人类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主导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这就使我们在这轮新技术革命中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在相对短一些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结构的提升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经济增长已经由长期的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谢伏瞻指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这些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第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第三,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特别是国企改革滞后,金融体制脆弱,金融风险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第五,人口压力大,就业矛盾尖锐,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 
    谢伏瞻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调整促发展。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除了历来重视和强调的加强农业基础和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外,特别需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 
    第一,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包括: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积极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发展新经济的同时,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其次,大力发展服务业,包括面向生活消费的服务业;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就业水平。再次,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优化工业结构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心,包括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等等。 
    谢伏瞻说,从区域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重点就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方面,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在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持续扩大之势,这不仅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历史形成的自然、地理、人文方面的原因,还有国际经济、科技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扭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长远的规划。当然,缩小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需要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做起。必须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包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目标,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西部开发千头万绪,关键是抓好开局,突出重点。从地区上讲,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如欧亚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发挥中心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不能全面开花。工业上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为优先选择,农村中以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为主要目标。同时,通过一些关系全局的大项目的建设,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谢伏瞻说,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十五”计划的重点,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的方向。推进城市化,不是人口的简单聚集,而是在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条件下,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然转移。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城镇化才成为可能。因此,推进城镇化,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发展农村的各类工商企业同建设农村市场和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农村生活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农业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下降。在此基础上,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合理分工、功能提升、经济承载力增强的城市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