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拉锯市场迷雾
美国暂停对部分国家加征关税,为股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油价的反弹也曾给棉花市场带来短暂利好。然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搅动着市场情绪,短期内市场走向仍在迷雾中徘徊。4月10日,美国政府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 “对等关税” 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次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由84%提升至125%。
这场关税大战对中美棉花贸易影响深远。3月后,中国对美出口溯源棉制品订单大幅减少,直至近乎 “脱钩”。特朗普计划将对华商品关税从104%提升至 125%,叠加其上任前已加征的平均19%关税(棉类服装关税在16.5% - 17.5%),中国对美棉纺织品、棉制服装出口面临高达141%以上的关税,出口渠道近乎全面封堵。
国内供需两端承压
从供应端看,国内棉花商业库存环比下降,处于近年来同期中位水平。种植端新棉播种工作已开启,截至4月7日,全疆棉花播种进度约14.1%,较前一周显著增加13个百分点。但在需求侧,农业农村部月报显示,受美方加征关税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放缓,消费量下调20万吨至760万吨,进口量同样下调20万吨至150万吨。
4月以来,棉纱价格小幅下跌,纺织企业订单锐减,行业提前步入淡季。关税冲击下,多数外贸订单被暂停或取消,市场压价严重。尽管纺企前期原料成本较高,报价谨慎,但开机率平稳的同时,成品库存开始累积。有纺企透露美国订单撤单现象频发,后续将暂停美国市场业务。截至4月11日,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降至75.5%,环比降幅0.26%,达到6周最低水平,且后续开机率或继续走低,需求端对棉花行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美棉回升全球供需变
上周,美棉价格低位回升,截至11日,ICE 期棉5月合约结算价为65.89美分,周跌幅0.15%。特朗普发文暂缓对部分未反制国家关税90天,带动大宗商品普涨,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美国棉花出口依赖度极高,本年度出口总量受创明显,出口中国棉花数量占比从 2023/24年度的40%以上骤降至10%以内。并且在美国现行关税政策下,进口美棉成本增加,巴西棉等竞争对手的优势凸显,进一步冲击美棉出口。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4月份棉花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美国棉花供需平衡表变化不大,仅出口减少10万包至1090万包,期末库存由490万包增至500万包,预计该季平均陆地农场价格维持每磅63美分不变。放眼全球,2024/25年度棉花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均被调减,期末库存调增。全球产量环比减少6.9 万包,消费量环比调减52万包,期末库存环比增加超52万包。
后市展望
当下,关税政策对棉花市场情绪的冲击仍在持续,宏观层面依旧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基本面影响相对有限。我国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多家央企增持股票稳定金融市场,后续相关利好有望延续。但在现行中美关税政策下,纺服直接出口美国受阻,对纺服出口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转口贸易情况值得关注。
产业层面,国内棉花供应端处于去库阶段,在贸易摩擦背景下,本年度我国进口棉量同比或显著减少。种植端新棉播种虽已开始,播种面积预期有小幅增加可能,但短期内,棉价在宏观因素影响下,大概率维持谨慎观望态势。后续需重点关注下游订单表现、实际播种面积以及天气等因素对棉花市场的扰动,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市场正等待新的平衡与转机。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