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回龙镇素有“蚕茧之乡”的美誉,拥有悠久的蚕桑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回龙镇党委政府积极挖掘自身地理和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动蚕桑产业走上了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时下正是桑叶旺盛生长、春蚕养殖的有利时节,近日,记者走进建丰村,只见这里桑叶长势喜人,当地村民正在采摘桑叶,一片片大如小扇般的桑叶是“蚕宝宝”们源源不断的美食。据了解,养蚕期从每年的3月中旬可持续到11月中旬。在蚕房,村民宾姨正忙着给正在给这批春蚕撒上新鲜桑叶,分拣把成熟的春蚕放到竹架上安家吐丝,4月底就能将春蚕养殖的“第一桶金”收入囊中。
村民宾姨告诉记者,他们家从八十年代开始养蚕了,一直养到现在,价格一直有所提升。“80、90年代的价格才几块钱一斤,这两年的价格是每斤21或22元,蚕买回家一般养28-30天左右就能进行售卖,每批次有2000—3000多元的收入。”
据统计,目前回龙镇桑园面积约1000多亩,养蚕农户约300户左右,桑蚕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回龙镇立足当地实际,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分养”良种良法,提高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增加桑农养蚕收益。同时,在原来单一种桑养蚕的基础上,还通过培植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推出了桑果酒桑叶茶、桑芽菜、桑蛋白饲料等新产品,多元化发展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有效带动了蚕桑产业的提质增效。
回龙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提高养蚕效益,增加蚕农收入,进一步提高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蚕桑种植面积,努力恢复回龙“万亩桑园”景象。同时引入并依托引进企业制作特色桑叶加工和蚕茧深加工新产品,谋划发展采摘研学游,推动回龙蚕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将从巩固桑园面积、加强养蚕潜力、提高蚕茧质量等方面抓好蚕桑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蚕农收入,为我县百千万工程助力增速。”乡村振兴驻回龙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建发村第一书记何伙辉跟记者说道。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