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丝价小幅波动 从耶伦的“产能过剩”说起(20240410)
来源:金蚕网
时间:2024-04-10 17:48:53

【今日现货电子交易价格】

今日(2024年04月10日,周三)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指数微跌0.04%收于4895.25点。B丝(商检4A级生丝):2404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8.75万元;240925合约上涨0.24万元报收于48.72万元;250325合约上涨0.12万元报收于48.99万元。

4A级生丝指数日线

 

240425生丝合约日线

 

240925生丝合约日线

今 日 行 情

今日(周二)盘面远近各生丝合约涨跌不一,成交量较昨日放大,现货月240425生丝合约今日减仓明显价格略收跌,240925合约今日略收红,远月的250325今日也有成交。

本周处于广西和云南等地的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等假日期间。据不完全了解,有部分缫丝企业的车间放假,多数缫丝企业的车间正常生产或者采取调休方式休假。

春茧上市上,今日广西忻城的首批春茧上市进入尾声,宜州的石别和清潭方向的开进忻城片发种较早的片区今日上市接近高峰,反映今日有雨,收购价略微下调,基本在54-58元左右。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于4月3日至9日访华期间,多次就中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等问题表达关切。

关于产能过剩,分享一本书,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对于我们更好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加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有所帮助。

这本书写到:资本主义生产天生具有过度生产的趋势。马克思认为,危机使资本主义得以持续运行,因为危机消除了过度生产所带来的负担,淘汰了效率最低的生产者,其原本占有的资源便可以被更合理地分配。一旦工厂倒闭和破产使生产降到接近需求的水平,就能重新开始良性循环。

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特征之一。一切不稳定性的源头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因为在资本主义体系内有如此多不断变革的、累积性的运作机制。生产与消费的分离、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劳资双方的冲突、导致泡沫膨胀与破灭的金融机制、资金从一个经济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动,这一切不稳定性的源头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并且毫无疑问将持续伴随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另一特征就是,当危机过去后,资本主义会以你想象不到的能力恢复发展。

……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9日记者会上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要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

是的,每年价格波动起伏,围绕“产能过剩”,也一直是每年我们丝绸制造行业产业链中的关注重点。

产能是否过剩?如何防止产能过剩?怎样化解产能过剩?仅判定某个产品相对容易,但对于一个完整的行业、完整的产业链而言,要做出是否“产能过剩”的结论就显得复杂。产能,就是生产产品的能力。过剩,就是生产产品的能力大于消费产品的能力。

相对制造业来说,判断产能过剩有一个简洁的指标,就是产能利用率。对于一般制造业来说,通常80%左右是一个参考值。通常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在75%至90%相对合理;若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则表示若市场波动有可能供不应求;而产能利用率低于80%,则预示着将出现产能过剩(相信各位对行业各环节的产能利用率的情况心里也有个大致的数字)。
还有一个判断方法,就是看看某产品已建成的产能与市场消费量的比较,如果已建成产能连续多年比消费量小、供不应求,这就不存在产能过剩;如果已建成产能远大于连续几年的市场消费量,则预示着产能过剩。

当然,产能是否过剩的分析与判断是复杂的,因为产能过剩有局部性的也有全局性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单一产品的也有全面过剩的,与经济发展周期相联系又有自身发展的周期性,还有的是某个产品不适应下游客户的需求或下游应用领域尚未充分开发而显现的过剩现象。而且,是否过剩,这是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在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仅凭简单的生产产品的能力大于消费产品的能力,不能完全反映当今社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真实关系。

今年,新质生产力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这是党中央对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避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产能过剩,改变过去“追求量的增长”为主的传统发展思路,转变为把“质的提升”放在发展的首位,“量的增长”一定要服从和服务于“质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新”,相对应于“旧”,有区别于“传统”。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是对当前社会供给侧提出的一场变革。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理解,生产力相当于供给侧,而消费水平则对应需求端。尽管供给侧的管理难度远高于需求端,但同样拥有一条根本性原则:提高效率。其演变过程往往是以量变引发质变、需求刺激变革。因此,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本质上是对效率的诉求。

古语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