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现货电子交易价格】
今日(2023年02月14日,周二)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指数上涨0.08%收于4593.42点。B丝(商检4A级生丝):230325合约报平收于45.99万元;230925合约下跌0.09万元报收于45.84万元;240325合约下跌0.12万元报收于46.20万元。
【今日行情】
今日(周四)盘面涨跌不一,各生丝远近合约在昨日收盘价格附近小幅波动整理。今日230325合约在46万左右没有继续减仓,换手较多。近期对印度市场走货较为清淡,而广西鲜茧丝工厂成本早已锁定,这个价格附近也增加了工厂进行销售的兴趣。230925和 240325合约今日同样换手较多,略减仓和增仓互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于昨日(2月13日)晚间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农业,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立国之本。以农为本、发展农业,是古代各级政权的首要任务。中国最早的立春后劝农诏书在西汉时候就已经开始,这被戏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一号文件”,此后历朝历代都对此进行传承和创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本世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20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其中,2017年的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在此主线下,“蚕桑”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这也是在当时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背景下,“蚕桑”写入一号文件。
我们一起学习下2023年的一号文件。
全文共九个部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一号文件全文请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1.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头等大事。
文件第一部分就提到粮食问题。凸显了在新发展格局下,依靠自己力量端牢中国饭碗的极端重要性。
对于各级政府,“退经还粮”,退林退桑退草还粮,保证耕地量,鼓励种粮等工作将继续推进。也就是说,对于蚕桑产业而言,整体上全国的总桑园面积处于竭力维稳状态,粗放型的蚕桑发展空间必然受到限制。
其中,从2014年起,作为蚕桑第一主产区的广西就明确把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作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各地积极通过转变补充耕地方式,拓宽补充耕地途径,在全国率先实施“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到2022年1月20日,广西区已全部完成了2014年以来所有“旱改水”承诺兑现任务。
再看下重要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食用油、棉花、食糖等属于重要农产品。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大局。广西,作为中国最大甘蔗主产区,全国超六成甘蔗产自广西,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崇左市、来宾市和南宁市。
从2020年起,中央和广西自治区实施了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对甘蔗耕、种、管、收、运等环节实施全面补贴,农民能拿到一亩800元左右的补贴金。
在一号文件指引下,预计退蕉还蔗、退桉还蔗、退果还蔗、桉退粮进的力度仍将继续加大。
在广西,预计经济作物间的争夺仍将加剧,地区间的产业分布集群化仍也将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对蚕桑主产区的蚕茧抢购也会是常态。
2. 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文件中明确要求: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实践证明,东桑西移”战略以来,蚕桑产业作为短平快特色的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助农增收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我们再以广西为例,2020年,全区脱贫的54个贫困县中有46个发展种桑养蚕,贫困县桑园面积达172.27万亩,占全区57.77%,养蚕售茧收入56.98亿元,养蚕贫困户户均收益1.57万元。“十三五”期间,河池、百色等深度贫困地区有35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桑养蚕实现了脱贫致富。
脱贫以后,必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在从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的背景下,顶层设计上明确了蚕桑产业最低发展的底线,以及完善脱贫地区农业产业链、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一是稳定蚕桑面积;二是不断提高蚕桑生产效率;三是推进桑蚕综合利用。
3.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件特别明确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这也从政策上指明了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乡村振兴的渠道和路径,这也是蚕桑产业实现综合高效利用和提质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文件中还明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这也从政策上进一步指明了蚕桑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