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茧丝出口及价格走势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3-22 08:51:00
去年,我国丝绸产品出口基本摆脱了2002年以前的疲软状态,出现了总体好转的局面,各类丝绸产品对主销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较大增幅。从目前国内外形势分析,今年出口再现更大增幅会有一定的难度,预计全年出口增长有望超过5%。从实际产销和供求量匡算,预计今年我国茧丝供应仍有近万吨的缺口,因此,茧丝价格趋于坚挺。
上年出口好转主销市场乐观
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下同)出口25.06亿美元,同比增长9.97%,其中丝类(含出口蚕茧)出口28155吨,出口额为4.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2%和下降1.97%;绸缎出口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7%;服装和其他制成品出口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5%。
去年,我国各类丝绸产品对主销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有较大的增幅,虽然大部分丝绸产品出口平均单价仍处在下降中,但已显回升,其中很多产品单价减幅已不大。总之,2003年我国丝绸出口已基本摆脱了2002年以前的疲软状态,出现了总体好转的局面。
据分析,由于近两年出口增长较快,基数在不断提高,因此,今年再出现更大的增幅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从目前国内外形势分析,预计全年继续增长5%以上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
首先,世界经济的好转有利于出口。今年的世界经济虽然仍存在不少变数,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有不少脆弱因素等,但舆论普遍认为,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将明显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超过4%,而全球贸易增速将在6%和8%之间。世界经贸增长的良好前景,将带动国际商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也为我国丝绸出口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其次,从丝绸的主销市场看也较为乐观。去年的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对主销市场丝绸出口的总体情况较好,对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均有增长。在今年的国际经贸环境里,虽仍有困难,但总体形势继续向好,预计出口将有进一步的增长。如近年来,我国对印度的丝绸出口年年创出新高。去年,印度对我国出口的生丝实施了反倾销和复检措施,但这一年我国对印度丝绸出口额却增长了18.15%,丝类和坯绸(折丝)出口量共约15870吨,比2002年又有所增加。印度当局采取限制中国生丝进口量的措施,目的是保护其茧丝生产,但由于印度生丝及其原料茧的品种、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因此难以满足其丝绸内外销持续增长的需要(有报道称,印度已成为美国丝绸进口的第一来源国)。去年,印度为减轻其生丝供应的压力,继续超常规地大量进口我国的坯绸。这些情况表明,印度虽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丝绸业,但随着其内外销需求的增长,短期内还难以摆脱对我国生丝等产品的依赖。据报道,去年第四季度,印度下调了生丝和坯绸的进口税,其中生丝由每公斤227卢比下调到129卢比。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我国对印度生丝等产品的出口仍会较好。
第三,今年以来,各地企业纷纷反映出口势头较好,由于出口订单增多,各地工厂均在加班加点,这些都预示着今年良好的出口势头。此外,国内丝绸工业的良好运行,也为扩大丝绸出口奠定了基矗蚕桑基础稳定茧丝产量看涨2003年,我国蚕茧生产减产较多。春茧生产因行情长期低迷,全国弃管、弃养情况比较严重。夏秋茧生产遇到了较严重的旱涝、高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同时,有些主产区因城市化建设等减少了桑园面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蚕业的拓展空间。与前年相比,去年全国春夏秋茧生产分别下降3.44%、38.39%和11.91%,使全年产量降为48.08万吨,同比下降11.86%,出现了连续3年增长后的较大降幅。
从中西部地区看,广大农民致富门路少,增加收入的途径也很有限,相对而言,蚕茧生产的收入还算稳定。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大力推广,不断改变着零星分散和粗放的生产方式,使种桑养蚕的水平和产业化程度有了提高,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从而加强了蚕茧生产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市场和成本是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和城镇、交通建设等需要,蚕桑业的布局正在进行省内、区内的调整,一些地区的蚕桑业正在萎缩,甚至退出,而另一些地区正在高水平、高起点地发展。从全国来看,我国茧丝生产的上游产业正在向经济欠发达、成本相对低的地区转移,同时,随着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互动、互补和互利,必将推动全国蚕茧生产的稳步发展。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从去年12月初以来,茧丝价格相对稳定并有回升,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农民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和信心,但是,从多年来的情况看,我国的蚕茧生产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今年全国的蚕茧产量,如果撇开难以预料的天气等自然因素,根据上述较为稳固的蚕桑基础和良好的客观环境,总体上应该比去年有所增长,甚至有可能达到2001年的水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增幅会比东部主产区大一些。
原料供应偏紧价格走势坚挺
去年茧丝行情跌宕起伏,上半年以前,茧丝价格强势下滑,超低运行,干茧和生丝的价格每吨曾分别跌破3万元和11万元,甚至分别跌至2.7万元和10万元。去年,由于出口持续增长,而蚕茧生产减少,特别是随着一些主产区夏秋茧的产量和质量较大幅度地下降,茧丝产销和供求形势及其预期逐渐发生变化,加上当时某些炒作,价格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和攀升。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干茧和生丝远期价一度分别涨到每吨6.4万元和19.28万元。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干茧和生丝价分别上涨约80%和50%,其中涨幅最大的9月份,一个月内分别上涨40%和35%。短期内出现这种涨势是不符合当时的产销和供求实际的。10月中旬以后,随着供求矛盾的演变,经过多空双方的较量,茧丝价格开始掉头向下,频繁波动,干茧和生丝的最高和最低价的波幅达20%以上,干茧和生丝的远期价最低分别降至每吨4.85万元和14.63万元。11月下旬以后,价格又开始走向相对稳定并有回升。年底,茧丝价分别回升到了每吨5.5万元和16.1万元。
近两年来,由于丝绸内外销需求较旺,对以前相对过剩的茧丝做了较强的消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丝绸行业从过去较长期的供大于求进入一个原料供应相对偏紧的时期。
我国的丝绸出口量连续两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速,而国内蚕茧生产继2001年的52万吨和2002年的54万吨后,2003年出现了近12%的减产,去年下半年以后,产销和供求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茧丝供应时显偏紧。加上去年夏秋茧质量较差,有效供丝量减少,预计今年春茧上市前将有一定数量的“青黄不接”。茧丝价格应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今年蚕茧生产如无大的灾害,按目前情况预计,春茧生产会风调雨顺,如果春茧价格较高,夏秋茧生产可能会有较大的增长。这样,下半年茧丝供应虽然仍有缺口,但总体上矛盾将可能较为缓和。
因此,从今年的产销和供求形势分析,预计今年的茧丝行情如无过多炒作和其他特殊原因,一般不可能再出现去年上半年以前那样的持续、超常低位运行,总体上应该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态势。同时,从全年实际产销和供求量匡算,预计茧丝供应仍有近万吨的缺口,所以,今年的价格一般应该较为坚挺。如果由于灾害等原因,蚕茧生产增加不多,甚至继续减产,那么下半年及年底又将出现更严重的供求失衡,行情也将随之攀升或震荡。
出口难度加大对策亟须调整
一、贸易障碍增加,出口环境可能更加严峻。
有关专家认为,今年是我国入世以来开放度最大的一年。很多情况表明,欧美国家对我国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表示担忧,要求加大采取更强硬对华贸易措施。今年又值美国总统大选,在对华产品进口问题上,政治因素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设限预期已影响美国进口商的采购计划。而且,一旦美国对我国产品重新设限成功,对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起到仿效效应。此外,欧盟新成员的加入,在生产、贸易等方面新的政策措施,又势必影响其内部纺织丝绸贸易和投资格局的变化。这些都有可能加大我国丝绸出口的难度。
二、须继续关注印度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变化。
据反映,自去年印度对我国出口的生丝实施反倾销和复检措施后,其国内丝价上涨了约1/3。按印中央银行公布的汇率折算,印度生丝均价已上升到每吨21.85万,而从我国进口的生丝价加上反倾销税后达到了每吨23.87万元。这说明了印度当局的限制措施不仅对其丝绸业发展的保护作用已开始显现,同时,也较有效地控制了从我国进口生丝。从我国海关统计看,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印度的桑蚕丝出口进度确实有所放慢,数量也在减少。今年,这种影响仍可能继续。此外,去年印度还传出了对我国坯绸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意向。近年来,我国对印出口约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量的22%,可谓举足轻重。因此,在我们关注印度市场需求情况的同时,需要研究对印出口的总体对策,未雨绸缪。
三、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我国丝绸出口的影响,取决于各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所受影响程度也不同,而且这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甚至有可能对出口增长态势产生负面作用。
四、全国的缫丝生产能力对原料的需求表现出了很大的弹性,从而容易影响我国茧丝的产销和供求。据中国丝绸协会统计,目前我国申报复审企业的缫丝生产总能力为223万绪,其中自动缫为138万绪(占62%)。若按最低的原料需求量和全年最保守的生产时间匡算,去年全国缫丝生产所需的原料缺口约50%。自动缫占75%的浙江省,去年生产能力所需的蚕茧缺口约58%,预计今年上半年缺口约达65%左右。当行情好的时候,这些生产能力会开足马力增加生产,原料需求迅速膨胀,这就会加速推动茧丝供应走向紧张;当行情不好时,客观上就会促使茧丝过剩情况进一步严重。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动态地看待目前我国的缫丝生产能力对原料的需求,同时,是否也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生产方面有所调控,以便减少或避免其对茧丝价格非理性的推波助澜。
五、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主产区干旱少雨,以及全国农产品价格普偏上涨,此外某些地区原油、电力供应紧张等也可能影响茧丝生产和产品加工成本的增加。(转摘自《阿里巴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