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实施意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3-09 09:02:00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办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根据《汉滨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区蚕桑产业化,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确保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现就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蚕桑产业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蚕桑是我区一项历史悠久、覆盖面广的支柱产业,截止目前,全区有桑园面积14万亩,分布在45个乡镇办,其中优质丰产桑园6万亩,年产鲜茧840万斤;区级龙头企业一家,年生产能力140吨白厂丝,蚕桑生产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比重,是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区桑园基础建设脆弱,经营管理粗放,养蚕科技含量低,加之产业化发展滞后,形成不了合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给我区蚕桑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如何研究对策,稳步推进产业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一定要树立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
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蚕桑产业的思想不动摇,坚持“抓点示范、点面结合、巩固提高、发展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建设两高一优蚕桑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走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化路子,形成政府推动、龙头牵动、农户联动、科技带动的发展格局。
目标任务:以石梯、关家、五里、关庙为产业化示范试点乡镇,走公司+农户的路子,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探索适应我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力争到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16万亩,发种量达13万张,产茧900万斤,力争超过1000万斤,年产茧在10万斤以上的基地乡镇达到35个,真正建立起公司+农户的产业主体化模式,实施“定单”产业。
二、 进一步扶持和壮大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
蚕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失去了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才能推动全区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一是在收烘上要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蚕桑生产龙头企业(安康巴山丝绢有限责任公司)要在四个示范乡镇各建一个自动循环的热风茧灶,自主收烘,让利蚕农,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保证充足的生产原料。二是鼓励蚕桑科技人员到企业任职,帮助企业加强对示范基地乡镇的蚕桑发展技术指导,企业对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技术服务补贴。年底,对工作扎实,有突出表现的科技推广工作者由区上统一进行表彰奖励。三是对市场走俏的蚕茧新品种,区蚕桑科技部门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按照市场的需求,确保提供优质高产蚕种。
三、 加快推进蚕桑生产基地建设
全区现有桑园面积14万亩,且老劣桑占有相当比重,导致蚕农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今年,各乡镇办要在多倍体优质丰产桑园建设上狠下功夫,凡优质丰产桑园面积达到2000亩,年发种1500张,产茧10万斤以上,且年发种量递增10℅以上的乡镇作为全区蚕桑基地乡镇,区上将给予重点扶持。四个产业化建设示范乡镇要积极做好示范带动作用,迅速组织干部群众在辖区范围内掀起兴桑养蚕的高潮,努力扩大桑园面积,积极发展优质丰产桑园,提高单产,保证年发展示范桑园面积1000亩以上,同时,提高农民兴桑养蚕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双格簇,年新建示范养蚕村5个,示范养蚕户100户,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从2004年起,四个示范乡镇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要专项考核蚕桑生产,具体考核发核发种量、产茧量、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以及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 建立龙头与基地稳定的链结机制
产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稳定的互利互惠合 作关系。各示范乡镇要紧紧抓住产业化试点的机遇,加强服务指导,积极组建蚕桑协会,负责搞好企业与蚕农之间的利益协调,通过协会的牵线搭桥,以经营合同的形成构筑企业与农户长期的扶持力度,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推进示范乡镇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蚕农发展优质丰产桑园、优良簇具的使用、先进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蚕农扩大生产规模龙头企业要适当给予一定贴息扶持,同时,聘请蚕桑科技人员无偿为蚕农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培训。
五、 增加科技含量,提升蚕桑种养技术水平
由区林业局组织牵头,实施蚕桑技术集团承包,乡镇业务技术干部是集团承包的主要参与人员,林业站长是本乡镇技术承包的直接责任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蚕桑生产技术集团承包方案搞好技术服务。特别是对产业化示范乡镇,蚕桑科技部门要抽派足够的技术干部,包乡抓点,允许到受聘企业兼职,实行定任务、定考核、定奖惩的目标责任制,每人每年组织培训会2次以上,培训蚕农500人次以上,承包桑园管理面积达80℅以上,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0℅,承包点发种、产茧年递增10℅以上。通过技术承包,进一步提升全区蚕桑种养技术水平,增加蚕农养蚕经济效益,确保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 切实加强对蚕桑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服务
区、乡镇办要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蚕桑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全面负责协调解决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蚕桑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进一步夯实责任,全面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林业、水利以及财政支农项目要在发展蚕桑产业化上重点给予倾斜,农村金融单位每年也要安排专项农业信贷资金用于蚕桑发展。
中共安康市汉滨区委
安康市汉滨区人发政府
二00四年三月四日
关于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办党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根据《汉滨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区蚕桑产业化,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确保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现就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蚕桑产业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蚕桑是我区一项历史悠久、覆盖面广的支柱产业,截止目前,全区有桑园面积14万亩,分布在45个乡镇办,其中优质丰产桑园6万亩,年产鲜茧840万斤;区级龙头企业一家,年生产能力140吨白厂丝,蚕桑生产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比重,是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区桑园基础建设脆弱,经营管理粗放,养蚕科技含量低,加之产业化发展滞后,形成不了合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给我区蚕桑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如何研究对策,稳步推进产业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一定要树立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
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蚕桑产业的思想不动摇,坚持“抓点示范、点面结合、巩固提高、发展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建设两高一优蚕桑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走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化路子,形成政府推动、龙头牵动、农户联动、科技带动的发展格局。
目标任务:以石梯、关家、五里、关庙为产业化示范试点乡镇,走公司+农户的路子,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探索适应我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力争到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16万亩,发种量达13万张,产茧900万斤,力争超过1000万斤,年产茧在10万斤以上的基地乡镇达到35个,真正建立起公司+农户的产业主体化模式,实施“定单”产业。
二、 进一步扶持和壮大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
蚕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失去了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才能推动全区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一是在收烘上要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蚕桑生产龙头企业(安康巴山丝绢有限责任公司)要在四个示范乡镇各建一个自动循环的热风茧灶,自主收烘,让利蚕农,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保证充足的生产原料。二是鼓励蚕桑科技人员到企业任职,帮助企业加强对示范基地乡镇的蚕桑发展技术指导,企业对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技术服务补贴。年底,对工作扎实,有突出表现的科技推广工作者由区上统一进行表彰奖励。三是对市场走俏的蚕茧新品种,区蚕桑科技部门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按照市场的需求,确保提供优质高产蚕种。
三、 加快推进蚕桑生产基地建设
全区现有桑园面积14万亩,且老劣桑占有相当比重,导致蚕农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今年,各乡镇办要在多倍体优质丰产桑园建设上狠下功夫,凡优质丰产桑园面积达到2000亩,年发种1500张,产茧10万斤以上,且年发种量递增10℅以上的乡镇作为全区蚕桑基地乡镇,区上将给予重点扶持。四个产业化建设示范乡镇要积极做好示范带动作用,迅速组织干部群众在辖区范围内掀起兴桑养蚕的高潮,努力扩大桑园面积,积极发展优质丰产桑园,提高单产,保证年发展示范桑园面积1000亩以上,同时,提高农民兴桑养蚕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双格簇,年新建示范养蚕村5个,示范养蚕户100户,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从2004年起,四个示范乡镇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要专项考核蚕桑生产,具体考核发核发种量、产茧量、示范园、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以及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 建立龙头与基地稳定的链结机制
产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稳定的互利互惠合 作关系。各示范乡镇要紧紧抓住产业化试点的机遇,加强服务指导,积极组建蚕桑协会,负责搞好企业与蚕农之间的利益协调,通过协会的牵线搭桥,以经营合同的形成构筑企业与农户长期的扶持力度,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推进示范乡镇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蚕农发展优质丰产桑园、优良簇具的使用、先进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蚕农扩大生产规模龙头企业要适当给予一定贴息扶持,同时,聘请蚕桑科技人员无偿为蚕农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培训。
五、 增加科技含量,提升蚕桑种养技术水平
由区林业局组织牵头,实施蚕桑技术集团承包,乡镇业务技术干部是集团承包的主要参与人员,林业站长是本乡镇技术承包的直接责任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蚕桑生产技术集团承包方案搞好技术服务。特别是对产业化示范乡镇,蚕桑科技部门要抽派足够的技术干部,包乡抓点,允许到受聘企业兼职,实行定任务、定考核、定奖惩的目标责任制,每人每年组织培训会2次以上,培训蚕农500人次以上,承包桑园管理面积达80℅以上,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0℅,承包点发种、产茧年递增10℅以上。通过技术承包,进一步提升全区蚕桑种养技术水平,增加蚕农养蚕经济效益,确保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 切实加强对蚕桑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服务
区、乡镇办要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蚕桑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全面负责协调解决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蚕桑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进一步夯实责任,全面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林业、水利以及财政支农项目要在发展蚕桑产业化上重点给予倾斜,农村金融单位每年也要安排专项农业信贷资金用于蚕桑发展。
中共安康市汉滨区委
安康市汉滨区人发政府
二00四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