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央行:控制今年后两月信贷节奏力度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证.券.时.报
时间:2010-11-25 10:08:32
央行:控制今年后两月信贷节奏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近日在京组织召开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胡晓炼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环境还十分复杂,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应予重视的问题。一是流动性管理面临挑战。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恢复增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二是实现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面临挑战。近几个月货币信贷出现反弹,信贷需求旺盛,信贷扩张势头较强。三是通胀压力上升。在目前国内经济趋稳回升、内外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资金寻求保值增值的冲动以及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趋升等结构性因素在多方面助推通胀预期。四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贷款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大。房地产调控、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对金融系统带来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胡晓炼强调,下一阶段,要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水平回归,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二是要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款。各金融机构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三是要着力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四是要加快研究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这既涉及到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也涉及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部门或者领域的调控。五是要注重加强政策沟通和解释工作,统一认识,加强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证.券.时.报)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近日在京组织召开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胡晓炼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环境还十分复杂,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应予重视的问题。一是流动性管理面临挑战。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恢复增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二是实现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面临挑战。近几个月货币信贷出现反弹,信贷需求旺盛,信贷扩张势头较强。三是通胀压力上升。在目前国内经济趋稳回升、内外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资金寻求保值增值的冲动以及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趋升等结构性因素在多方面助推通胀预期。四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贷款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大。房地产调控、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对金融系统带来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胡晓炼强调,下一阶段,要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水平回归,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二是要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款。各金融机构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三是要着力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四是要加快研究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这既涉及到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也涉及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部门或者领域的调控。五是要注重加强政策沟通和解释工作,统一认识,加强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证.券.时.报)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