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盘整 B 丝成交量继续放大 (2010年7月22日茧丝行情评述)
作者:向阳村
今日(周四)盘面强势盘整,茧丝综合指数略涨0.05%报收2804.34。现货月1008干茧和B丝各上涨1个价位分别报收88100元和300000元;1009干茧上涨1个价位报收88500元,1009B丝报收292200元与昨日持平;1103干茧上涨3个价位报收89100元,1103B丝报收288900元与昨日持平。全日干茧成交18手,B丝成交成交202手,较昨日放大五成。今日1009B丝减仓20手,1103B丝增仓32手,1009干茧减仓2手,1103干茧减仓6手。
据中纤局的蚕茧检验调查,今年春茧生产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蚕茧质量同比呈现下降趋势,二是收购价格大幅上扬。本期蚕茧平均质量指标分别为:上车茧率90.8%、茧层含水率18.9%、好蛹率86.9%、干壳量9.2克、茧层率23.2%、毛脚茧率13.3%。其中:上车茧率、茧层含水率指标同比基本持平;好蛹率、茧层率同比降低近3个百分点;干壳量同比降低0.1克;毛脚茧率同比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尤其是重庆市平均毛脚茧率高达52.1%,安徽省宣城市达30%。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为:一是西南部主要产区的旱情灾害和中部产区春茧生产期持续低温阴雨的气候,严重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和桑叶质量。二是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茧丝绸市场行情企稳回升,缫丝企业对蚕茧原料的需求迫切,致使蚕农户和收购单位在蚕茧生产和收购加工过程中,一味追求蚕茧数量,忽视蚕茧生产和收购质量,不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大量生产和收购毛脚茧、过潮茧等严重质量问题的蚕茧。本期桑蚕鲜茧收购指导平均价格为1295.7元/担,实际收购平均价格为1509.6元/担(中准茧级)。近年来价格上涨与质量的控制难度成正比。
纺织行业目前原料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低端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欧元贬值及欧债危机使欧元区需求下滑,均将成为阻碍下半年行业增速和企业业绩增长的不利因素。不过,内销零售增速仍处高位,驱使目前茧丝行情仍处于居高盘整格局。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