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生丝出口价格回升 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3-30 07:26:00
今年头两个月,广东生丝出口逐渐摆脱了去年量价俱跌的不利局面,出口均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4%。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近期生丝出口价格的回升不能盲目乐观,影响生丝出口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广东出口生丝164吨,价值264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7.4%和53.9%,出口均价为16164美元/吨,上升4.4%。据分析,今年生丝出口价格有所回暖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去年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复苏,带动国际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增加,拉动了生丝及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由于出口形势看好,不少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库存原料茧数量下降使生丝价格回升。
  二是去年上半年,受非典、伊拉克战争及印度对我出口生丝征收反倾销税等因素影响,我国生丝出口受阻,收购价格大幅下降,部分蚕农减少了夏秋两季的养蚕量,再加上江浙两大蚕茧生产区长时间受高温、干旱及虫害的影响,茧产量大幅下降而使市场上蚕丝供给量不足。上述因素造成一些企业担心原料不足,出现了人为提价和抢购的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近期出口生丝价格回升不能盲目乐观,应当冷静应对,因为困扰我国生丝出口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威胁依然存在。由于我国出口印度的丝类产品持续量增价跌,2002年,印度政府开始对我丝类商品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2003年1月2日,对原产于中国的2A级及2A级以下白厂丝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征税后的印度国内到货价为33.9美元/公斤;2003年5月,印度海关开始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厂丝实施等级复验措施,我国对印度丝类出口全面受
阻。广东生丝主要出口印度市场,2003年对其出口1141吨,占广东生丝出口量的82.8%,但去年广东对印度生丝出口量、值分别下降19.8%和31.1%,给广东生丝出口、工业生产、蚕农利益等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泰国也采取进口最低限价以及搭配本地产丝的措施控制进口,日本则通过进口贸易管理对从中国进口的丝织品数量进行限制。
  --全球丝绸业竞争加剧给我国丝绸业带来挑战和冲击。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投向了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甚至尼泊尔等国家蚕丝业的发展。据国际丝绸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巴西发展起来的高品位丝在欧洲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已经形成独特风格的印度丝绸和泰国丝绸以及越南的低价生丝也具备了与我国抗衡的实力。特别是印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丝绸第二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2000年印度对美国出口绸缎首次超过了我国,2001年已经是我国对美出口的2.6倍。
  --丝绸继续面临其他纤维制品的激烈竞争。随着世界纺织科技的飞速发展,化纤仿真技术的不断突破,蚕丝纤维继续受到强烈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在克服蚕丝纤维产品易皱、易缩的弱点上,至今还没有能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和对世界丝绸业发展起到突破性作用的技术出现。
  --蚕桑业可能面临新的技术壁垒。由于环境污染及养蚕者不规范操作,在环境较差、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广大农村生产的蚕茧等有可能富集超过安全限量的有害物质,蚕体内积累有害物质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很可能遭到进口国的限制。
  针对目前我国生丝出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蔡高声建议,广大蚕农必须具有市场经济意识,学会把握市场经济脉搏,从提高蚕桑生产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做到以优取胜。各生产企业还应加大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辟新市场、新品种,以增强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协调、自律和自我保护,避免低价竞销。此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加强对蚕丝生产的指导工作,坚持控制总量的原则,及时通报各地的生产情况,并加强出口管理。 (转自《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