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3-07 15:17:00

地方标准(彩色茧生产)
前 言
目前,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生产中暂且没有国家及省级的技术规程,为规范我省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生产技术,提高彩色茧品质,保证质量,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要求,特制定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 涛 陶文瑞 张 颖 诸声伟 代君君 肖林珍 吴传华 田善富 李 兴
本标准2007年1月26日首次发布。


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的术语和定义、小蚕饲养、大蚕饲养、添食色素、饲育标准、上蔟采茧、干燥、蚕病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但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DB34/T 561-2005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668-2007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562-2005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操作规程
GB 9176-2006桑蚕干茧
NY/T1026-2006养蚕用药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
在普通桑蚕常规饲养过程中,添食色素,使桑蚕绢丝腺着色,生产出彩色茧。
3.2 催青
将已活化的蚕种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促使其胚胎顺利发育,直至按预定的日期孵化。
3.3 收蚁
把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的蚁蚕收集到蚕匾内,开始饲养的过程。
3.4 烘率
指一定量鲜茧能烘成的适干茧茧量的百分比,即烘率=干茧量/鲜茧量×100%。
4 小蚕饲养
小蚕饲养按照DB34/T668-2007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5 大蚕饲养
5.1用叶标准
春蚕4龄采用3眼叶,5龄添食色素采用片叶;秋蚕采用枝条中、下部成熟叶。
5.2桑叶贮藏
选择地下室、半地下室或阴凉的房屋贮桑,贮桑室应保持低温多湿并每天清洗消毒。做到桑叶不干瘪,不发热,保持新鲜。桑叶贮藏时间不超过24h。
5.3良桑饱食
5龄是蚕儿绢丝腺和蚕体充分发育时期要做到良桑饱食。
5.4蚕座消毒
每天定时一次新鲜石灰粉蚕座消毒与添食色素分开使用。及时淘汰病弱小蚕。4龄体喷或添食灭蚕蝇1次,5龄3次~4次,现配现用,灭蚕蝇不宜与新鲜石灰粉混用。
5.5除沙
4龄蚕起、眠除各1次,中除每日1次;5龄起除1次,中除每天1次,地蚕育不除沙。
5.6眠起处理
5.6.1适时加网
4龄见少数眠蚕时为加网适期。
5.6.2分批提青
加眠网次日清晨加网提青,2h左右提起,淘汰弱小蚕,青头分批合并饲养,做到饱食就眠。
5.6.3眠中保护
眠中温度比食桑中低0.5℃~1℃,干湿差2℃。
5.6.4适时饷食
以群体全部蜕皮,有80%以上起蚕的头部呈淡褐色时为响食适时。秋蚕可适当提早。饷食用桑应新鲜,给桑量以4龄最大1次给桑量的80%为宜。
6 添食色素
大蚕5龄饷食后第2d开始添食色素,每张蚕种(2.5万头计)整个添食期(一般5d左右,根据蚕品种与气候环境而定)使用1袋色素粉(100g),按正常的喂叶量,每天添食2次拌有色素片叶。
6.1 对添食色素的要求
6.1.1 国际认可,对人体无害。
6.1.2 给桑蚕添食后产茧量不受影响。
6.1.3 经济实惠。
6.2色素原液配制
首先用40℃~50℃的温开水少量溶解色素粉(可根据需要选用红、黄、橙等颜色的色素粉),再定量加入10kg(即10L)冷开水(不能直接使用自来水)稀释配制成色素原液,色素原液浓度为1%。
6.3色素添食液配制
将原液与水按1:5的比例进行再稀释,配制成色素添食液,浓度为0.167%。
6.4色素添食的方法
在蚕室内用塑料薄膜铺在地面,一边用来堆放桑叶,一边预留。按每1㎏色素稀释液拌10㎏片叶的标准,用喷雾器进行直接喷洒,边喷边翻。为拌叶均匀,可用相同的方法喷翻2遍。喷洒液中可添加蚕用抗菌素,以利防治细菌病。
6.5添食次数
大蚕5龄饷食后第2天开始添食色素,如每天三次喂叶需添食色素二次,添食一直要到桑蚕老熟上蔟方可停止。
6.6注意事项
如遇阴雨天或空气湿度较大时,要减少用水量,提高色素浓度,可将色素原液与冷开水(不能直接使用自来水)的比例由1:5调整到1:4或1:3。上蔟前为了老熟齐一可按正常方式添食蜕皮激素。期间要做好蚕室的通风换气,防苍蝇,注意遮阳,以防阳光直接照射到蚕体上。
添食色素的同时,不能使用石灰进行蚕体消毒,石灰使用要与色素添食错开。
7 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的饲育标准
7.1 春蚕饲育和用叶标准
春蚕饲育和用叶标准见表1。
7.2 秋蚕饲育和用叶标准
秋蚕饲育和用叶标准见表2。
8 上蔟采茧
上蔟采茧按照DB34/T 562-2005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9 桑蚕彩色茧的干燥
9.1 鲜茧处理
采下来的鲜茧要求堆放在低温、通风、干燥、宽敞的场地,插好标明地区、等级、数量、放置日期的牌号;分好茧类,随时剔除死笼等下脚茧;进行顺序翻茧,依次干燥;注意蒸热,防止出蛆出蛾;做到轻运、轻铺、轻倒、轻翻,减少茧与茧的摩擦。放置时间春期不超过24h ,夏期以16h为限。
9.2 半干茧处理
半干茧出灶后应在茧格内自然散热或用风扇加速排除湿热后再行篮堆、陇堆或架堆。视茧半干程度、通风条件、气候、季节和堆放的方法综合确定第二次烘茧时间。一般烘率60%左右篮堆的堆放5d,陇堆比篮堆稍短,架堆比篮堆稍长。
9.3 干燥方法及工艺
一般采用热空气干燥法。依据热源装置的不同,可分辐射热干燥法,对流辐射热兼用干燥法或对流热干燥法。无论采用何种干燥方法,都要掌握蚕茧干燥规律,即头烘要高温低湿,二烘前阶段要降温适湿,二烘后阶段要低温保湿。
9.4 干茧处理   
干茧出灶后要经短时间堆放,充分冷却,然后装袋打包。堆放时注意通风干燥,待茧体各部位与室温接近或略低,手触茧堆中心已无潮热且富有弹性时进行打包。对干燥程度不同的干茧应分别打包,注明标记。干茧打包后要堆放在干燥、密闭的地方,茧堆垫脚架60cm,四周不靠墙;并经常检查,防止受潮和被鼠咬。
9.5 干茧运输及贮藏
干茧运输及贮藏按照GB 9176-2006桑蚕干茧标准执行。
10 色素添食法桑蚕彩色茧的蚕病综合防治
按照 DB34/T561-2005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按照NY/T1026-2006养蚕用药技术规程执行。



信息来源:安徽省蚕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