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07行业趋势分析报告发布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3-07 14:27:00
中国服装协会近日发布了《2006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7年行业趋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分析了2006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整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就2007年行业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70.02亿件,其中梭织服装80.96亿件,针织服装88.64亿件,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1.86%、12.48%和11.17%。产量增幅大幅回调,均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通过中国服装协会对部分服装行业产业集群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产业集群产量增幅保持在10%以内,少数集群甚至出现负增长。2006年全行业实际完成服装产量512亿件,比2005年增长10.11%,其中梭织服装180亿件,比2005年增长5.88%;针织服装332亿件,比2005年增长12.54%。
《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服装行业完成投资占纺织行业总投资的42.11%,完成投资总额较2005年增加了46.67%,增幅较2005年略有回落。江西、河南、安徽、重庆、湖北、吉林几个内陆省份投资相当活跃;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也都有超过平均增幅的高增速;山东省完成投资基本与2005年持平,但投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与纺织行业相比,我国服装行业投资中外资和港澳台资占的比重较大,该两项投资累计占总投资的30.90%,高于纺织行业的16.47%。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扩大了9.35%。2006年投资是一个技术改造型投资,企业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质量水平而进行技改投入比重较大。2006年服装行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6.27%,比2005年略降了0.5%。
《报告》指出,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进口16.97亿美元,同比上升了5.5%。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进口8.69亿美元,同比上升了6.55%;针织服装及附件7.17亿美元,同比上升了3.11%。进口服装消费约占我国服装消费总额的1.5-1.8%。2006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147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18%。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51.9亿美元,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64.72%,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9.82%,服装出口266.22亿件,同比分别上升28.9%和21.16%。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出口437.24亿美元和84.72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4.81%和13.95%;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449.01亿美元和181.5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45.44%和24.85%。
2006年,中国服装行业进入了历史性产业调整升级阶段。产业资源开始进行流动重组,行业区域布局、企业梯度转移日益明显。随着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出口格局发生转变,国际竞争力面临重塑。2006年,中国在服装大国通往服装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报告》还指出,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2007年也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我国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70.02亿件,其中梭织服装80.96亿件,针织服装88.64亿件,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1.86%、12.48%和11.17%。产量增幅大幅回调,均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通过中国服装协会对部分服装行业产业集群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产业集群产量增幅保持在10%以内,少数集群甚至出现负增长。2006年全行业实际完成服装产量512亿件,比2005年增长10.11%,其中梭织服装180亿件,比2005年增长5.88%;针织服装332亿件,比2005年增长12.54%。
《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服装行业完成投资占纺织行业总投资的42.11%,完成投资总额较2005年增加了46.67%,增幅较2005年略有回落。江西、河南、安徽、重庆、湖北、吉林几个内陆省份投资相当活跃;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也都有超过平均增幅的高增速;山东省完成投资基本与2005年持平,但投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与纺织行业相比,我国服装行业投资中外资和港澳台资占的比重较大,该两项投资累计占总投资的30.90%,高于纺织行业的16.47%。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扩大了9.35%。2006年投资是一个技术改造型投资,企业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质量水平而进行技改投入比重较大。2006年服装行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6.27%,比2005年略降了0.5%。
《报告》指出,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进口16.97亿美元,同比上升了5.5%。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进口8.69亿美元,同比上升了6.55%;针织服装及附件7.17亿美元,同比上升了3.11%。进口服装消费约占我国服装消费总额的1.5-1.8%。2006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147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18%。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51.9亿美元,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64.72%,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9.82%,服装出口266.22亿件,同比分别上升28.9%和21.16%。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出口437.24亿美元和84.72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4.81%和13.95%;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449.01亿美元和181.5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45.44%和24.85%。
2006年,中国服装行业进入了历史性产业调整升级阶段。产业资源开始进行流动重组,行业区域布局、企业梯度转移日益明显。随着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出口格局发生转变,国际竞争力面临重塑。2006年,中国在服装大国通往服装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报告》还指出,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变化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2007年也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我国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来源:中国服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