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布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操作规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4-13 13:38:00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562—2005
2005-12-14日发布
2005年12月14日实施
iCS
DB34
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操作规程
前 言
目前,桑蚕方格蔟上蔟技术暂无国家及行业标准,为了规范我省蚕茧生产技术,提高蚕茧质量,特制定《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操作规程》供蚕茧生产者参照。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蚕桑服务站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孙怀珍、张虹、孔琦、郑久坤、李庆宝、陈斌、胡继安
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营茧应用纸板方格蔟的蔟具规格、蔟室蔟具准备、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采茧、方格蔟的消毒和保管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桑蚕纸板方格蔟上蔟的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176桑蚕茧(干茧)分级
GSBW40001桑蚕茧(干茧)下茧实物样照
DB34/T056桑蚕种繁育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纸板方格蔟片
蔟片的边框用5层牛皮箱板纸胶合而成,蔟心用箱板纸或黄板纸做材料。规格有162孔(54.5cm×41 cm×3.1 cm,纵向18孔,横向9孔,孔格为4.5 cm×3 cm×3 cm)和156孔(54.5 cm×39.5 cm×3.1 cm,纵向13孔,横向12孔,孔格为4.5 cm×3 cm×3 cm)。
3.2.回转蔟
以中心为支点的悬吊式蔟。一组回转蔟由10只纸板方格蔟片加2只木框组装而成,当悬挂有熟蚕的蔟架时,熟蚕向蔟片上部爬,引起整个蔟的重心变动,自行产生转动,熟蚕自动入孔营茧,重心不再变动回转停止。
4、蔟室蔟具准备
4.1.蔟室选择
上蔟室应干燥、通风、座北朝南,光线均匀,水泥或三合土地面。
4.2.蔟片用量
饲养一盒蚕种(盒种量按DB34/T056桑蚕种繁育质量标准)需要162或156孔方格蔟190片~200片。
4.3.蔟架构建
回转蔟的蔟架用2.1 cm×2.3 cm的干燥木条制成二个长方形木框,两框相套而成,外框架为118 cm×63.5 cm,内框架为113 cm×43.5 cm,内外框两端板条中心用两只长螺丝(M6×70)将内外连接,内外框的每根长木条上各装10只铁丝固蔟钩,钩距10cm。
搁挂式双片方格蔟用1.3m长的通直小竹或竹片结扎两只顺向蔟片的长边框,每边用细铁丝捆扎5处,两片之间扎2处,木条、小竹或竹片的两头各伸出10 cm长,以便挂蔟和翻蔟。
4.4.上蔟搁架搭设
利用养蚕的蚕架搭两对平行杆作二至三层搁架,层高60 cm,最下层离地50 cm。
4.5.新蔟片处理
新蔟片用桑叶汁喷洒后晾干待用。
5.上蔟准备
5.1.分批
四眠前后分批提青、分批饷食、分批饲养。
5.2.熟蚕加密
上蔟前的最后一次加网喂叶后蚕头倍量加密,蚕匾育二合一并匾,蚕台育2:1加密平整蚕座。
6.上蔟方法
6.1.上蔟适期
春蚕和晚秋蚕见熟蚕30%~40%;夏秋蚕见熟20%~30%,为上蔟适期。
6.2人工上蔟
将扎制好的3个~5个方格蔟重叠平放在铺有薄膜的地面上,投放熟蚕数以方格蔟孔格总数的80%~85%计算。
6.3.蚕台自动上蔟
蚕座内撒上新鲜石灰粉,再放扎制好的方格蔟,第一个平放,其余重叠1/2斜放于蚕台。
6.4.地蚕自动上蔟
用蚕网把熟蚕移到铺有薄膜的地面上,排成略小于蔟具宽度的长方形熟蚕座,在蚕座两边架起2根平行杆,将扎制好的方格蔟展开按10cm~13cm间距排成搁挂蔟列,蔟底离蚕座3cm。
6.5.蚕匾自动上蔟
将准备好的蔟具展开平放在蚕匾上,如蚕匾过小上蔟前一天不除沙,使蔟片能紧贴蚕座。
6.6.挂蔟
待方格蔟片中大多数熟蚕入孔开始吐丝轻轻提起蔟片,搁挂在事先搭好的蔟架上,按10cm~13cm间距搁挂,上下层一定要对齐形成蔟列,每一层蔟架上铺垫塑料薄膜,蔟架下方地面铺一层塑料折蔟或桔杆承接掉落蚕,并及时收集重新上蔟。
6.7.翻蔟
方格蔟中已有部份蚕开始吐丝营茧时,进行第一次翻蔟,将有空格多的一边挂在上方,3h~4h后再进行第二次翻蔟。
6.8. 回转蔟搁挂
将熟蚕已定稳的方格蔟片,自下而上插入直立的蔟架中,插满10只后蔟架横式悬吊于蔟绳上。
7.蔟中管理
7.1.清场
7.1.1.蔟片引蚕
如蔟片上未入孔的熟蚕较多,在搁挂的蔟列上平摊展开的蔟片,引出过剩熟蚕另行搁挂。
7.1.2.人工拾蚕
春蚕上蔟后24h,夏秋蚕在上蔟后12h~18h,大部分蚕已营茧定位时,将游离在蔟片孔外找不到营茧位置的熟蚕和双宫蚕提出另行上蔟并清除蔟中死蚕。
7.2.通风排湿
清除蚕沙,撤去蔟架层间隔离的薄膜,保持蔟室通风、清洁、干燥。
7.3.调节温湿度
蔟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3℃~25℃,湿度60%~75%,营茧前期温度适当提高。
7.4.光线
蔟室内保持光线均匀。
8.采茧
8.1.适时采茧
在适宜温湿度下,春蚕和晚秋蚕7d~8d、夏秋蚕5d~6d,蛹皮呈黄褐色为采茧适期。
8.2.采茧方法
8.2.1手工采茧
用手指将蚕茧从方格蔟的孔中捅出。
8.2.2采茧器采茧
用一块与方格蔟横径等长的木板,按照蔟孔的距离依次在木板上钉上小于格孔的短木棒制成采茧器。用采茧器在方格蔟上成排捅出蚕茧。
8.2.3分级采茧
先剔除死蚕烂茧,再采薄皮茧、双宫茧,最后采好茧。采下的茧要按照GB9176-1988《桑蚕茧(干茧)分级》、 GSBW40001桑蚕茧(干茧)下茧实物样照标准分级装篮。
9.方格蔟的消毒
9.1.去浮丝
9.1.1.明火烧烤
用竹片或木柴烧明火,把蔟片在火上来回烤几下,烧去浮丝,除去杂物。
9.1.2.火焰喷烧
9.1.2.1器材
无污染的背式喷雾器的喷杆、喷头、液化汽罐、皮管、蜡烛。
9.1.2.2配置
将液化汽罐减压阀出气口软管的另一端与喷务器喷杆进口连接,喷杆上的阀门开关要灵活,软管、喷杆及各部件处不能漏气,液化汽罐与喷杆、蔟架相距1m以上。
9.1.2.3.挂蔟
将采过茧的方格蔟搁挂在蔟架底层,一端留出1m的操作空间。
9.1.2.4. 喷烧方法
距蔟架40cm处放置蜡烛,打开喷杆开关,调小出气量,对准蜡烛点燃,火焰射程调至30cm,将喷头对着挂在蔟架上的蔟片上下、左右快速来回均匀移动,喷烧去蔟片上的浮丝。
9.2.消毒
9.2.1甲醛日光消毒
将清理过的蔟片展开平铺于水泥地面,用2%甲醛溶液喷洒,再用塑料薄膜覆盖蔟片使其在阳光下照射4h,揭开薄膜将蔟片移至阴凉通风处晾干,再置日光下曝晒一天后收藏。
9.2.2.熏烟消毒
将晒干的方格蔟片搁挂于密闭的室内,每m3用30g熏毒净或5g优氯净,点燃后明火发烟,闭门至次日取出。
10. 方格蔟的保管
将消毒后的方格蔟收拢捆扎平整,平放于通风干燥处贮藏,并注意防潮、防霉、防鼠、防变形。
信息来源:安徽省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