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提出货币政策七大取向 防通胀和金融风险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5-30 07:50:00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
报告提出了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七大取向和趋势: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进一步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应对外汇、财政和现金等因素冲击的有效性,扩大货币调控空间。综合考虑货币信贷增长等变化趋势,研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增强调控能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按照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修订各种利率计息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动向,关注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走势,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挥好信贷政策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窗口指导”,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及时向金融机构传递宏观调控的意图,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变化,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促进信贷期限结构优化。研究建立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匹配状况监测体系。同时,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抓紧落实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发行长期债券。推动发展一般性金融债券、大额长期存单等长期负债工具,提高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能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建设,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要推动发展新的投资工具,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要。
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推动各类金融企业围绕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行微观重组再造。抓紧做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研究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作用,促进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发展,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抓紧研究和论证农村金融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以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协调发展。(完)
报告提出了近期央行货币政策的七大取向和趋势: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进一步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应对外汇、财政和现金等因素冲击的有效性,扩大货币调控空间。综合考虑货币信贷增长等变化趋势,研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增强调控能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按照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修订各种利率计息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动向,关注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走势,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挥好信贷政策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窗口指导”,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及时向金融机构传递宏观调控的意图,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变化,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促进信贷期限结构优化。研究建立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匹配状况监测体系。同时,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抓紧落实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发行长期债券。推动发展一般性金融债券、大额长期存单等长期负债工具,提高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能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建设,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要推动发展新的投资工具,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要。
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推动各类金融企业围绕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行微观重组再造。抓紧做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研究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作用,促进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发展,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抓紧研究和论证农村金融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以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协调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