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确定明年标准化工作重点 明年我国将完成1万项标准的制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26 14:19:00
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8年,我国将完成1万项标准的制定任务,基本解决标准缺失问题,同时,对1.1万项标龄超期的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要进一步提速,以解决标准老化问题。
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表示,要提高采标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坚持科学采标、主动采标、以企业为主体、国际国外并重的原则。最近一个时期,要全面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专项整治工作各项要求,完成食品安全、消费品安全和相应检测方法标准3个100%的采标目标。加快重点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和复审工作,实现重点领域主要工业产品95%的采标目标。特别是要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争取更多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力度,国家标准委制定了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我国标准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比例达到85%,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标准体系。第二阶段目标是:再经过5~10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标准的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达到200项左右,重点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2000项左右;我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常任理事国。
刘平均主任还对2008年的标准化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按时完成1万项标准的制定任务,健全国家标准体系,解决标准缺失问题。二是加快完成1.1万项标龄超期的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建立和完善标准的定期复审制度,解决标准老化问题。三是抓好国家科技支撑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和列入国家计划的176项标准科研专项的研究工作,确保这些研究成果如期转化为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制定与科研同步,解决标准滞后问题。四是深化改革,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技术与标准相结合,提高标准中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量。五是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加快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传统产业、公共安全、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六是加快《标准化法》的修订,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法律地位。七是加快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国内外标准信息资源,形成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的大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标准信息服务。八是加强地方标准化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要在经费支持、科技评选、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化规则指导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面多层次的支持与服务。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