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2-04 12:15:00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3年第一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议认为,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改进金融服务,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供应和贷款较快增长。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亿元,增长 16.8%;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488亿元,同比多增6178亿元。货币政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会议研究了2003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认为200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合理引导贷款投向,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
会议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当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政策的稳定。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经营机制,加大对农村、小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会议强调,在经济景气趋好的形势下,要继续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贷款质量,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持续抓好。要密切关注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与贷款增长过快的问题,严格执行房地产信贷业务的有关规定,防范房地产信贷的潜在风险。
会议预测,2003年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分别增长16%左右,现金M0净投放1500亿元,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万亿元左右。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周小川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副主席刘廷焕、 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王春正、尚福林、张志刚、金立群、肖钢、郭树清、吴定富、朱之鑫、姜建清、杨明生、李扬出席了会议。人民银行沈阳、天津、南京分行行长列席了会议。
会议认为,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改进金融服务,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供应和贷款较快增长。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亿元,增长 16.8%;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488亿元,同比多增6178亿元。货币政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会议研究了2003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认为200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合理引导贷款投向,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
会议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当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政策的稳定。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经营机制,加大对农村、小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会议强调,在经济景气趋好的形势下,要继续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贷款质量,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持续抓好。要密切关注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与贷款增长过快的问题,严格执行房地产信贷业务的有关规定,防范房地产信贷的潜在风险。
会议预测,2003年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分别增长16%左右,现金M0净投放1500亿元,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万亿元左右。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周小川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副主席刘廷焕、 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王春正、尚福林、张志刚、金立群、肖钢、郭树清、吴定富、朱之鑫、姜建清、杨明生、李扬出席了会议。人民银行沈阳、天津、南京分行行长列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