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申办环境标志指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1-01 16:53:00
    一、什么叫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综合环保优势。 
  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全过程(也称“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它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和产品的环境性能,不但要求尽可能地把污染消除在生产阶段,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在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它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或民间组织依据环境标志产品标准(也称技术要求)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产环境更为有利。 
  发放环境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它通过两个具体步骤得以实现:一是通过环境标志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这类产品;二是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使企业环保行为遵守法律、法规,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什么叫环境壁垒(或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环境标志产品尚无国际统一的标准。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别,导致环境行为上的差异,加上环境法规标准不同,短期内很难制定出国际上统一的环境标志。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的加快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时间的临近,环境标志问题将会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所谓环境壁垒是指,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的环境技术标准,以限制会污染的国外产品的进入。这些环保法令的确立,给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保障我国环境安全,实施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战略,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从双边环保技术互认开始,积极推展国际互认。目前德国的“蓝色天使”标志产品的技术要求,已经有四项成为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生态纺织品”的技术要求,也已采用欧洲Oeko Tex Standard 100作为主要参考标准,这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三、环境标志与ISO 14000标准有什么关系? 
  一个企业的产品要获得环境标志,就必须达到一个准,这个标准就是ISO 14000系列标准(相应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000)。 
  ISO 14000系列标准是一个庞大的标准体系,涉及了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等国际环境内的许多焦点问题。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实施这套标致准,规范全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确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全球环境。 
  ISO 14000系列标准与环境标志相互推动又密不可分,面向下21世纪的企业,一定都明白“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双绿色通道”。 
  四、环境标志与纺织服装服饰有什么关系?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服装生产企业现有5万多家,从业人员300余万人,年生产服装厂100亿件,出口创汇320亿美元,自1994年以来连续六年在国际上保持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中国服装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大多是为国外品牌来料加工,成衣出口比例不到来20%。此外,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服装品牌是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 
   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纺织服装界虽在企业机制、市场营销模式品牌拓展理念等方面展出开了探究和对策,但纺织服装业发展观念的相对落后,仍是制约我国服装产业竞争水平提高的关键,其中服装产业的环保问题, 对众多服装企业和经营商来说,就是一道不易跨越的门坎。 
  纵观我国服装产品的开发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厂商仍停留在服装款式设计的层面上,多数厂商只是对面料色泽、挺括、手感等外观质量和消费者能直接感受到的透气、吸湿、防皱等服用性能有所要求,而从环保、安全等方面考虑得不多。据报道,不久前江苏一家服装厂出口到欧盟的服装,就因拉链用材含铅量过高被买家退回,造成了近百万元损失,最终导致了企业破产。 
  环保功能型服装的市场潜力极大,服饰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绿色生态服饰已开始成为消费者的首选。目前,一种集抗静电、屏蔽、杀菌保洁及保健多功能于一体的环保服装在我国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鉴定,这一领先国际水平的技术,不仅拓展了我国纺织面料与服装行业的发展空间,更进一步地表明了解决服装面临的环保问题,我国是有能力的,只要我们的纺织服装企业真正从观念上开始重视环保,相信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为什么说环境标志是国际市场的“绿卡”? 
  全球的环境标志计划实施,最早颁布的是德国“蓝色天使”。“蓝色天使”环境标志计划于1977年由德国政府制定。到1999年底,德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产品类别已达到了100个,获得环境标志产品已达到4000多种,占其全国商品的30%。 
   加拿大的“环境选择”于1988年由加拿大环境部宣布实施,加拿大的标志产品现已发展到800多种。日本环境厅1989年开始实施“生态标志”计划。到1999年底,该计划已有68个类别,约4400种生态标志产品。在日本,55%的制造商表示他们申请环境标志的理由是环境标志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产品知名度,30%的制造商认为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比没有贴环境标志的产品更易销售,73%的制造商和批发商愿意开发、生产和销售环境标志产品。 
  北欧部长级委员会于1989年11月决定实施相应北欧环境标志计划“北欧天鹅”北欧的白天鹅标志在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都可以使用。1999年底,这项计划已有58个产品类别,1200多种标志产品上市。 
  欧共体于1992年3月颁布了“欧洲之花”生态标志计划,发展到1999年,已开展了23类产品的认证。 
  韩国、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印度、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等也都建立环境标志系统。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环境标志计划。 
  消费者是市场的“上帝”,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发展方向。瑞典最近对第二大零售店中消费者进行的民意测验结果表明: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在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出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环境标志产品而不是传统的产品。37%的日本消费者只挑选和购买环境标志产品。 
  自20世纪90年代奥地利率先制定了环保纺织品标准后,欧洲消费者对服装的关注热点已转移向环保。工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后都相继立法,开始对进入本国、本地区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实行环保认证及有害物质检测认证。出口到欧洲相关成员国的服装和纺织品,如果达不到环保要求,就会被禁止进口德国、瑞士等欧洲的服装大买家或高档服装的零售商,将环保和功能服装引入他们的质量标准中,并按此标准进口服装。 
  由于不少纺织品直接与人体接触,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不断对这一产品生产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对环境和人体影响作了严格规定,提出不少新的要求,诸如:面市的纺织品应当耐久,尺寸经过水洗涤无变化、不褪色;成品中不能含镉、铬、铅、汞及镍等对人体有害金属,不能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纤维聚合过程中的动态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量不超过每千克1.2克;印染阶段不能使用VOD;合成纤维中的锑含量不能超过300×106。在纺织品的生产周期中不能使用五氯苯酚(PCP);禁止使用含有锑、砷、汞、镍、锌、锡的染料等。 
  环保服装在国际市场如此盛行,使得许多科技发达的国家都纷纷投身研制环保和功能型服装。环保已成为服装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六、实施环境标志有何益处? 
  实施环境标志的益处是勿庸质疑的,它对企业、消费者以及对整个社会环境工程的建设都非常重要。首先,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环境标志由于政府职能的介入和多年来获得环境标志企业的共同努力,其市场含量与日俱增。获得环境标志不仅有益于提高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可以获得最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吏主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一“国际绿色通行证”,顺利地打入国际市场,赢得无限商机,从而带来不可预计的商业利润。 
  其次,会给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纺织服装用品多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最容易威胁人体安全,现在社会中流行的一种说法“来自衣橱里的毒素和疾病”,并非没有根据。有科学实验证实:纺织服装的染料中有12种含有致癌性,10种含有皮肤过敏性,这不能不使许多消费者忧心忡忡。环境标志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好比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他们在选购服装穿着方面就可放心。 
  最后,会造福整个社会生存环境。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与人人相关,一量环境遭到污染,任何人都难逃厄运。环境标志从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其回收的结果,注重低耗能、低污染,注重循环利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保护,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协调,这正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以说,环境标志是以其独特的经济手段,使广大公众行动起来,将购买力作为一种保护环境的工具,促使生产商在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并以此观点重新检查他们的产品生命周期,从而达到预防污染、保护环境、增加效益的目的。 
   七、企业如何才能赢得“绿色市场”? 
  “绿色”是21世纪的主流,“绿色市场”也是商家的必争之地。企业要赢得“绿色市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绿色营销”观念。也就是说企业在营销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经营服务、广告宣传等方面要不断地注入环保理念,使企业行为向一个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方向进行。具体讲就是这样几个方面: 
  1. 绿色设计 从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要以人为本,纺织面料、辅料要符合纺织生态环境标志,是可以重复使用、再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 
  2. 绿色包装 企业在包装商品的过程中,既要努力降低其包装费用,又要考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 绿色形象 企业通过对社会大众的一种自身形象的宣传,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意识,从而在公众的心目中塑造一个良好的绿色形象,刺激顾客对绿色商品的购买行为。 
  4. 绿色消费 有数据显示,在欧洲,40%的消费者首选绿色商品,80%的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力。在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也正在慢慢建立,企业必须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顺应消费观念的这种变化,推出符合消费心理的绿色产品。 
  5. 绿色标志 也就是环境标志。达到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制定的ISO14000标准的企业,应积极申请环境标志,才能向消费者证明其产品的环保性。 
  八、上海服装协会对环境认证咨询工作的展望 
  纺织服装的绿色环保是一个历史趋势,相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意识到这一点。上海服装行业协会肩负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的重托,一定会全力将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不仅要对整个社会进行环保宣传,更要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地帮企业做好纺织服装环保认证工作。我们的初步计划是,争取三年内在2000个会员单位中推出200余家达到认证的企业,以点带面,最终推动我国的纺织、服装、服饰(箱包、鞋帽)等相关行业务的发展,帮助纺织服装业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迎接WTO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