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一季度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及特征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6-22 06:46:00
工业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丝绸行业规模以上的缫丝、绢纺、丝织及丝绸印染工业的1674家企业的统计,2003年1-3月份丝产量为2.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61%;丝织品产量为15.3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7.48%;印染丝织品产量为4.9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9.18%。
经济效益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除梭织丝绸服装企业以外的2035家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的统计,2003年1-3月份产品销售收入为20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7%;产品销售税为91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8亿元,增幅达44.84%;工业总产值为2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5%;出口交货值为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统计中亏损企业数为540个,亏损面为26.54%,同比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亏了8.94%,其中亏损的缫丝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少亏了33.62%,缫丝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为416万元(上年同期为-5806万元、全年为-7328万元)。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2003年1-3月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呈如下主要特征:
丝绸工业效益高速增长,茧丝价格持续低位徘徊,蚕农利益损失较大。
由于统计中丝织与丝绸印染业包括了化纤长丝织物,产品可比性不强,因此重点选择缫丝行业进行分析。
我国丝绸行业在连续高位运行多年后,从2001年年初步入调整期。生丝价格从2001年年初的近22万元/吨高位开始逐级下跌,直到去年9月跌至不足12万元/吨,下降幅度将近50%,创近十多年来的新低,并在这个低位持续运行至今,目前仍未见有反弹之势。在丝价一路下跌过程中,缫丝企业的亏损也随着不断扩大。去年同期,丝价还有15万元/吨,但缫丝企业亏损面已接近50%,亏损企业亏损额上亿元,为整个丝绸行业的亏损大户,缫丝行业盈亏相抵后仍亏损4600万元。到今年1-3月份,虽然丝价已在不到12万元/吨的低位徘徊,但缫丝企业亏损面已由去年同期的50%下降到了36.4%,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也大幅下降了33.6%,整个缫丝行业的利润在盈亏相抵后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由于茧丝原料价格处于低位,这也为丝绸的后加工企业传递着利润空间。今年以来除缫丝行业整体扭亏为盈之外,丝绸全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21.6%,利润总额增幅高达44.8%。
但值得指出的是,持续低迷的茧丝价格给蚕农利益带来了较大损失,造成我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浙江省今年春茧的发种量锐减三成,有许多地方的蚕桑生产已出现了弃管、弃养、少养的现象。如果茧丝这种低迷的情况再延续下去,势必造成蚕农毁桑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其最终结果必定是迎来新一轮的“蚕茧大战”。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丝绸行业规模以上的缫丝、绢纺、丝织及丝绸印染工业的1674家企业的统计,2003年1-3月份丝产量为2.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61%;丝织品产量为15.3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7.48%;印染丝织品产量为4.9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9.18%。
经济效益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除梭织丝绸服装企业以外的2035家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的统计,2003年1-3月份产品销售收入为20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7%;产品销售税为91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8亿元,增幅达44.84%;工业总产值为2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5%;出口交货值为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统计中亏损企业数为540个,亏损面为26.54%,同比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亏了8.94%,其中亏损的缫丝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少亏了33.62%,缫丝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为416万元(上年同期为-5806万元、全年为-7328万元)。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2003年1-3月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呈如下主要特征:
丝绸工业效益高速增长,茧丝价格持续低位徘徊,蚕农利益损失较大。
由于统计中丝织与丝绸印染业包括了化纤长丝织物,产品可比性不强,因此重点选择缫丝行业进行分析。
我国丝绸行业在连续高位运行多年后,从2001年年初步入调整期。生丝价格从2001年年初的近22万元/吨高位开始逐级下跌,直到去年9月跌至不足12万元/吨,下降幅度将近50%,创近十多年来的新低,并在这个低位持续运行至今,目前仍未见有反弹之势。在丝价一路下跌过程中,缫丝企业的亏损也随着不断扩大。去年同期,丝价还有15万元/吨,但缫丝企业亏损面已接近50%,亏损企业亏损额上亿元,为整个丝绸行业的亏损大户,缫丝行业盈亏相抵后仍亏损4600万元。到今年1-3月份,虽然丝价已在不到12万元/吨的低位徘徊,但缫丝企业亏损面已由去年同期的50%下降到了36.4%,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也大幅下降了33.6%,整个缫丝行业的利润在盈亏相抵后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由于茧丝原料价格处于低位,这也为丝绸的后加工企业传递着利润空间。今年以来除缫丝行业整体扭亏为盈之外,丝绸全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21.6%,利润总额增幅高达44.8%。
但值得指出的是,持续低迷的茧丝价格给蚕农利益带来了较大损失,造成我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浙江省今年春茧的发种量锐减三成,有许多地方的蚕桑生产已出现了弃管、弃养、少养的现象。如果茧丝这种低迷的情况再延续下去,势必造成蚕农毁桑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其最终结果必定是迎来新一轮的“蚕茧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