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茧上市后的茧丝行情趋势分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04 07:17:00
占年产量近一半的全国春茧生产、收购工作已全面结束。今年春茧生产期间全国大部分蚕区风调雨顺,蚕汛很好。普遍反映,今年春茧张产高、质量好,但茧价还是偏低。
据了解,今年全国春茧种发放约600万张,同比减少14.5%。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春茧产量约为22.9万吨,同比减少7%左右。今年春茧质量普遍优于往年,预计出丝率同比提高5%左右。以此推算,今年全国春茧生丝产量同比略有减少。今年春茧全国平均收购价约在550元/担,吨丝茧本在10.5万元左右。目前,茧丝价格已在历史低位,各生产、流通环节的库存已不多,今后的茧丝行情趋势怎样发展,下面从供求两方面作些分析。
首先,从供给层面看,以下一些特点值得关注。茧贱伤农、已渐显现。蚕茧价格从2001年年初开始在连续两年多的下跌后,蚕丝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春茧收购价从1000元/担以上,下跌至今年的550元/担左右;白厂丝价格从22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2万元吨,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下降,养蚕意愿不高,今年全国春蚕种饲养量减幅达14.5%,不少重点蚕区蚕种减幅在20%以上,足以说
明了这一点。从今年春茧收购价格分析,可以预料夏、秋蚕种减幅将大于春蚕种。另外,我们还看到,今年春茧的茧、丝产量减幅小于同期的蚕种减幅,主要得益于近十年来少有的好天气所赐。全国秋蚕期气候如何,尚难预料。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分析,今年夏、秋茧减产的幅度不会小,今年全年的蚕茧产量减产10%以上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占真丝纤维四分之一的绢丝、棉球等短纤维,由于今年春茧质量的提高,次、下茧及长吐等用于生产短纤维的绢纺原料将有较大减少,据了解,绢丝的原料成本要占70%左右,绢纺原料的紧缺将拉动成品价格的上升。近年,我国真丝短纤维产量在2万吨左右,浙江占其80%,同样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次,从茧丝的消费层面看,据有关统计,茧丝的国内外消费总量一般稳定在纺织纤维的0.2%左右,在欧洲、日本、印度、东南亚及中东四大消费市场中,印度市场占我国茧丝出口的40%左右。近十年来,我国对印度丝类出口数量增长了十多倍,现在我国是印度丝类最大供应国,印度是我国丝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在我国茧丝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印度市场的变化必将对我国今
后的茧丝行情趋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印度对我销印生丝的反倾销调查,使我国销印生丝一度受阻,中西部诸省影响最大。四川、重庆与二广是低品位丝主产地,也是销印低档丝的供应地。据四川省丝绸公司反映,今年一季度销印生丝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出口不畅后,多余的生丝转而冲击我国东部地区的绸厂,特别是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合约交易盘子,使大量低档丝在交易市场易进难出,沉
淀在市场,同时使丝价一跌再跌,使反映的价格几近失真,近年有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市场看印度,国内市场看四川”。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茧丝消费市场受美伊战争及我国的“非典”影响,茧丝价格又进一步走低,国内外各厂商几乎不敢再囤放库存。近期,我国春茧上市后又受季节性消费影响,茧丝行情仍比较清淡。目前,印度反倾销案已近终裁,从中印贸易的大局分析,很有可能会出台一些折衷办法。在其它国际消费市场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旦印度市场进口转旺,那么茧丝行情出现反弹的
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当然,尽管近年来茧丝价格一再创新低,养蚕业收益下降,但随着蚕农市场意识的提高,桑地的基础,除了经济较发达地区(浙北、苏南)有所减少外,其他主产区的桑园极大部分还在,只要价格合适,生产潜力还是有的,所以即使茧丝行情出现反弹,其力度不会很高,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综上所述,秋茧生产和印度市场状况如何是今后一段时期影响茧丝行情的关键。从趋势分析,茧丝价格正在走出低谷。
据了解,今年全国春茧种发放约600万张,同比减少14.5%。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春茧产量约为22.9万吨,同比减少7%左右。今年春茧质量普遍优于往年,预计出丝率同比提高5%左右。以此推算,今年全国春茧生丝产量同比略有减少。今年春茧全国平均收购价约在550元/担,吨丝茧本在10.5万元左右。目前,茧丝价格已在历史低位,各生产、流通环节的库存已不多,今后的茧丝行情趋势怎样发展,下面从供求两方面作些分析。
首先,从供给层面看,以下一些特点值得关注。茧贱伤农、已渐显现。蚕茧价格从2001年年初开始在连续两年多的下跌后,蚕丝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春茧收购价从1000元/担以上,下跌至今年的550元/担左右;白厂丝价格从22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2万元吨,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下降,养蚕意愿不高,今年全国春蚕种饲养量减幅达14.5%,不少重点蚕区蚕种减幅在20%以上,足以说
明了这一点。从今年春茧收购价格分析,可以预料夏、秋蚕种减幅将大于春蚕种。另外,我们还看到,今年春茧的茧、丝产量减幅小于同期的蚕种减幅,主要得益于近十年来少有的好天气所赐。全国秋蚕期气候如何,尚难预料。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分析,今年夏、秋茧减产的幅度不会小,今年全年的蚕茧产量减产10%以上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占真丝纤维四分之一的绢丝、棉球等短纤维,由于今年春茧质量的提高,次、下茧及长吐等用于生产短纤维的绢纺原料将有较大减少,据了解,绢丝的原料成本要占70%左右,绢纺原料的紧缺将拉动成品价格的上升。近年,我国真丝短纤维产量在2万吨左右,浙江占其80%,同样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次,从茧丝的消费层面看,据有关统计,茧丝的国内外消费总量一般稳定在纺织纤维的0.2%左右,在欧洲、日本、印度、东南亚及中东四大消费市场中,印度市场占我国茧丝出口的40%左右。近十年来,我国对印度丝类出口数量增长了十多倍,现在我国是印度丝类最大供应国,印度是我国丝类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在我国茧丝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印度市场的变化必将对我国今
后的茧丝行情趋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印度对我销印生丝的反倾销调查,使我国销印生丝一度受阻,中西部诸省影响最大。四川、重庆与二广是低品位丝主产地,也是销印低档丝的供应地。据四川省丝绸公司反映,今年一季度销印生丝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出口不畅后,多余的生丝转而冲击我国东部地区的绸厂,特别是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合约交易盘子,使大量低档丝在交易市场易进难出,沉
淀在市场,同时使丝价一跌再跌,使反映的价格几近失真,近年有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市场看印度,国内市场看四川”。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茧丝消费市场受美伊战争及我国的“非典”影响,茧丝价格又进一步走低,国内外各厂商几乎不敢再囤放库存。近期,我国春茧上市后又受季节性消费影响,茧丝行情仍比较清淡。目前,印度反倾销案已近终裁,从中印贸易的大局分析,很有可能会出台一些折衷办法。在其它国际消费市场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旦印度市场进口转旺,那么茧丝行情出现反弹的
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当然,尽管近年来茧丝价格一再创新低,养蚕业收益下降,但随着蚕农市场意识的提高,桑地的基础,除了经济较发达地区(浙北、苏南)有所减少外,其他主产区的桑园极大部分还在,只要价格合适,生产潜力还是有的,所以即使茧丝行情出现反弹,其力度不会很高,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综上所述,秋茧生产和印度市场状况如何是今后一段时期影响茧丝行情的关键。从趋势分析,茧丝价格正在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