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及印度的丝绸商贸关系-资深人士Mario Cantaluppi先生在欧洲丝绸论坛根特会议上的讲话(1)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11-09 21:02:00
原文请看
http://www.esilk.net/new_eng_ver/eng_news/?typeid1=52&type1=View++%26+Analysis
连月以来,国际纺织贸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今天所要讨论的议题,我们已经关注了二十多年。国际合成人造丝及真丝使用者协会丝绸分会创办于1887年,由Michele Canepa先生担任主席,一直致力于改善欧洲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丝绸贸易的条件,并且硕果累累。
如今,人们经常谈起纺织业所面临的问题,但这些人一般是不懂行的人,所以我认为他们没有资格对此指手画脚。
欧洲纺织行业情况复杂,受许多因素交错影响。所以制定的相关政策必须注重实效,并要和考虑的实际形势相一致。
因此,丝绸业的具体政策必须考虑不同的要素特点,并和羊毛、棉花等其它行业完全区别开。
首先,我们所要面对的是真丝绸的主产国是中国和它的邻国印度,这就导致了欧洲和亚洲在丝绸业上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国主导了整个国际丝绸市场,它出口的生丝、丝线和丝绸服装占世界贸易额的80%以上,但面料、领带、丝巾的出口份额要少一些。
但是,欧洲的纺织业引领国际时尚潮流,这就是说,在世界丝绸舞台上,欧洲有同样的战略地位。丝绸注定属于奢侈消费品,因此,欧洲的后道织造技术就特别重要。
没有风尚潮流的引领,就没有对丝绸商品的需求。
所以说,我们依赖于中国提供的原料、绸缎和部分服装,但同样他们需要我们确保丝绸的流行地位。
在丝绸领域,生产国和欧盟的合作一直以来都十分必要。并且,成功的合作给双方带来了长期化的互利双赢;同时,如果缺乏这种合作,就会导致若干问题并破坏丝绸市场的发展。
过去,丝绸排除在《多边纤维协议》以外,所以我们和东方同行相互合作并建立了一系列顾全我方市场发展的若干协议。
我们对市场的开放予以极大的关注,同时,从我们小规模的丝绸行业出发,我们在极力保全这个祖先留给我们的古老产业。
因此,我请求在座的各位在各自的工作中要全力维护行业利益。
十五年前,欧洲市场有丝绸面料、服装、领带等商品配额的限制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市场的全面开放,丝绸产业将有更远的发展前景。
由于中国已被WTO所接纳,中国已同我们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但是,相比而言,印度的态度似欠合作,他们总是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之上。
现在的关税水平就是一国丝绸业承诺开放市场义务的重要指标。
但是,一国在作出选择之前,首先要考虑本国市场面临的问题;显然,自由化的市场给欧洲贸易带来极大的商机。
无庸置疑,如果丝绸业有满意的体制结构的话,欧洲、中国和印度就可以一起解决难题,共同制定维持世界丝绸消费和贸易的策略,可是很遗憾,如今的丝绸业在此方面有严重的欠缺。
这也将是我们今后制定政策的一个主导方向。
有关各方必须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但是,要进行有质量有层次的相关研讨,还缺乏相关的场所和论坛组织。欧盟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在会员国政府,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政府的支持下,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他们捍卫了担忧发展空间愈来愈小的本土纺织制造业的利益,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和生产国之间发展新的平衡关系。
这就必须在欧盟和中国之间、欧盟和印度之间展开双边会谈。对此我们已作了很多努力,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但是,我对此仍然保持信心。
(Esilk.net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