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其他新闻Alternate Text
/ / / / / /
信息化,中小企业制胜的途径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9-26 13:17:00
目前,中小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企业信息化得到了各界的重视,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不应为信息化而去做信息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它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网络经济不是网络公司经济,也不是网站经济,而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造。企业家要做的首先是知道自己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什么地方,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信息和网络的手段来改造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指当前的经济效益,还包括潜在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从这点出发,企业才会以自身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做信息化的效益分析,为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信息化,而不会出现盲目甚至为图虚名而搞信息化的怪事。只有企业的信息化由外在的虚荣变为内在的需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应该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是橄榄型,即两头小、中间大(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环节小,生产制造环节大),企业舍得花钱上规模、建厂房、买设备,而忽视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以及管理改造和人的建设。
  实质上,在信息化建设中,除了掌握技术、投入必要的设备和资金外,还要进行组织协调和普及培训工作,要改革管理制度和规范工作章程。这些工作需要专门的机构负责、推进、保障和监督。这个独立的信息机构应该长期组织、落实和管理企业的信息事务,服务和指导企业在管理、人事和财务各方面的建设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中的资料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的建设。目前,国内外的大公司均有自己的信息机构,他们由企业的首席信息官(CIO)负责管理,其他如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均为此小组的成员。
  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按照信息化定义的三个层次,首先应在生产过程上实施信息化。如果连生产的自动化都没有解决,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就根本谈不上。其次是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当有了必要的设备如计算机等,又有熟练操作的人员后,就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对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的数据进行处理,待重要部门或大部分部门数据信息化比较成熟后,就可以考虑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即建立内部网、接入因特网,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决策———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这其中包括供销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生产制造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企业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益处:第一,降低库存,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库存,从而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提高库存资金的周转次数,降低库存盘点误差;第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按时交货率;第三,提高产品质量;第四,降低产品成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率;第五,减少财务收支差错,提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第六,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定位;第七,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市场销售、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运行状况,不断改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地位;第八,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可以得到发扬,涌现出既懂管理和生产,又善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专业人才;第九,管理人员从事务缠绕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