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

中国互联网开始二次创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08 11:48:00
王志东离职新浪、童家威告别美商、王峻涛黯然离开MY8848……几个月以来这些标志性事件,曾经意味着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步入尾声。但也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当初集体淡出的第一代创业者们,在中秋节前后,又不约而同地杀回业内,并有了实质性进展。
王志东:非常顺利
王志东,曾经是新浪网的“同义词”,现在却与新浪网没有任何关系。当初的是是非非乃至所谓“内幕”,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事实证明:离开了王志东,新浪网推出收费信箱、家园计划、购并阳光卫视,并没有走下坡路;离开了新浪网,35岁的王志东雄心勃勃地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创业,没有做任何有损新浪的事情,而媒体对他的一举一动仍保持高度关注。这其实从侧面说明,王志东一手把新浪扶植成了一家健康的企业,国内经常出现的由于“内乱”而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的场面并没在新浪身上重演;而在新浪的创业经验加上在媒体中较高的地位,使王志东的再创业相对容易了不少。新浪网与王志东,虽难说是“双赢”,可也不能说“俱损”,这个结果,在互联网处于“低谷”的今天,算是不错的结局。
据了解,王志东新创办的公司侧重于软件产品,如今已经过了筹备阶段,“十一”期间刚刚从友谊宾馆的临时办公地点搬到了亚运村宽敞的办公室,在人员方面从两个人变成了三位,除了王志东和助理外,原来新浪网的一位资深公关人员也在周四、周五过去帮忙。王志东对记者表示,新公司的进展“非常顺利”,但在具体业务和资金筹措问题上,他表示还不方便透露。不过据记者侧面了解,再过几天,会有具体的消息出来。
童家威:重返美商
童家威日前宣布重新把“主要精力放回到美商网的经营上”,现阶段的任务是调整美商网的赢利模式和美商网在全球B2B市场的地位。童家威于1997年创立美商网,2000年8月在当时中国概念股已在美国股市跌破发行价之际,他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一时声望如日中天。随后美商网就开始跟着中国网络界一同“多灾多难”起来,经营方针始终摇摆不定,到今年5月份,童家威终于黯然辞去了美商网CEO职位,美商网的员工也从最多时的600多人变成了几十人。
说童家威“重返美商网”也许不太确切,因为他一直还是美商网的董事长。美商网曾经是著名的网上国际商务市场之一,通过网上社区直接面对中外进出口商,融汇了国际贸易所需的信息源。不过目前互联网产业正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如何收拾美商网目前的残局,尽快把美商网带向赢利,童家威仍将面临严峻考验。但在“出走”的这几个月,童家威显然总结出了不少经验教训。他曾经对媒体谈到,公司发展早期需要风险投资。但千万不能被它们控制,无论从董事会票数上还是股份上,都一定要掌握主动权,“为股东打工,但不要为风险资本打工,创始人一定要有控制权,而企业在升级、转型、调整中,一定要围绕赢利这个前提”。
王峻涛:回去“开车”
无独有偶,“大侠”王峻涛在重新创业的过程中,与童家威有着相同的体会。他对记者表示,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最大的失误就是“过早交出了企业的具体经营权”,认为只要把一切交给职业经理人,按照所谓的运营规律,企业就可以一马平川地发展了,“因此创业者们过早地请司机开车,自己却坐到了车子后面,实际上,公司创业阶段远没有过去,整个互联网产业其实都还处在创业阶段,车前的道路还很崎岖甚至根本就没路,创业者不能过早走到幕后。”
现在的王峻涛在辞去MY8848董事长的职位后,还是得回去“开车”,重新打造他新的B2C生意,同王志东一样,“具体内容还不能透露”。也许是感受到记者的焦急情绪,他补充说,“肯定会比志东透露得早些”,看来他也要在10月份揭开谜底。作为王志东的挚友,王峻涛曾经与王志东相约“把互联网进行到底”,两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王峻涛对记者总结说,童家威、王志东以及他自己的例子,说明互联网企业第二次的创业阶段开始了,类似的例子会越来越多,而共同点就是创业者不再“贪快、贪大”,而是“把企业做实”。“现在投身互联网的人已经不是为了发财,因为暂时来说,互联网还是非常困难的事业。过去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不见得特别喜欢这个行业,多数有着投机心态,可现在的创业者经过了大风大浪,是特热爱网络的一群人,有经验并且更务实。”
王峻涛最后对记者称,他相信“希望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这让记者想起一位网络写手在新浪论坛上发的帖子:“时至今日,一部分人在怀疑互联网,一部分人在相信互联网;一部分人在吹捧互联网,一部分人在挖苦互联网;一部分人在使用互联网,一部分人在观望互联网;一部分人在离开互联网,一部分人在亲近互联网。只有一部分人的声音最微弱,他们在发展互联网。”无疑,在努力发展互联网的那部分人,包括那些创业者们,更值得业界的支持与掌声。(张旭光/文)(摘自《北京晨报》)
王志东:非常顺利
王志东,曾经是新浪网的“同义词”,现在却与新浪网没有任何关系。当初的是是非非乃至所谓“内幕”,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事实证明:离开了王志东,新浪网推出收费信箱、家园计划、购并阳光卫视,并没有走下坡路;离开了新浪网,35岁的王志东雄心勃勃地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创业,没有做任何有损新浪的事情,而媒体对他的一举一动仍保持高度关注。这其实从侧面说明,王志东一手把新浪扶植成了一家健康的企业,国内经常出现的由于“内乱”而导致企业一蹶不振的场面并没在新浪身上重演;而在新浪的创业经验加上在媒体中较高的地位,使王志东的再创业相对容易了不少。新浪网与王志东,虽难说是“双赢”,可也不能说“俱损”,这个结果,在互联网处于“低谷”的今天,算是不错的结局。
据了解,王志东新创办的公司侧重于软件产品,如今已经过了筹备阶段,“十一”期间刚刚从友谊宾馆的临时办公地点搬到了亚运村宽敞的办公室,在人员方面从两个人变成了三位,除了王志东和助理外,原来新浪网的一位资深公关人员也在周四、周五过去帮忙。王志东对记者表示,新公司的进展“非常顺利”,但在具体业务和资金筹措问题上,他表示还不方便透露。不过据记者侧面了解,再过几天,会有具体的消息出来。
童家威:重返美商
童家威日前宣布重新把“主要精力放回到美商网的经营上”,现阶段的任务是调整美商网的赢利模式和美商网在全球B2B市场的地位。童家威于1997年创立美商网,2000年8月在当时中国概念股已在美国股市跌破发行价之际,他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一时声望如日中天。随后美商网就开始跟着中国网络界一同“多灾多难”起来,经营方针始终摇摆不定,到今年5月份,童家威终于黯然辞去了美商网CEO职位,美商网的员工也从最多时的600多人变成了几十人。
说童家威“重返美商网”也许不太确切,因为他一直还是美商网的董事长。美商网曾经是著名的网上国际商务市场之一,通过网上社区直接面对中外进出口商,融汇了国际贸易所需的信息源。不过目前互联网产业正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如何收拾美商网目前的残局,尽快把美商网带向赢利,童家威仍将面临严峻考验。但在“出走”的这几个月,童家威显然总结出了不少经验教训。他曾经对媒体谈到,公司发展早期需要风险投资。但千万不能被它们控制,无论从董事会票数上还是股份上,都一定要掌握主动权,“为股东打工,但不要为风险资本打工,创始人一定要有控制权,而企业在升级、转型、调整中,一定要围绕赢利这个前提”。
王峻涛:回去“开车”
无独有偶,“大侠”王峻涛在重新创业的过程中,与童家威有着相同的体会。他对记者表示,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最大的失误就是“过早交出了企业的具体经营权”,认为只要把一切交给职业经理人,按照所谓的运营规律,企业就可以一马平川地发展了,“因此创业者们过早地请司机开车,自己却坐到了车子后面,实际上,公司创业阶段远没有过去,整个互联网产业其实都还处在创业阶段,车前的道路还很崎岖甚至根本就没路,创业者不能过早走到幕后。”
现在的王峻涛在辞去MY8848董事长的职位后,还是得回去“开车”,重新打造他新的B2C生意,同王志东一样,“具体内容还不能透露”。也许是感受到记者的焦急情绪,他补充说,“肯定会比志东透露得早些”,看来他也要在10月份揭开谜底。作为王志东的挚友,王峻涛曾经与王志东相约“把互联网进行到底”,两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王峻涛对记者总结说,童家威、王志东以及他自己的例子,说明互联网企业第二次的创业阶段开始了,类似的例子会越来越多,而共同点就是创业者不再“贪快、贪大”,而是“把企业做实”。“现在投身互联网的人已经不是为了发财,因为暂时来说,互联网还是非常困难的事业。过去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不见得特别喜欢这个行业,多数有着投机心态,可现在的创业者经过了大风大浪,是特热爱网络的一群人,有经验并且更务实。”
王峻涛最后对记者称,他相信“希望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这让记者想起一位网络写手在新浪论坛上发的帖子:“时至今日,一部分人在怀疑互联网,一部分人在相信互联网;一部分人在吹捧互联网,一部分人在挖苦互联网;一部分人在使用互联网,一部分人在观望互联网;一部分人在离开互联网,一部分人在亲近互联网。只有一部分人的声音最微弱,他们在发展互联网。”无疑,在努力发展互联网的那部分人,包括那些创业者们,更值得业界的支持与掌声。(张旭光/文)(摘自《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