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WTO我们要做的很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7-31 11:13:00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上,贸促会纺织分会副会长张延恺说,面对WTO我们要做的很多。这次在美国纽约贾维茨展览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3天时间接待了来自全美各地的数千名买家,实际成交额
2.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达3亿美元。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市场的重要贸易活动,本次展览会不仅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现状与产品水平,而且展示了中国纺织大国的形象。此次展览会的成功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入世在即,挑战与机遇并存,除了等待之外,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近日,就美国经济对我国纺织出口的影响和中国在美国举办的纺织品展所取得的成果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贸促会纺织分会副会长张延恺。
张延恺副会长说,几个月以来,美国经济的衰退在世界范围内的负面影响超出了人们的预测。据美国一家著名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今年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3月份的116点降至109点,达到4年来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近日发表的声明也说,美国经济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危险是“疲软”。
尽管专家认为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会让更多的消费者把目光转向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这可能会抵销中国产品出口的一部分不利。但是业内同行们还是依稀感到美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香味在渐渐飘远。
据权威部门透露,一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同比回落了46个百分点,而今年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配额减少了1亿美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潘文卿博士说:“中国几乎所有的贸易顺差都因美国经济放缓而逐渐减少,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肯定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在全球蔓延。”
张延恺说,入世在即,如何更有效地开拓美国市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的再次成功举办无疑意义重大。
这次展览会期间除了举办商贸活动外还召开了参展企业座谈会。张延恺说,这样的活动不仅给自营进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贸易机会,同时通过与采购商的直接接触与洽谈,还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贸易信息,以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解美国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发展动态,从而为今后的业务开拓打下良好基础。他说,200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成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企业结识了一大批潜在的客户,获得了订单,了解了美国市场,掌握了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他们的观念。一名参展企业的总经理说:“我们通过展会,从完全依赖外贸到自己已直接面对客商,完成了从学步到游泳的跨跃式过程。”
参展企业表示,此行收获很大。宁波布利杰针织集团公司董事长滕伟杰说:“去年第一次参加展览会,结识了许多客户,也签了不少订单,感到美国的市场的确很大。今年来美国前,我们已经计划在纽约曼哈顿设立办事处,与展览会结合起来,通过展会认识客户、收集信息,通过办事处与客户密切联系,扩大在美的业务。”而浙江轻纺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则感觉到:选择好参展产品是决定参展效果的关键因素。他们根据去年的经验和对市场信息的把握,认真细致地准备了适合美国市场的产品,使展品提高了档次,成系列化、时尚化,得到了美国客商的青睐,联系到几十家买家,赢得了大量订单,成交额也一直不错。
前来参观本届展会的观众构成与上届相比也更趋于合理,专业进口商占36%,分销、批发商占25%,贸易公司占27%,零售商及其他占12%。客户的专业性强、素质高,因此洽谈成功率也比较高。
通过展会,许多企业认识到,实际上走出去并不像当初想像得那么难,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
张延恺在介绍展览会收获时说,本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山东文登云龙集团公司就与10个美国客户签订了合同,实际签单达200万美元,后两天,展会上的客户更是络绎不绝,展会三天就达到总成交额3838万美元,超额完成了任务。据该公司总经理介绍,他们去年在展会中接触到8个新客户,订单上千万美元,在今年的展会上又认识了20多家新客户,订单更是应接不暇,他们计划在明年展会扩大展位,再多带一些新的产品参展。
无锡纺织企业以一系列适合美国市场的纺织品和刚刚新鲜出笼准备投放市场的纺织新产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国客商。无锡天元实业有限公司在展览会上推出的系列麻类新品正好迎合了目前美国市场的流行趋势。无锡第二毛纺织染厂是本次展览会上唯一的粗毛纺企业,一些客户在看到这个厂的产品后惊讶不已地说:“我们就是要找这样的产品,原来这样的产品中国也能生产!”当即表示一定会下订单。大量客商在无锡展位前流连忘返,并不断地介绍新客户来无锡展位参观、洽谈。许多企业的客户在三天的展期内接连来了好几次,索取产品目录和样卡,要求报价,有的提出希望能进一步访问工厂。
在历时三天的展会中,共有来自1400多家公司的2000多名客商与参展商进行贸易洽谈、信息交流。参展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81.5%的参展商认为参展的目的已经达到。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本届已是第二次举办了。张延恺认为,这一展会作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拓展美国及北美市场的定期的贸易平台,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尽快适应配额的逐步取消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北美贸易壁垒等诸多方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的企业更应抓住每一次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加强国际交流,改变以往坐门等客的交易方式。
他说,告别被动,主动走出国门,将中国优秀的纺织服装企业集中到美国去展示他们的产品,让美国的纺织服装业界人士进一步了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纺织同业人士加强联络、互通信息,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考察美国市场的投资环境、开拓在美的经贸业务架起沟通的桥梁。初步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并不太复杂的道理,面对W TO,除了等待,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2.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达3亿美元。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市场的重要贸易活动,本次展览会不仅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现状与产品水平,而且展示了中国纺织大国的形象。此次展览会的成功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入世在即,挑战与机遇并存,除了等待之外,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近日,就美国经济对我国纺织出口的影响和中国在美国举办的纺织品展所取得的成果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贸促会纺织分会副会长张延恺。
张延恺副会长说,几个月以来,美国经济的衰退在世界范围内的负面影响超出了人们的预测。据美国一家著名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今年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3月份的116点降至109点,达到4年来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近日发表的声明也说,美国经济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危险是“疲软”。
尽管专家认为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会让更多的消费者把目光转向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这可能会抵销中国产品出口的一部分不利。但是业内同行们还是依稀感到美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香味在渐渐飘远。
据权威部门透露,一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同比回落了46个百分点,而今年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配额减少了1亿美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潘文卿博士说:“中国几乎所有的贸易顺差都因美国经济放缓而逐渐减少,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肯定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在全球蔓延。”
张延恺说,入世在即,如何更有效地开拓美国市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的再次成功举办无疑意义重大。
这次展览会期间除了举办商贸活动外还召开了参展企业座谈会。张延恺说,这样的活动不仅给自营进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贸易机会,同时通过与采购商的直接接触与洽谈,还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贸易信息,以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解美国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发展动态,从而为今后的业务开拓打下良好基础。他说,200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成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企业结识了一大批潜在的客户,获得了订单,了解了美国市场,掌握了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他们的观念。一名参展企业的总经理说:“我们通过展会,从完全依赖外贸到自己已直接面对客商,完成了从学步到游泳的跨跃式过程。”
参展企业表示,此行收获很大。宁波布利杰针织集团公司董事长滕伟杰说:“去年第一次参加展览会,结识了许多客户,也签了不少订单,感到美国的市场的确很大。今年来美国前,我们已经计划在纽约曼哈顿设立办事处,与展览会结合起来,通过展会认识客户、收集信息,通过办事处与客户密切联系,扩大在美的业务。”而浙江轻纺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则感觉到:选择好参展产品是决定参展效果的关键因素。他们根据去年的经验和对市场信息的把握,认真细致地准备了适合美国市场的产品,使展品提高了档次,成系列化、时尚化,得到了美国客商的青睐,联系到几十家买家,赢得了大量订单,成交额也一直不错。
前来参观本届展会的观众构成与上届相比也更趋于合理,专业进口商占36%,分销、批发商占25%,贸易公司占27%,零售商及其他占12%。客户的专业性强、素质高,因此洽谈成功率也比较高。
通过展会,许多企业认识到,实际上走出去并不像当初想像得那么难,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
张延恺在介绍展览会收获时说,本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山东文登云龙集团公司就与10个美国客户签订了合同,实际签单达200万美元,后两天,展会上的客户更是络绎不绝,展会三天就达到总成交额3838万美元,超额完成了任务。据该公司总经理介绍,他们去年在展会中接触到8个新客户,订单上千万美元,在今年的展会上又认识了20多家新客户,订单更是应接不暇,他们计划在明年展会扩大展位,再多带一些新的产品参展。
无锡纺织企业以一系列适合美国市场的纺织品和刚刚新鲜出笼准备投放市场的纺织新产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国客商。无锡天元实业有限公司在展览会上推出的系列麻类新品正好迎合了目前美国市场的流行趋势。无锡第二毛纺织染厂是本次展览会上唯一的粗毛纺企业,一些客户在看到这个厂的产品后惊讶不已地说:“我们就是要找这样的产品,原来这样的产品中国也能生产!”当即表示一定会下订单。大量客商在无锡展位前流连忘返,并不断地介绍新客户来无锡展位参观、洽谈。许多企业的客户在三天的展期内接连来了好几次,索取产品目录和样卡,要求报价,有的提出希望能进一步访问工厂。
在历时三天的展会中,共有来自1400多家公司的2000多名客商与参展商进行贸易洽谈、信息交流。参展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81.5%的参展商认为参展的目的已经达到。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本届已是第二次举办了。张延恺认为,这一展会作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拓展美国及北美市场的定期的贸易平台,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尽快适应配额的逐步取消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北美贸易壁垒等诸多方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的企业更应抓住每一次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加强国际交流,改变以往坐门等客的交易方式。
他说,告别被动,主动走出国门,将中国优秀的纺织服装企业集中到美国去展示他们的产品,让美国的纺织服装业界人士进一步了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纺织同业人士加强联络、互通信息,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考察美国市场的投资环境、开拓在美的经贸业务架起沟通的桥梁。初步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并不太复杂的道理,面对W TO,除了等待,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