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积极调整优化蚕桑产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2-18 08:46:00
这些天,同福乡合星村农民沈月富正将今年培植的3万株品种桑分批出售,按每株0.16元的价格计算,他家的桑苗收入可达近5000元。相比于去年滞销的行情,沈月富分外高兴。
种桑养蚕是我市农业传统产业,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我市从改良品种、创建品牌入手,提高小桑苗的市场竞争力。作为蚕桑主产区的同福乡建立了母本桑基地和品种桑繁育基地,大面积推广“农桑”系列等优质品种桑,今年又组建了由培苗大户和营销户组成的桑苗生产经营协会,并为小桑苗注册“同福”牌商标。在保证质量和品种的前提下,协会出售的小桑苗实行挂牌销售。
桑苗品牌战略实施后,今年该乡新品种桑苗比普通桑每株价格提高0.06元。同福乡农经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林甫说,以前外地客户对桑苗品种要求不高,当地农民改良品种意识不强,但随着蚕茧行情变化,现在优质品种桑逐渐显示出作用。据统计,今年同福乡农民来自小桑苗收入约3000万元,而全市2.6万亩、7.6亿株小桑苗可为全市农民带来1亿多元收入。
虽然受国际茧丝绸行情变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市蚕种饲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蚕茧收入仍是农民纯农业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这一重点产业不放松,积极推行新型技术,提高蚕茧产量。全面推广“秋丰·白玉”等抗氟性强、耐高温、茧质好的新品种和秋种春养新技术。同时,引导农户通过小蚕二回育、大蚕少回育、大棚养蚕等技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饲养成本,并开展上门技术指导。
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逐渐显示出其作用。据市蚕业管理总站统计,今年全市蚕种平均张产比去年提高0.7公斤,收购价格每张增加195元。全年发放蚕种29.55万张,蚕茧总产量12378吨,虽然蚕种发放量、蚕茧总产量均比去年有较大下降,但全市农民来自蚕茧的收入仍达到1.9亿元,比去年增加900万元。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种桑养蚕仍是桐乡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面对茧丝绸行业走向市场化带来蚕桑行情、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市农业部门负责人要求,广大蚕农要主动适应这一转变,特别是在蚕桑产业相对低落情况下,要具备一定承受能力,强化桑园维护管理等日常基础性工作.
种桑养蚕是我市农业传统产业,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我市从改良品种、创建品牌入手,提高小桑苗的市场竞争力。作为蚕桑主产区的同福乡建立了母本桑基地和品种桑繁育基地,大面积推广“农桑”系列等优质品种桑,今年又组建了由培苗大户和营销户组成的桑苗生产经营协会,并为小桑苗注册“同福”牌商标。在保证质量和品种的前提下,协会出售的小桑苗实行挂牌销售。
桑苗品牌战略实施后,今年该乡新品种桑苗比普通桑每株价格提高0.06元。同福乡农经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林甫说,以前外地客户对桑苗品种要求不高,当地农民改良品种意识不强,但随着蚕茧行情变化,现在优质品种桑逐渐显示出作用。据统计,今年同福乡农民来自小桑苗收入约3000万元,而全市2.6万亩、7.6亿株小桑苗可为全市农民带来1亿多元收入。
虽然受国际茧丝绸行情变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市蚕种饲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蚕茧收入仍是农民纯农业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这一重点产业不放松,积极推行新型技术,提高蚕茧产量。全面推广“秋丰·白玉”等抗氟性强、耐高温、茧质好的新品种和秋种春养新技术。同时,引导农户通过小蚕二回育、大蚕少回育、大棚养蚕等技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饲养成本,并开展上门技术指导。
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逐渐显示出其作用。据市蚕业管理总站统计,今年全市蚕种平均张产比去年提高0.7公斤,收购价格每张增加195元。全年发放蚕种29.55万张,蚕茧总产量12378吨,虽然蚕种发放量、蚕茧总产量均比去年有较大下降,但全市农民来自蚕茧的收入仍达到1.9亿元,比去年增加900万元。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种桑养蚕仍是桐乡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面对茧丝绸行业走向市场化带来蚕桑行情、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市农业部门负责人要求,广大蚕农要主动适应这一转变,特别是在蚕桑产业相对低落情况下,要具备一定承受能力,强化桑园维护管理等日常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