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宽甸“半边天”做大桑蚕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9-29 07:55:00
宽甸满族自治县妇联带领广大农村妇女以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妇女收入为目的,依靠科技信息发展桑蚕产业,扩展农村妇女的致富路,把传统的桑蚕业做成了大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桑园面积6000余亩,有4000余名农村妇女从事了桑蚕业。
地处辽宁省东部鸭绿江畔的宽甸县有着柞蚕和桑蚕养殖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大面积养殖柞蚕会对环境造成破坏,2001年在农业产业调整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决定引进桑蚕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大力发展桑蚕生产。宽甸县妇联抓住这一契机,认为栽桑养蚕是最适合农村妇女从事的产业,目标确定后,与县政府签订了带领妇女开发栽桑养蚕生产责任状。县妇联重点抓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提高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他们聘请专家到全县21个乡(镇)巡回讲课,到基地现场指导和示范,播放科技录像片等,使4000余名妇女了解了修剪桑树、田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栽桑养蚕技术管理知识。他们还举办了养蚕技术学习班,聘请留美博士现场讲课,外省养蚕技术员现场传授技术,保证每名学员从蚕籽放蚁开始到最后摘茧一整套技术全部掌握。宽甸县各乡镇的妇联主席带头学习,个个成了栽桑养蚕的技术员,帮助农村妇女解决栽桑养蚕过程中随时遇到的技术难题。
宽甸县妇联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想真正把栽桑养蚕这项产业发展壮大,光靠科技培训是不够的,还应在全县建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快速发展这项产业。他们先后投入40多万元,在红石镇长江村、下露河乡的通江村建起了两处高标准的栽桑养蚕示范基地。今年县妇联又投入部分资金在灌水镇二台子村建立了30亩桑园。科技培训增加了养蚕的科技含量,蚕茧产量有了新突破,去年全县共放蚕2000帘,产茧7.5万公斤,仅此一项蚕民就收入140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搞好产前、产后和产中服务是重要环节。随着这项产业的发展,养蚕妇女开始担心产品的卖难问题。为了解决蚕农的后顾之忧,县妇联除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科技培训,还直接为养蚕户搞好服务,由他们牵头与市场销路十分看好的永甸缫丝厂联合在全县建立了妇女桑蚕合作社,合作社与农家妇女以“订单”方式签订了栽桑养蚕供销合同,形成了“市场+企业+基地+农家女”的产业模式,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去年县政府又成立了桑蚕服务站,专门负责这项产业的发展,栽桑养蚕即将成为宽甸县的主导产业。
地处辽宁省东部鸭绿江畔的宽甸县有着柞蚕和桑蚕养殖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大面积养殖柞蚕会对环境造成破坏,2001年在农业产业调整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决定引进桑蚕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大力发展桑蚕生产。宽甸县妇联抓住这一契机,认为栽桑养蚕是最适合农村妇女从事的产业,目标确定后,与县政府签订了带领妇女开发栽桑养蚕生产责任状。县妇联重点抓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提高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他们聘请专家到全县21个乡(镇)巡回讲课,到基地现场指导和示范,播放科技录像片等,使4000余名妇女了解了修剪桑树、田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栽桑养蚕技术管理知识。他们还举办了养蚕技术学习班,聘请留美博士现场讲课,外省养蚕技术员现场传授技术,保证每名学员从蚕籽放蚁开始到最后摘茧一整套技术全部掌握。宽甸县各乡镇的妇联主席带头学习,个个成了栽桑养蚕的技术员,帮助农村妇女解决栽桑养蚕过程中随时遇到的技术难题。
宽甸县妇联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想真正把栽桑养蚕这项产业发展壮大,光靠科技培训是不够的,还应在全县建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快速发展这项产业。他们先后投入40多万元,在红石镇长江村、下露河乡的通江村建起了两处高标准的栽桑养蚕示范基地。今年县妇联又投入部分资金在灌水镇二台子村建立了30亩桑园。科技培训增加了养蚕的科技含量,蚕茧产量有了新突破,去年全县共放蚕2000帘,产茧7.5万公斤,仅此一项蚕民就收入140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搞好产前、产后和产中服务是重要环节。随着这项产业的发展,养蚕妇女开始担心产品的卖难问题。为了解决蚕农的后顾之忧,县妇联除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科技培训,还直接为养蚕户搞好服务,由他们牵头与市场销路十分看好的永甸缫丝厂联合在全县建立了妇女桑蚕合作社,合作社与农家妇女以“订单”方式签订了栽桑养蚕供销合同,形成了“市场+企业+基地+农家女”的产业模式,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去年县政府又成立了桑蚕服务站,专门负责这项产业的发展,栽桑养蚕即将成为宽甸县的主导产业。